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

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而沈阳,

却是一个可以容下肉身又可以安放青春的城市;

这里,

没有北上广的焦虑,

也没有三四线城市的悠闲,

只要你愿意,

就可以凭借一腔热血实现生活的全部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阳

雄踞东北亚地理中心,

拥有2300年的建城史,

它是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

它是

“共和国长子”、

装备制造业基地、

国家新一线城市

……

它是

一个说出去有面,

宜居指数也全国靠前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背后

都是每一代沈阳人

筚路蓝缕、开疆拓土的江山传奇。

当我们回溯沈阳两千多年

恢弘的城市发展史,

便可触碰到那峥嵘往事,

更能感受沈阳

延续千年、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辽沈大地的文明碰撞

辽河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明的交汇之处,

7200年前就有了新乐文化的诞生。

千百年来,

来自中原的华夏文明,

来自蒙古草原的游牧文明,

以及在东北白山黑水间的渔猎文明,

相互融合,相互碰撞,

产生了丰富绚烂的文化,

也造就了沈阳今天的包容与多元,

如今,除了汉族外,

沈阳居住着41个少数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历史长河中,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

来自东北势力的威胁始终存在,

从秦汉时期的东湖,到两晋时期的鲜卑,

从大唐盛世的契丹,再到赵宋的大金,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

都曾威胁过汉族王朝的统治,

甚至逐鹿中原建立政权,

直到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

来自东北的女真人建立了全国性的正统王朝,

创造了王权时代最高,也是最后一次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真与大明对峙

在多元文明的碰撞中,

城市应运而生,

而沈阳无疑是最具魅力的一个。

公元前284年,

燕国大将秦开北击东湖,

为燕国开拓疆土2000余里,

占据辽宁全境以及朝鲜半岛的部分区域,

并于小辽水(浑河古称)北岸筑候城

以戍卫边塞,

沈阳建城史由此开启。

而沈阳也因此

被赋予了开拓进取的城市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五里河公园内的秦开像

候城创建之初

就占据了辽河平原的战略要地,

当时的候城东连高句丽与秽貃故地,

西部隔辽水与东胡族系部落相望。

向南紧靠郡治襄平(今辽阳)。

而2300年来,

沈阳的城市中心始终未变,

1993年,考古学家在沈阳故宫北墙外,

发现了古候城遗址,

还原了那段丰功伟绩。

公元前221年,

秦国统一华夏,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沈阳隶属辽东郡。

至唐朝时期,候城更名“沈洲”。

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

改沈洲为沈阳路。

沈阳一名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

明朝洪武年间,

沈阳路又更名为沈阳中卫,

实行屯田并加强军事戍卫。

由先秦至明朝的一千六百年时间中,

无数风流人物在辽沈争雄,

沈阳这座城市也凭借其

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

成为辽河平原与中原、蒙古、东北亚的贸易枢纽,

沈阳人口进一步增加,城市轮廓渐渐形成,

战略地位也日益显著。

一座军政与经济并重的城市

浑河以北奠基。

而将沈阳真正推上巅峰的是

一代雄主努尔哈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努尔哈赤像

1625年,努尔哈赤力排众议迁都沈阳,

关于迁都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阳

并定都于此建设东京城,

他在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

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

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

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

以保龙脉王气。

但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

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

于是龙一拱腰飞腾而去,

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

努尔哈赤正为此郁闷之时,

忽一日有人来报,

说是他家附近的树林落下一只凤凰。

努尔哈赤急忙带众臣前去观看,

刚刚走近,凤凰突然腾空而起,

也直向沈阳方向飞去。

努尔哈赤深知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就请风水先生到沈阳察看,

发现沈阳真是一个龙脉宝地。

这就是沈阳“风落龙潜”的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历朝历代的建都建城,

风水都是首要标准,

沈阳东依长白余脉,西通辽河,

辽河又通大海,“风水宝地”实至名归。

而实际上,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是有着战略进取的考量,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

“沈阳四通八达之处,

西征大明,从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

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

南征朝鲜,自清河路可进。”

