8月份温度显著升高,温度可达到35℃以上,同时辖区内部分区域受洪涝灾害影响。为此,霍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您,注意防暑降温、注意灾后个人和饮食卫生、注意防蚊灭蚊等,并重点关注以下疾病:

一、新冠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生活回归日常,却又“不同寻常”,“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是当前疫情防控的主要策略。当前,国内疫情形势总体稳定,但仍有境外输入病例报告,且部分省市仍存在中高风险地区。因此我中心提示广大市民仍需提高防控意识,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预防要点:

1.科学佩戴口罩。提倡随身携带口罩,在人流密集、空间密闭/半密闭的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小于1米),建议佩戴口罩。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营业员、保安员、保洁员、司乘人员、客运场站服务人员、警察等人员以及就医人员等要佩戴口罩。

2.学会正确洗手。戴口罩前后、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均要洗手。无清洁双手条件时,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学会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减少聚餐和聚会。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娱乐场所和公共场所活动,如密闭网吧、酒吧、KTV等;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聚餐和聚会。

4.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家中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居室正常情况下保持清洁即可,去了医院或者家中有病人污染的物品时,用消毒剂按说明进行消毒;分体式空调要清洗消毒后才使用,集中空调要由专业人士清洗消毒后,按照《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规范使用。

5.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公共场所、场站码头、公共交通工具要落实日常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

6.加强个人健康管理。要学会观察家人和自身的健康状况,任何出现发烧、乏力、干咳或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应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烧尽量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切勿带病上班或上学。

夏日之梦

二、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气温的升高为细菌增殖创造了适宜条件,食品也容易腐败变质,各种肠道传染病也频繁来袭。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其他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腹泻病(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以及寄生虫腹泻病(隐孢子虫等)。其他肠道传染病还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预防要点:

1. 注意饮水和和饮食卫生,彻底烹调

保证饮用水安全。冷冻肉、鱼、禽等要先解冻再烹调,保证煮熟烧透。不吃腐败变质、发霉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自行采摘野生菌类食用。

2.精心保存

食品应储存在干燥、低温处,且不易被鼠类和苍蝇、蟑螂侵害,并防止鼠药污染食品。冰箱中的生、熟食品要分别用保鲜膜包好,避免交叉污染。

3.避免生熟交叉感染

加工熟食品前,无论是菜板或刀具都应彻底清洁,最好将加工生熟食品的板、刀彻底分开,减少致病菌直接污染熟食品的可能性。

4.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每次制备食品前、便后以及加工生鱼、肉后,要用清洁剂将手彻底洗干净。如果手上有感染,应暂时避免接触食品。食品加工人员、医院、托幼机构人员和炊事员应认真执行就业前体检和录用后定期体检的制度,经常接受食品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食堂从业人员如发生腹泻呕吐、患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离岗。

6.聚餐提倡分餐制,公筷公勺大家使。洪灾期间和退水后应避免或减少大型聚餐。

三、蚊媒传染病

夏天来了,雨量增多,温度较高,蚊虫繁殖较快,蚊媒传染病也随着蚊子悄悄传播起来了。

预防要点:

1.杀灭成蚊:用杀虫剂、蚊香、电蚊香液或电蚊拍等灭成蚊。

2.做好个人防护:家里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挂蚊帐,到户外活动时,要穿浅色的长袖长裤,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

3.防止积水,清除孳生地:尽量避免养殖水培植物。爱花的朋友们要常清洗花瓶等水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要加盖。翻盆倒罐清积水,清除幼蚊滋生地。排干房前屋后及屋顶沟渠死水,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

4.预防境外输入:前往东南亚、南亚、澳洲等流行地区返回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三红、三痛”症状,应当尽快到医院就诊检查,并告知医生外出史。

四、高温中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中暑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严重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预防要点:

1.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高温作业工人在排汗量较大的情况下,及时补充适量的水分和盐分。恰当的饮水应遵循补足补够、少量多饮、饮水和补盐同时进行的原则。

2.合理的劳动作息制度: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施工建设工程进度、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暑期劳动作息制度、尽量减少高温时段作业。

