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阳网讯(记者 黄智微)“力争2020年全市撂荒地复耕面积达40%;到2021年撂荒地复耕面积达80%以上,撂荒地占总耕地面积比例控制在2%以内。”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正有序推进农村撂荒地复耕工作,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为粮食稳产增收夯实基础。

据悉,我市正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爱惜土地、种好耕地,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增强农民爱惜耕地的自觉性。

目前,撂荒地已被纳入土地流转政策支持重点。流转撂荒地应当用于农业生产,避免发生二次撂荒现象。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发展资金、试点资金等用于复耕复产,对撂荒土地不愿意耕种又不愿意流转的、撂荒2年以上又无法联系到承包人的,由村组织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收回撂荒土地经营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耕种。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流转撂荒耕地,大力推行“农户委托代耕”“业主代耕”“合作代耕”等模式,提供全程或关键生产环节托管服务,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撂荒耕地,优先组织实施项目。大力开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灾害水毁工程修复,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灌溉水系畅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对因灾损坏的耕地,及时组织修复,为农民复耕提供便利。推进农村机耕道建设,改善作业条件。提升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严格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同时,按照“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对改造后达到生产条件的撂荒地,重点发展优质水稻、红薯、大豆等产业,建设一批撂荒地恢复生产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点(片)。对耕作条件较差、地势较高的撂荒地,支持发展特色经果林,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对水源较好的撂荒地,适当发展健康水产养殖。对确实不适合耕种的撂荒地,在遵守相关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发展工厂化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等农村二三产业。同时,用好QQ、微信等“互联网+”服务,指导农户有序开展撂荒地复耕,通过广播会、现场会等途径培训撂荒地复耕生产技术。

记者还了解到,我市按照四川省种粮大户补贴政策,落实本地区补贴标准,对利用撂荒地复耕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的优先给予种粮大户补贴。鼓励扩种大豆和油菜,对利用撂荒地规范扩种大豆和油菜的,优先给予包括补实物、补现金、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支持,每亩补贴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