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闻名的“基建狂魔”,我国在基础建设上的成就早已超过了欧美各国,特别是在桥梁建设上更是可以说“弯道超车”。无论是胶州湾跨海大桥还是港珠澳跨海大桥,无不是世界顶尖级别。但是,你们知道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在哪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就是早在宋朝时修建的洛阳桥,经历了961年的岁月系列。与卢沟桥、广济桥、赵州桥并称是中国的四大古桥。但是其中只有洛阳桥是建在海上的,另外三个都是建在河上的。大家往往都会误会洛阳桥在洛阳,可是洛阳哪来的海呢?确实,这座桥名为“洛阳桥”,但其实建在福建泉州。造成这样的误会这又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洛阳桥修建的历史背景,曾经由于战乱的纷扰,当时中原地区许多百姓被迫迁移到了福建,广东等地定居发展。而这些迁移到这里的百姓,由于对故乡有着非常多的思念,加上当时这座桥建在洛阳江上,因此,叫洛阳桥也就顺其自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阳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洛阳桥的具体位置在洛阳江的入海口之处,两岸分别是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两个城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洛阳桥全长834米、宽为7米。当然,我们今天看到的洛阳桥已经是维修多次后的样子,其中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在1996年,算下来距今还不到30年。宽阔的洛阳桥面,延续了千年前的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说的是,如今的洛阳桥不仅是当地一处重要的交通通道,同时也成为了当地一处非常具有特点的旅游景点,虽然经过了多次的修建,但是走在洛阳桥上,依然能够感受他历经千年的历史沧桑。同时也能感受到在那个没有大型机械设备,也没有发达的基建技术背景下,在水深浪大的入海口,修建这样一座跨海大桥的难度不亚于今天的港珠澳大桥。古人造桥时面临的困难与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洛阳江的入海口处水面很宽,这样为了减小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当时的修建者采用了一种筏形的桥墩设计。减少海水、江水对桥基的冲击。这一种“筏形基础法”直到近代才被西方的桥梁设计师所认识,可以说我们一千多年前掌握的桥梁技术,直到一两百年前西方国家才学会、掌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阳桥同时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它的桥墩固定方式是世界上首个运用生物学的案例,使用了种植牡蛎法。古人在桥墩的位置养殖了许多的牡蛎,让它们粘连在一起,这样就起到了一种固定桥梁的作用,效果也十分的显著。因为牡蛎有两个壳,一个附在岩礁上或与其它牡蛎互相胶结,另一个保护自己,且这种生物在吸附到桥基上后还会分泌出一种胶汁渗透到石缝当中。蔡襄利用牡蛎的这种特性,给洛阳桥的桥基“穿上”了一件脱不掉的“保护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洛阳桥经历近千年风雨,却能依旧保持屹立不倒。古人的智慧,在现代化设备普及的今天依旧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