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905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664.82亿元、销售收入1593.61亿元、利润132.79亿元,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的65.4%、65.6%和83.3%。其中,利润同比增长27.0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5.59个百分点。

打开我市上半年的“答卷”,这样一串极为“抓眼球”的数据跃然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①:中国医药城。图②:新时代造船32.5万吨矿砂船试航。图③:泰兴中联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产业集聚“引擎”强劲

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1.44%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考验泰州产业实力的同时,也将泰州大健康产业的名片“擦”得更加清晰。

硕世生物仅用3天即研发成功全省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默乐生物在国内率先推出“一管三检”试剂盒,康为世纪等企业的试剂盒供货全国350家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77家企业纳入全国和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我市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出了精彩的“泰州声音”。

我市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94家,产业规模持续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今年上半年,该产业集群实现产值492.59亿元,同比增长0.36%。

“从细分领域,可进一步发现这一产业良好的集聚势头。”刘秋平说。生物医药成果不断,以迈博太科、泰康生物、荃信生物为代表的研发生产企业,已在肿瘤、自身免疫系统、严重过敏性疾病等治疗领域,形成了多靶点创新抗体药物研发、临床转化和产业化体系。疫苗集聚度全国最高,目前我市集聚度全国最高,已有13家疫苗企业,拥有各类疫苗产品近50个。

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集聚企业386家,其中诊断试剂企业124家,占全省20%以上,硕世、美时、泽成等代表性企业在基因测试、核糖核酸、POCT等重点领域形成了齐全的品种门类,多个领域填补国际国内空白。化学药新型制剂产业化加快,阿斯利康、复旦张江为代表的创新药研发和生产企业,已在心血管疾病、光动力药物、抗肿瘤等重点领域实现创新品种的产业化。

“产业集群实现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化,随着集聚效应不断‘发酵’,能够形成发展强劲、持续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刘秋平说,我市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就是一个鲜活看点。

目前,泰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以高技术船舶为特色牵引,汽车及零部件为支撑,其他高端装备为新增长点的产业体系,上半年利润增幅达68.5%。

比如船舶产业,从造、修、拆船到配套,我市产品种类基本齐全,在全国船舶行业已占有一定位置,在全球也具有一定知名度。疫情下,我市上半年造船完工量仍占全球、全国的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更让人欣喜的是,船舶企业1到6月新接订单32艘220.1万总吨,小船、散货船订单在减少,油船、化学品船、集装箱船订单占了7成以上,新扬子造船一季度接单两艘14000标箱双燃料集装箱船,再次刷新我市船企建造的集装箱船记录。

再比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长城汽车整车项目到来的同时,我市汽车零部件领域已集聚700多家中小企业,生产300多种产品,产品涵盖汽车动力装置、轮毂、安全气囊、燃油管路、车载天线等多个品类。

7月25日,长城汽车泰州项目首台白车身下线,朝着“9月1日试产、10月底量产”目标大步进发。汽车内外饰、汽车底盘、汽车座椅、汽车增压器等长城汽车核心部件配套项目及汽车灯具、线束、空调、汽车电池PACK、智能物流装备等项目,也均在全速推进。随着产业持续集聚,一条强大的汽车全产业链正在我市迅疾“隆起”。

同样,作为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我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拥有383家规模以上企业。眼下,这一集群的集聚效应也在快步凸显。

以泰兴经济开发区为例,园区加快建设以精细化工为支撑、以新材料和健康美丽(医药、日化)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保障的“1+2+X”现代产业体系,建成氯碱、油脂、烯烃、医药、日化等产业链集群,形成了“规模企业集聚、优势产品集中、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园区化工产业关联度达66%,精细化率达52%,入驻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12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9家,拥有17个‘世界单打冠军’产品。”园区管委会主任吉勇介绍。

上半年,在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引擎”的强劲拉动下,我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159.44亿元,同比增长21.44%,走出了逆势上扬的漂亮足迹。

全力提升“集聚之能”

一揽子对策举措精准实施

“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一个关乎泰州未来‘高度’、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棋局’,在市委市政府率领下,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全力走好每一步。”刘秋平说。

4月9日,我市召开产业强市推进大会,正式印发《关于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产业强市的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产业强市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路径。

依据这一“指南”,市工信局牵头细化分解了70项目标任务,编制印发了《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产业强市2020年工作任务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明确了15个量化指标、15项重点任务,并对三大产业集群的12个领域、902家企业进行细分比较和分类排队,梳理出各领域90家龙头企业、90家标杆企业、82家问题企业,全面分析了三类企业产出贡献水平,并就提升三大产业集群产出贡献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同时,市工信局还全面摸排了19个专业园区产业现状、产业发展方向、招商计划及重点企业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等,绘制出三大产业集群9张产业链图谱和三大产业集群园区分布图,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集群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刘秋平介绍,截至7月30日,根据《清单》梳理出的30项任务已全面展开实施。

目前,一些阶段性成果已经显现:

我市已面向年销售500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苏科贷”7700万元;滨江工业园区、高永化工集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编印了2020年工业“113工程”重点项目计划,征集资金需求项目94个、融资需求57.97亿元,已与各商业银行对接帮助31家企业落实授信34.62亿元;遴选129项优质项目编制技术创新导向计划,其中125项成功获批列入省级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

另外,我市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质增效,将“三重大”报告情况列入标准化评审项目,今年以来,全市各企业主动报告重大风险400余项、重大隐患26项、重大事项39项。

“我们还联合连云港与无锡,组织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参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同时积极参与船舶产业集群国家竞赛。”刘秋平透露,“我市参加的这两大集群竞赛,均双双进入全国前两名并成功入围决赛。”

接下来,我市还将实施一揽子对策举措,推动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生更强更大的“集聚之能”。比如政策措施将更加精准地为三大产业集群“撑腰”,重点支持医药产业一类新药、三类新型医疗器械等创新成果产业化,高端装备首台(套)研发及“两高”船型的产业化,化工产业的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改造及材料首批次保险奖励等;全力实施“龙头企业培强”“标杆企业引领”“问题企业整改”三大行动,助力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出贡献率明显提升;构建“线上+线下”服务机制,确保三大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并将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选派企业服务专员收集企业需求或诉求,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实完善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为市(区)、园区产业发展、招商行动提供方向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