无论是历史传说,还是史料记载,

都说明了沈阳自古以来的显要地位,

也因此成就了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传奇故事,

一举奠定了满清问鼎中原江山的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阳故宫

而后

1634年,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

1657年,顺治皇帝则以“奉天承运”之意

定“奉天府”。

沈阳用了1700余年的时间,

完成了从军事卫所到一国之都的跨越。

更奠定了今日无可替代的东北中心城市地位。

而沈阳也留下了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

成为沈阳不可磨灭的城市底色。

2

近代化进程开启,沈阳工业城市奠基

1906年,奉天开埠通商,

沈阳开启了城市近代化进程。

但这并非是列强逼迫之下的不得已,

而是中国有识之士“外争利权,内促富强”主动应对,

自1902年至1931年,

沈阳最大程度维护了国家主权,

更通过打开国门吸引大量外商,

也培养了中国民族资本,

让东北迎来了经济的第一次崛起。

进入民国,

沈阳更是成为可与上海、天津

相媲美的国际化都市。

但国力衰微,注定那是一段屈辱岁月。

1905年,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得南满铁路及附属地,

并大力开发铁路两侧附属地以榨取中国资源。

至今在中山广场以及中华路沿线,

还保有众多的殖民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南教堂

在南满铁路西侧,

日本人则建立了大量工厂。

铁西工业区由此兴起。

日本占领东北后,

更视“铁西为满洲之心脏”。

到日本战败投降前,

铁西区已发展为日本海外最大的工业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清政府及后来的奉系

为对抗列强的经济侵略,

在满铁附属地东侧(即和平大街东侧)

大力发展开阜用地。

在20世纪30年代,

奉系更在大东建设“大东新市区”,

诞生了

东三省兵工厂、八王寺汽水公司、奉天造币厂

等大批新式工厂,

成为沈阳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辽宁总站(沈阳北站前身)周边

及东北大学旧址区域,

奉系则兴建了西北工业区,

这里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惠工广场。

而在西北工业区以及东北大学的合力之下,

也向北催生了皇姑区城区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工广场

值得一提的是

外国列强与民族资本的角力,

也让沈阳向着东西两个方向发展,

从而形成了今日沈阳东西长南北短的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的沈阳

充满机遇和挑战,

无数风流人物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传奇,

留下了众多的名人故居,如

赵尔巽公馆、杨宇霆公馆、汤玉麟公馆、

张作相公馆、常荫槐公馆、于学忠公馆

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玉麟公馆

但最著名的还是张氏帅府。

张氏帅府,又称沈阳大帅府,

距离沈阳故宫约200米,

曾经是东北王张作霖

及其长子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私宅。

张氏帅府始建于民国三年,即1914年,

总占地3.6万平方米,

坐北朝南,呈“目”字形,

是传统仿王府式建筑的三进四合院,

也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

无论是位置还是形制,

张氏帅府都体现出了

中国传统家国天下的思想,

彰显出一代枭雄人物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氏帅府

今天,

这些各具特色的民国建筑,

隐藏在繁华的城市中,

依旧诉说着当年风云人物的江山故事。

民国的沈阳,有瞩目的成就,

到1938年,沈阳人口已达到78万,

市内公路、电车轨道、广场公园相继修建,

下水道铺设、煤气发展计划也顺利完成,

工业发展迅速,

为日后沈阳的“工业长子”地位奠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的沈阳

民国的沈阳,也有彻骨的悲哀,

民族资本在与列强的竞争中,

步履维艰。

尤其是“九一八”事变之后,

沈阳更是沦为殖民地,任人宰割。

不过,无论是主动的开阜通商,

还是民族工业的兴起,

抑或是战争中的隐忍,

民国时期的沈阳

让我们看到了自强与坚韧。

也终于在1948年,

沈阳迎来了新的曙光。

3

沈阳工业文明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之初,

沈阳人口就已逾百万,

城市化率高达50%。

而回到人民手中的沈阳,

也迅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阳重工旧址,今1905文化创意园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就立即组织生产,

成为解放战争的物资供给基地,

承担起为前线“供氧输血”的任务,

为全国加速解放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建国后,沈阳依托完备的工业体系

和临近港口的地理优势,

得到了国家毫无余力的支持,

又有苏联的直接援助。

沈阳因此成为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

工业门类较齐全、

大中型企业较集中、

配套能力较强、

产业基础强大的新中国工业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西铸造博物馆

这一时期的铁西区

无疑是沈阳闪耀的C位

建国十周年时,

铁西全区已经拥有1000多家工厂,

其中大型国企212家,

县团级以上企业103家,

有57条铁道专用线。

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

沈阳也创造了中国第一枚国徽、

中国第一个工人住宅区、

中国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

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

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

等新中国工业史上200多个“中国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西红梅味精厂旧址,今红梅文创园

在全新的时代,

沈阳依旧是军事重镇,

依旧是东北的交通枢纽,

但更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东方鲁尔”的地位就此确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西工人村

这一时期的沈阳也创造了

全国人居的典范——工人村。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成为那一时代的“豪宅”标签。

沈阳的工业发展为城市注入了浓浓金属质感,

奉献与拼搏也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并成为这座城市最核心的精神图腾。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曾经的辉煌也落下了帷幕。

