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烟台市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

2020上半年烟台市生产总值为3457.44亿元、

同比增长0.4%,

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分别比全省(-0.2%)和全国(-1.6%)

高0.6和2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上半年烟台生产总值超3400亿元 同比增速高于全省、全国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断巩固拓展,长期向好的趋势进一步显现,特别是二季度以来积极变化逐步累积,“保”的成效持续显现,“稳”的基础不断巩固,“进”的态势逐步增强,全市经济呈现低位走强、回升加快、好于预期的良好态势。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烟台市生产总值为3457.44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比一季度提高6.1个百分点,分别比全省(-0.2%)和全国(-1.6%)高0.6和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95亿元、同比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1439.99亿元、同比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5亿元、同比增长0.5%。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6、5.8和6.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17.5%和75%,三次产业结构为3.8:41.6:54.6,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同比提高0.1和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烟台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烟台农业生产形式稳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比GDP高1.1个百分点。

据介绍,上半年,烟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2.82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GDP高1.1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平稳,蔬菜、瓜果持续增长,畜禽生产平稳向好,蔬菜产量达到59.58万吨、同比增长0.9%,瓜果产量13.67万吨、同比增长8.3%;生猪存栏225.37万头,比一季度末增长19.6%;水产品总量42.26万吨、同比下降5.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1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烟台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4个月正增长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烟台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

据介绍,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分别比1-5月份和一季度提高0.4和5.8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国和全省分别高3和1.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7位,其中6月份增长5.6%,延续3月份以来当月正增长态势,连续4个月实现月度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54.3%,分别比1-5月份和一季度提高5.7和17.2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7个行业拉动作用较强,分别增长15.4%、15%、9.8%、15.6%、3.4%、2.8%和10.3%,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降幅逐步收窄,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下降8.9%,降幅分别比1-5月份和一季度收窄0.3和14.5个百分点。

增速实现负转正! 2020年上半年烟台服务业生产效益稳步向好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烟台服务业生产效益稳步向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

据介绍,2020上半年烟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和1%,分别比一季度提高2.1和3.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下降3.9%、20.7%和1.4%,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13、13.9和2个百分点。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自4月份实现扭亏为盈后,盈利规模继续扩大,利润总额由一季度亏损2.7亿元转为1-4月份盈利0.7亿元,上半年盈利扩大到4.5亿元。

2020年上半年烟台大项目投资增势强劲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7个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烟台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据介绍,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1%,分别比1-5月份和一季度提高1.8和2.3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国高4.2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9位。大项目投资增势强劲,亿元以上项目个数、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增长7%、38.6%和26.9%,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7个、同比增长46.8%,完成投资占全部新开工项目的81.1%、同比提升44.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7.3%,比一季度提高5.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4%,比一季度提高11.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8%,比一季度提高9.2个百分点。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9.26亿元、同比下降7.9%,降幅分别比1-5月份和一季度收窄0.3和3.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降幅分别低于全国、全省3.5和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

今年上半年烟台新产业新动能加速发展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8家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烟台新产业新动能加速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

据介绍,上半年,烟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1%,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集成电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分别增长24.8%和10.6%。服务业新动能增势强劲,以商务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行业增长较快,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研究和试验发展同比增长4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9.1%。

从新消费看,网络销售逆势增长,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3%,高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18.5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呈现较快增长态势,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61.8%和32.7%。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加快,“四新”经济投资占比稳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2%,比1-5月份和一季度分别提高2.6和23.7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19.1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26.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9.2%,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1.7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8家,总数达到823家,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45家。

2020年上半年烟台双招双引势头良好

新增各类人才1.8万人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烟台外经外贸面临挑战,双招双引势头良好。

