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山港,日照千帆。

2019年8月6日,山东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全省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时隔一年,作为日照市“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发展平台、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山东港口日照港在贯彻落实“三个更加、三个满意”与“一体化改革发展”这个更加广阔的舞台上跑出多少分?

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临港产业产值的3个80%

2020年4月,日照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港城融合发展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规划、产业、平台融合为重点,推动新一轮港城融合发展。

6月,“建设世界一流海洋强港”写入日照市《政府工作报告》,“抓好岚山港疏港高速和疏港铁路”“聚力打造北方能源枢纽”等成为市重点工作。

7月,日照市与山东省港口集团港城融合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这是山东港口产业延展、供应链体系服务平台和日照市土地规划等政策支持的“多重优势”叠加,是“港城融合”的最新成果———

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日照)分拨中心,是日照打造精致城市、精致生活的“高端定制”;中储粮日照粮油加工物流仓储项目,是助力日照千亿级粮油产业集群的“超级航母”;日照港国际物流园区项目,是世界500强企业晋煤集团与日照港共同打造的区港联动、物流“巨轮”;日照中谷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区项目,是国内最大民营集装箱航运企业投资的全物流链项目,蕴含着中谷海运对日照港未来的无限信心……

风起海上,业聚港城。山东港口日照港聚焦陆海联动和重点项目攻坚,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建设海洋特色精致城市增添强劲动力,为推动新一轮港城融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产业兴则港口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候,酒精供不应求,目前的原料只能维持4天!”2月1日,山东港口日照港裕廊公司接到国美酒业的紧急求助。此时,该企业采购的木薯干船正在疾速驶向港口,而另一家临港企业的大豆船已经靠泊。

时间紧迫、分秒必争。裕廊公司开通“绿色通道”,组织专题会议讨论接卸方案,党员、骨干盯靠在一线,两天抢出了一条大豆船。2月3日23点,木薯干船顺利靠泊,国美酒业将一面“一流效率、一流强港、提供一流防疫保障”的锦旗送到日照港。

港口是窗口、是平台、是引擎,缺乏临港工业作依托,很难做大做强。岚山公司有一套运距27公里的矿石管带机,一头连接港口,一头直通山钢、日钢。多年的密切合作,让钢港成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大规格宽厚板集港需要2台大叉车才能顺利卸车,现在装船量大,叉车非常紧张。”3月初,岚山公司业务员郎现森在上门探讨钢材作业效率时,从山钢集团日照分公司了解到。

“用门机直接从车上直取装船,就不必占用卸车机械和货场。”经过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对于单独租船、规格较少的大批量钢材,全部采用直取装船模式完全可行。该模式为钢厂节省了物流成本,为港口节省了场地、机械资源,实现了共赢。

“前港后厂”的运作模式,有利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客户黏性。一年来,山东港口日照港的发展,有力服务、带动了全市钢铁、汽车及零部件、浆纸、粮油、物流、贸易等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临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利润、利税的比重都在80%以上。其中,钢铁产能占山东省一半以上,粮油加工能力占全省的1/4,木浆产能占全国的1/5。

港城融合,推动的不仅是经济发展,港口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也更加活跃。“第一书记”冲在扶贫第一线,为包联村带去可喜变化;港口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劝导体验活动……日照港人平凡质朴的行动,赢得的不仅是感谢、锦旗,更是风采、口碑。

让绿色港口触手可及 港区PM10浓度同比改善25%

夏日的海龙湾,金色的沙滩环抱着大海,蔚蓝的天空荡漾在水面,随手一拍都是刷爆朋友圈的“港口蓝”。由于环境优越,46万平方米的沙滩上,口虾蛄、章鱼随处可见,海鸥更是常客。

海龙湾位于主城区与港口交汇处,山东港口日照港通过实施国内首例退港还海工程、东煤南移、矿石南迁和疏港铁路工程建设,将煤炭、矿石作业产能转移到10公里外的南作业区。未来腾退的133多公顷陆域,将形成休闲度假、金融贸易、国际邮轮、人文居住“四大片区”,推进城市景观岸线与港口生产岸线协调发展。

“生态是日照的最大特色和优势,也是加快发展的最大潜力。”一年来,日照港落实“生态立市”战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高起点规划了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全力打造“全国大宗散货作业新标高”。截至目前,港界市控监测点PM10平均浓度同比改善25%,港区总绿化面积达到62万平方米。

——高起点,建设智慧绿色新石臼。启动石臼港区南区大宗散货流程化改造,实施“东煤南移工程堆场”“14号、15号泊位及后方堆场”等六大工程,从根本上提升大宗散货作业水平,计划到2022年,全部实现南区517万平方米陆域散货作业的流程化、无人化、智能化,年作业能力将达到1亿吨。目前,东煤南移工程南5号、6号泊位改造完成,卸堆线、取装线投入使用,南区14号、15号泊位的岸电设备安装完成。

——转方式,绿色动能更强劲。聚焦“散改集”,做大适箱货源,新开通铁路班列7条,推动铁矿石、铝矾土、焦炭、散粮等货物通过铁路敞顶箱发运,“散改集”箱量同比大幅增长。自主研发高科牌LED灯具,推进港区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一年来累计安装使用LED灯具1300余盏,节约用电量78万千瓦时,其中为兄弟港口安装200余盏。

——出重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港口环境监测网络,设立市控点2个,自控点13个,实时发布PM10 监测数据,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开展环境整治深度治理,组织升级短倒车辆、散货作业的抑尘设备,做到汽运疏港全封闭、散货作业全抑尘。加大环保硬件投入,投资超1亿元,分期建设总长度近1.2万米的挡风抑尘墙;引进山东港口首台智能高炮复合作业抑尘车,清扫车、洒水车达到210台,洗车设施共20处。(孟凡虎 王光津 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