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峰

中国传媒大学日前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出台招生考试、导师评聘、质量监控等多方面的措施。其中,“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一条,引起舆论的普遍关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财经大学便率先实行硕士学位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发表学术论文才能获得学位。之后,不少科研单位和高校相继效仿,特别是高校,往往以论文发表数量来考察学术水平,导致论文成了“硬通货”“硬指标”。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没有对学术论文作要求,因此,这是各大高校的“自选动作”。

“挂钩”式的评价标准,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也展示出了不合时宜的一面:一方面,学科评价标准不尽相同,统一规定发论文,似有“一刀切”之嫌。比如,基础学科发论文很有必要,但是应用学科可能表现为专利、报告等形式,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标尺;另一方面,“挂钩”也催逼出许多学术不端行为,个别研究生在毕业答辩前夕突击发表论文,为了毕业,甚至不择手段地进行论文剽窃、数据造假,以图蒙混过关混文凭。

更重要的是,关注论文数量大于论文质量,还会造成急功近利的不良学术风气。真正“做课题”的人,一旦瞄准了重要领域,慢研究、深研究方能出成果。而“作文章”的人,为了快速毕业,会选择短平快课题、大众化期刊,一旦遇到问题还会转向。因此,这种倾向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人才发展规律,不利于科技创新活动。近几年全国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出,论文数量代表不了培养质量,应该“取消对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反对声固然响亮,但为“挂钩”辩护的人也不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旦取消论文要求,研究生培养质量岂不是更难保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立新规、明标准。这次中国传媒大学的规定中,有若干条与此相关:比如要求建立基本文献阅读制度,并对学生进行考试,3次不及格终止培养或实施分流;又如增加答辩难度,建立覆盖所有专业、各层次的论文查重抽检制度等……这些措施比较合理,期待它们能发挥作用。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必须着眼于研究生培养质量,聚焦于培养过程,而不是发一两篇文章了事。各大高校应该分类制宜,调整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要求,鼓励学生多搞真正意义上的、有创新的科研,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