据介绍,2020年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1276.8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出口780.4亿元,进口496.4亿元,总量均居全省第2位。从主要市场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330.2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67.1亿元、同比增长45.2%。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672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市进出口的52.6%,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从经营主体看,本土企业进出口大幅增长,其中国有企业进出口119.9亿元、同比增长28.5%,占全市进出口的9.4%,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607.4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市进出口的47.6%,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全市合同利用市外资金4019.2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内资3754.6亿元、同比增长55.1%,外资37.8亿美元、同比增长69.4%。实际到位市外资金848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内资789.9亿元、同比增长29.6%,外资8.3亿美元、同比增长8%。

此外,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41个,总投资3455亿元。引进“三类500强”项目76个,总投资1855.7亿元,其中世界500强26个、中国500强29个、民营500强21个。新增各类人才1.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059人,省级以上重点工程人才累计达到1800多人。

2020年上半年烟台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经济活跃度明显上升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烟台市场活力逐步释放,经济活跃度明显上升。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烟台市场主体快速增长,6月末全市市场主体89.93万户、同比增长8.2%,其中企业24.99万户、同比增长13.1%。信贷投放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197.71亿元,比年初增加384.44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

交通物流保持强势回升,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5.3%,民用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21.7%,水路货运量比一季度回升13个百分点。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和企业产能明显恢复,全社会用电量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全社会用电下降3.2%,降幅分别比1-5月份和一季度收窄0.6和3.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下降4.8%,降幅分别比1-5月份和一季度收窄1.2和3.9个百分点。

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了!

1.面对疫情影响,我市是如何稳住经济基本盘的?

答:受疫情冲击,今年初,全市经济出现了一定波动,市委、市政府见事早、行动快,坚决贯彻中央和省部署,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二季度开始,全市经济逐步企稳回升,GDP增速由一季度的-5.7%回正到半年的0.4%,稳住了发展基本盘。

主要做法: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统一指挥、高效运转,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及时破解难点堵点问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形成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工作机制。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在抓好上级政策落实的同时,我市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同舟共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渡难关稳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六保三促”工作方案等90多个政策性文件,不折不扣的执行,有力提振了社会发展信心。三是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及时出台复工复产指南,分区分级分类精准推进复工复产,特别是3月份“六个全面”的实施,全市复工复产进入快车道。建立复工复产诉求回应机制,开通诉求热线,派驻“四进”工作组,开展进解促,市级领导分头督导“三重”工作推进情况,“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顶格兑现惠企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累计达74.4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四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建设来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统筹推进“四个一批”、省市级重大项目、重点片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

2.关于推动下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有什么打算?

答:固定资产投资对当前稳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将按照“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的要求,抓好《强投资工作方案》的落实力度,全力保持投资持续上升趋势。

一是加快重大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聚焦万华百万吨乙烯等重大产业项目,潍烟高铁、轨道交通、老岚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海上世界、幸福新城等重大片区项目,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通过这些大项目的快速推进,推动投资稳定合理增长。

二是持续抓好弱项项目推进。瞄准供水、供暖、污水治理、村村通工程、农村改厕工程等重点民生和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加压用力,尽快把进度赶上来。

三是加大政策争取。抢抓“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中央投资”等政策机遇,结合区域特点,发挥比较优势,继续谋划包装好一批符合政策的好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在加强传统基建改造升级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布局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为未来发展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四是加大重点项目信贷融资力度。抓住银行系统资金充裕且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推动项目建设更多利用银行贷款。对项目贷款所需的可研、立项、环评、四证等相关手续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办理速度,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五是抓好项目招引。

用足用好各项招引政策,强化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的战略合作,持续加大外资内资招引力度,全力引进事关长远发展的“四新”“四化”项目和战略性项目,为投资增长提供支撑。

3.人社部门针对保居民就业出台了哪些措施?目前成效如何?