3.预备防暑药品:高温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备好草帽、毛巾等物品。随身携带或岗位配备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立即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4.保证充足的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良好措施。

5.增强营养: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平时可多吃多吃清火的瓜果蔬菜等。

6.抗洪抢险之后注意: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为宜。巡堤查险后,不宜大喝冷饮,应尽可能多吃水果与蔬菜。巡堤查险归来,忌开足电扇、立即洗冷水澡。

7.如有中暑症状,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五、犬咬伤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动物咬、抓伤,或者人粘膜、破损皮肤接触了狂犬病动物唾液、组织等,引起发病,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夏天天气炎热,犬类烦躁易激惹,加上夏季穿的少,皮肤暴露多,更易受到攻击。一旦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又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会得狂犬病。

因此,被咬伤后,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及时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疫苗。

需提醒广大市民的是,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与其被咬后接受治疗,不如预防被咬。

预防要点:

1.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远离流浪犬,不要与猫、犬等宠物过分密切接触,家长应教育并照管好儿童,不要因好奇而激惹、接触危险动物,不要做引起动物发怒的举动;如吓唬或对狗吼叫,打扰正在进食或睡觉中的狗,在狗接近时尖叫或者跑开,直盯着狗的眼睛。尤其是不要让其舔人的口腔、眼睛等粘膜。如被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及时报告家长。

2.文明养犬,定期给犬类接种疫苗,不随意遗弃犬。

3.拴好饲养动物,在电梯间及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

六、溺水

我县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水势较大,需注意防范溺水。

预防要点:

1.不在河边、工地水塘、洪涝灾害区水体中等区域玩耍、游泳、戏水、洗手、洗衣等行为。

2.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

3.不在河道边洗东西、摸螺蛳、钓鱼虾等;

4.不在河道、湖泊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游泳;

5.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

6.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盲目施救。

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认为蜱可能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人后,导致病毒进入人体而发病,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或血性分泌物也可导致传播。我县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农村如马店、石店等。

如何防止被蜱虫叮咬而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1.避免在蜱滋生的环境中坐卧停留,蜱一般生活在野外树林、草地中,通常在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待宿主,因此人在路上行走时应尽量在路中间,远离路边的野草灌木。

2.做好个人防护,专业的防护要做到“五紧”,将双袖口、双裤脚和领口等处扎紧。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在林中穿行应带帽子,以免蜱叮咬头部。

3.野外活动后要检查衣服上是否有蜱附着,浅色衣服有利于发现蜱。

4.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

5.野外活动后应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附着,检查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耳后、腋窝、腰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腿窝等部位。

一旦发现有蜱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蜱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时前往六安市403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八、意外伤害之防雷防蛇篇

防雷:

1.当空中乌云密布开始堆积变大变黑、看见闪电和听见雷声,就要想办法尽快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蚊爬行的感觉,同时发现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蹲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3.不宜在大树下躲雨,远离孤立的桅杆、电线杆、通信铁塔,若不得已,则须保持至少5米距离。

4.遇到雷电,应避免多人挤一起,分散保持3米以上距离。

5.在遭遇雷电时切勿奔跑,要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

6.切忌身上携带金属物,如手表、手机、项链、钥匙等物品摘下来,放置在5米以外;不宜打伞,也不宜把锄头等任何金属杆扛在肩上;不要乘坐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

7.雷击受伤者,常常会发生心脏停跳、呼吸停止,这实际上是一种“假死”现象。及时施救可保命:要将受伤者平躺在地,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要做心外按压,及时施救可保命。

8. 雷电灼伤后,先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手帕、床单等干净敷料,及时转送医院。

防蛇:

1.巡堤查险时注意自己的脚步,注意观察,翻转石块或圆木时使用木棒,不可徒手进行。

2.巡堤查险时要穿长筒胶鞋,不易被咬透。

3.被蛇咬伤后切莫惊慌,保持冷静,如果是毒蛇,一般10至20分钟后,症状会逐渐显现,被毒蛇咬后,要停止被咬肢体的活动,找一根布带在伤口近心端20厘米处扎紧,尽快到达离自己最近的医院,以便获得最快、最有效的救治。

来源:县疾控中心

编辑:胡欣

审核:陈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