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

沈阳老工业基地落伍了,

机器老化、产能过剩、产品单一、技术落后、

老国企一下子陷入窘迫境地。

沈阳曾经辉煌的工业

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上世纪末,

沈阳铁西区90%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

而当磨砺与考验来临,

沈阳骨子里的自强与坚韧,

再次迸发出新的活力,

一场变革即将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

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东搬西建”工程开启了,

十年时间中,

240余户企业陆续从铁西老城区

迁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沈阳工业血脉自此西移,

再次扬帆启航。

20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实施重组、改造,

建成了100多个中外合资合作项目,

沈鼓、沈重等一大批国家领军企业浴火重生。

雄厚的工业基础,

一旦与高科技联姻,

便迸发出勃勃生机。

2016年,沈阳铁西启动第二轮“东搬西建”,

铁西城市迭代与产业升级,

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主城实现了宜居蝶变,

经济技术开发区

则担当起工业引擎的重任。

曾经的“工业长子”,

继续肩负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使命。

产业浪潮之下,

如今的铁西区已经远达辽中,

4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正展开一幅沈阳振兴的宏伟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晨宝马铁西工厂

随着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升级,

沈阳继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

又晋升为东北科技创新中心。

华晨宝马、沈飞、新松机器人等高新企业

成为沈阳工业的中流砥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飞研制的歼15

歼31、歼15、蛟龙号、

120万吨乙烯机组、

“太行”军用航空发动机,

见证着沈阳从制造走向智造的新篇章,

沈阳的城市发展也迎来了新的传奇。

4

沈阳跨越千年浑河

在全新的历史时期,

沈阳也突破了东西发展樊篱,

开始跨过千年浑河。

上个世纪90年代,沈阳就将浑河定义为城市内河,

近30年时间中,浑河上已经架起了17座跨河大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浑河南岸渐渐成为沈阳振兴的新舞台。

2008年,奥体中心承办北京奥运会足球赛事,

2010年,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合署办公,

形成建设大浑南的新格局,

2011年,沈阳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

浑南步入地铁时代,

2013年,十二届全运会落地浑南,

2015年,沈阳市政府搬迁至浑南,新南站运营,

2017年,辽宁自贸区落地浑南,

2019年,沈阳地铁9号线开通运营,

浑南纳入沈阳地铁网状时代,

2020年,“二环南移”工程将陆续完工。

浑南的主城地位进一步确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浑南莫子山国际会议中心

浑南新区迅猛发展的势头

备受全城瞩目,

诸多利好政策也拉动了

浑南的投资与建设,

省图书馆、省博物馆、

省档案馆、省科技馆、

落地浑南;

中央公园、莫子山公园建设完成;

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进驻浑南,

如动漫产业基地、国际软件园、

电商产业园、物流园、

新松智慧产业园、沈阳国际设计谷、

东软医疗产业园等等。

浑河南岸成为新一代弄潮儿

书写传奇故事的新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中

正式提出了构建

“东山西水、一河两岸、一主三副”的城市格局。

沈阳确定了在兼顾东西的同时,

向南北发展的战略。

浑河南岸的发展脉络更加明晰。

正如秦开筑城、努尔哈赤建都

以及张氏开府,

新的时代人物也需要

代表时代的人居作品,

绘就属于自己的江山版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

在掀开波澜壮阔发展图景的同时,

浑南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

也成为沈阳新的宜居高地,

崛起了奥体中心、东湖、新市府、

新南站等众多热点建设板块。

融创就以“一府定江山”的城市气魄,

锁定浑南核心稀缺热土,

为城市精英打造逐梦江山的人居力作:

江山府。

院落文化与现代美学的碰撞,

城市精神和地段文脉的融汇,

新时代人物的江山版图

已经开启重塑沈阳人文生活全新高度的进程。

如果说1906年,

奉天开阜是这座城市张开眼睛看世界,

那么今天沈阳跨越浑河发展,

就是张开臂膀拥抱世界。

向南,

沈阳有本溪、鞍山、大连、营口、盘锦等

兄弟城市的臂助,

也有大连港、营口港等优良港口的依托,

向南,

沈阳更将通过桃仙机场近距离接触世界。

如今,沈阳已经跻身新一线城市,

也正在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挺进,

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沈阳正在呈现。

沈阳过去的模样我们无法改变,

但是千百年养成的

开拓、包容、自强、坚韧、奉献

的城市精神

却将引领800万沈阳儿女

描绘沈阳更加辉煌的新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