答: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始终将保居民就业作为头等要务,密集出台应对疫情稳就业实施意见、保居民就业工作方案等14个政策文件,通过减负、稳岗、拓宽就业路径多措并举,上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5%,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政策落实,稳企业保岗位。实施就业补贴政策,为支持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对人力资源公司和基层招聘专员,每帮助企业招用就业1人,给予最高300元补贴。实施创业补贴政策,为鼓励支持大众创业,调整降低创业补贴申领条件、提高补贴标准,由2万元提高到3万元。扩大创业担保贷款申报范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都可享受这一政策,提高贷款额度,个人最高贷款额由1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合伙创业提高到60万元。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政策,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标准由上年度失业保险缴费额的50%提高到100%。目前已发放各类补贴资金3.43亿元、创业贷款1.5亿元。

二是抓职业培训,提技能强素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政策,在部分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启动万名技工技能竞赛,积极帮助企业储备技能人才。开展线上培训,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发布206个线上培训工种课程。实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组织新吸纳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以工代训,给予每人每月500 元、最长6 个月的职业培训补贴。目前,全市已完成职业培训6.4万人。

三是抓服务提升,保重点惠民生。向全市重点企业、项目派驻用工服务队,帮助解决用工3.9万人。启动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实施吸纳高校毕业生补贴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年内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每招用1人,给予最高1000元补贴。实施更加积极的“三支一扶”政策,放宽“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年龄、学历条件。实施就业见习政策,对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单位,每人每月补贴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的70%。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对领取失业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和不符合领取失业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最大努力保障困难人员基本生活。

4.为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国务院、省相继做出了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重大决策部署,烟台市是如何贯彻执行的?目前进展如何?

答:我市落实国家、省社保费减免重大政策及时精准,国家、省政策出台后,我市立即制定并执行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单位缴费部分政策。一是,2月到4月,对大型企业实行减半征收。2月到6月,对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实行免征。二是,按照国家、省部署,将大型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减半征收政策,延长至6月底;将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免征政策,延长至12月底,确保社保费减免政策落实落地落好。

同时,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参保单位,可申请缓缴社保费,缓缴期限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下调20%。今年上半年,我市为60830户参保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31.5亿元。在落实社保减负政策的同时,7月份我们又启动了2020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总体增资水平为5%,其中企业退休人员5.42%、机关事业单位3.9%,惠及全市74万退休人员,年增发养老金15亿元。以上政策的落实,在减轻企业负担、助推复工复产、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5.请问今年上半年我市利用外资工作总体情况如何?呈现什么特点?有什么新的变化和趋势?

答: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市利用外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坚决贯彻国家、省、市决策部署,狠抓稳外资政策落地落实,凝聚全市招引合力,主动出击、迎难而上,依托自贸区、保税港区、国际招商产业园、中韩产业园、中日产业园、中德产业园“四园两区”和“九大片区”,全力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烟台—东盟进出口商品云洽会等线上签约、线上推介活动18场,签约引进了一批重点外资项目。推动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以开放促改革攻坚实施方案》《稳外资工作方案》,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6.请问上半年我市消费形势如何,消费券对全市经济拉动效果如何?关于促进消费,上半年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6月,全市完成社零额1189.3亿元、下降7.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9个百分点,好于全国3.5个百分点,好于全省1.9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三位。

关于消费券情况,5月1日至6月30日,我市组织开展了“全民欢购”烟台惠民消费券发放工作。消费券分六轮投放,共发放95.36万张,累计投放财政资金3000万元,市级资金投放量列全省第二位,报名参与人数约105.8万人,直接带动消费1.8亿元,杠杆拉动7.5倍。其中,购物、餐饮行业带动作用最为显著,从六轮的核销情况看,餐饮和购物消费券核销率较高,累计核销2344万元,占总核销金额的98%,带动交易总额1.77亿元。

通过此次消费券的发放,有效促进了我市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缓解了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起到了促进消费、扶持商户、惠及群众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针对恢复较慢的消费领域,研究制定出台小切口、精准有效的政策供给,进一步刺激消费。同时,积极探索银企合作、促销和让利相结合、线上线下融合等措施,打出促消费“组合拳”,增强消费粘性,保持消费热度,引导银行参与、商家让利,进一步让利给消费者,持续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提升消费吸引力。

关于扩消费,上半年我们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一是推动出台《促消费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各项促消费政策的宣传解读,积极推动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税收减免等相关促消费政策精准落地。二是加快推进消费设施升级。进一步完善步行街等城市消费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成熟商圈上档升级,形成若干区域消费中心。三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制定了夜间经济扶持措施,策划推出了“夜烟台夜精彩”夜游烟台新体验六大系列主题产品,协调推动发改委出台夜间电价优惠政策、市城管局出台七条服务措施、市交通运输局推行公交延时运营,等等。引导各县市区集中打造了“西虹市”“十字街”等一批特色夜间经济商圈,进一步点亮了烟台“夜经济”。四是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与阿里、拼多多、字节跳动、饿了么等电商龙头企业合作,先后举办了12场“直播带货”特色活动,累计销售近亿元,启动了拼多多烟台优品馆,集中打造了一批促消费的工作亮点和热点。五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创新形式办好线上线下展会,今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各类会展活动37场,参加了网上广交会、华交会、东盟进出口商品云洽会等30多场线上展会,对我市促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

7.如何评价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的表现,有哪些特点?

答: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我市经济运行波动明显。从数据看,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面对这种严峻局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断巩固拓展,特别是二季度以来积极变化逐步累积,稳的基础不断巩固,进的态势逐步增强,全市经济呈现回升加快、好于预期的良好态势。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三次产业全面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8%、0.1%和0.5%,而一季度分别为一产增长0.2%、二产下降5.7%和三产下降5.9%。面对疫情冲击,上半年我市三次产业发展更加均衡,也成为全省16市中实现三次产业全部增长的唯一城市。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17.5%和75%,第三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二是主要经济指标加快回升。二季度以来,随着全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和扩面提速,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加快。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消费品市场逐步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连续四个月降幅收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等指标降幅也比一季度收窄向好。另外,货运量、用电量等指标也实现增长或降幅收窄。这些重要指标回升向好,凸显了我市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韧性、稳定性和抗风险、抗冲击能力。

三是动能转换加力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0.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新兴服务行业和网络销售等“四新经济”发展良好。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点。商务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7.9%相比,网络销售逆势增长达到两位数。“四新”经济投资迅猛。上半年新兴产业投资扩容提质,“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6.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9.2%。

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这方面,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6万人,基本符合预期,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处较低水平。物价方面,居民消费价格(CPI)总体逐月回落。居民收入方面,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增速均比一季度有所提升。民生保障方面,在财政支出总体下降7.9%的前提下,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保持了增长,为应对疫情防控,卫生健康支出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8.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工业经济形势还是不错的,请介绍一下工业运行有哪些新亮点?

答:从工业指标来看,上半年工业经济呈现加快回升、整体向好的良好态势,呈现了一些新亮点。我们认为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回升势头明显加快。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和产能明显恢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自3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实现了月度同比正增长,其中4、5、6月份连续3个月保持了5%以上的较快增长。由于工业生产连续四个月的正增长,拉动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5.8个百分点,比全国和全省分别高3个和1.8个百分点。

二是重点行业强劲拉动。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行业增长面为54.3%,比一季度提高17.2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7个行业增长较快、拉动作用较强,这7个行业同比分别增长15.4%、15%、9.8%、15.6%、3.4%、2.8%和10.3%,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个百分点。

三是新动能加速发展。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9%,高于规上工业3.2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6.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1%,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集成电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分别增长24.8%和10.6%。

四是质量效益稳步回升。随着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加快,工业企业利润降幅逐步收窄。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利润虽然下降8.9%,但是这个幅度比一季度收窄了14.5个百分点,力度非常大,而且-8.9%的表现也好于全国和全省,全国和全省上半年工业利润分别下降12.8%和15.7%。另外,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8%,也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工业的加快回升为全市经济企稳向好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保就业、保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期,要继续按照全市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总体要求,加大工作推进力度,进一步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众网 记者 苑菲菲 王艳 张湘萍

在这里,阅烟台,读人生

烟台大众网

身边丨生活丨温度

新闻热线:0535-601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