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艺术的发展之路上,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满天神佛、皇室贵胄,再不济也是掏得起赞助的中产阶级,而真正构成大众主体的农民却少有人关注,仿佛他们没有喜怒哀乐、没有悲欢离合一般。这种情况即便是到了19世纪依旧难有改变,法国美术界,被称为仅仅以数百个有钱的艺术爱好者与画家的绘画作品就象征了法国是“快乐自由的国度”。

直至米勒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出身于农民家庭,而以农民的眼睛来看这世界的艺术家,他的画就像一面镜子般,真实的反映出19世纪法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图像记忆,他歌颂那些平凡而卑微的农民,他的手法像农民一般简单质朴,但却在默默无闻中流露出崇高庄严的美感。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一位真正的农民,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 《晚钟》1857–59(局部)

米勒出生于1814年,法国诺曼底瑟堡附近的一个小山村中。他的父亲是一位农民,叔父是一位神父,全然一副贫寒的农民景象。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相较而言,金钱与权势之外方才是真挚的情感。他自幼面对广袤的原野和乡村浓厚的民风气息,即便是在他成名后,他也时常回忆起这里鸡鸭的吵闹声、磨坊的机器声和教堂的钟声,农作间的游戏、伴随着孩子成长的鬼故事,那劳作而纯真的年代令他永难忘怀。而乡间耕作的回忆,也成为他未来描绘的图景。他从小便与家人集体参加农作,在田间除草、播种、犁地,各种各样的农活他都很在行,这些经验成为他未来创作最真实的素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 《捉鸟的夜晚》187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收获马铃薯》1855

可是贫寒的家庭如何能让米勒走上艺术之路?作为家中的长子,繁重的农活,残酷的生存压力令他难以离开家庭,从小便在耕作间隙画画的他已展现出绘画的天赋,这也被他父亲所发觉。直到米勒20岁那年,父亲才送他去一位农民艺术家那里学习,随后他的父亲去世,米勒为了照顾家业差点放弃学业。但他的祖母的一席话,令法国多了一位大艺术家,她告诫他“必须接受上帝的旨意”继续学习。而后,他前往柯罗弟子的画室学习,并争取到被资助的机会前往巴黎。

23岁的米勒,带着对家庭深深的歉意,来到了19世纪奢华靡靡的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了农夫与大都市的第一次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自画小时候的家

但对于米勒而言,都市绝对不是一个能称之为舒适的选择。在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抑下,他加入了德拉卢什的画室,孤身一人在巴黎闯荡。面对着仅有的机会、热爱的事业,他学习十分刻苦,在大量临摹古代画家的习作后,离开画室还在坚持去图书馆研习达芬奇、丢勒、普桑等人的作品。1841年11月,他第一次结婚,但新娘很快就病逝了。1845年,他终于碰到了一生的伴侣卡特琳娜,并与之结婚。在此后的岁月里,无论贫寒与病痛,她始终坚定地支持米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簸谷者》

在米勒倍感痛苦的停留在巴黎之际,1848年波及欧洲的革命浪潮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场革命令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劳动人民,却也使得米勒有生以来第一次向公众展出了农民题材的作品《簸谷者》,以此画被政府收购,从而获得500法郎,稍解燃眉之急。在此之前,他的全家常常是三餐难继,面包店拒绝再售给他面包,甚至有商人到法院控诉讨债。乃至1853年时,他的口袋只剩下两个法郎,他在信中反复说道:“怎么办呢?没有钱付房租,而重要的是让小孩吃饱。”画《晚钟》的1859年冬天,他写道:“我们只剩下两三天的柴,而妻子下个月就要分娩,我已一贫如洗,走投无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疾病也没有放过这个坎坷的人,1848年因精神错乱卧床一个月,身无分文。1959年他几乎瞎了眼,吐了血。一天当他身上再没有半文钱时,朋友带来了政府发给的生活救济金,当时米勒呆坐在破屋中说到“谢谢,你来的刚好,我们已经有两天没有吃过任何东西,幸好孩子们还有今天的食物,不然一定会挨饿"。而后叫起妻子:“天气好冷,我出去买些木柴。”便无下文。显然如他所说,在他看来贫穷与苦难不过是艺术家自我增强表现力的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革命失败,他对政治的厌恶达到了极点,彼时的巴黎充斥着战争的悲惨与恐怖统治,黑死病肆虐,依靠着《簸谷者》出售的五百法郎,他决定离开巴黎,前往当时法国画家聚集的巴比松村定居。1848年前他还曾画过时人热衷的裸体、宗教题材以求谋生。但在离开巴黎后,他开始坚定自己农民画家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拾穗者》

定居后,他认为自己的身份就是一名农夫,而时常劳作在田埂间。劳作之余,他又以艺术家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人们,对农民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了深沉的爱。他会在原野中长时间的沉思、观察,而后顺手把他们都概括为速写,成为素材带回画室创作。比如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拾穗者》,画面中的三位妇女如同三座庄严的纪念碑,以往洛可可艺术那些蜂腰细腿、打扮入时的女性相比,这显然才是人类最本真的美感——勤劳、谦卑、忠诚、善良,这是任何装饰华丽的外表都无法装点出来的。米勒的美学,就是这在这些所谓精英群体看来粗陋卑微的农妇身上,找到最纯净无暇的美,因而被评论家称为平民的“命运女神”。“我生来粗鲁,不善于奉承,无法接受巴黎创作的客厅艺术,我生为农夫,死了也是农夫,一生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从来不想离开半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 《倚锄的人》

生活上的窘迫,直至1860年与一位画商签订三年购画合约方有所缓解,在不用为经济上的事情烦恼后,这段短暂的时间他的作品大都以平和的反应生活常态的内容为主,如《喂食》、《提桶的妇女》等,而《倚锄的人》成为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他将劳动中最艰辛、最为痛苦的形态直接推向观众面前,使得观者感同身受,仿佛同在被烈日炙烤而为了生存又不能屈服自然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 《喂食》1872年

这也更像是他的自画像,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法国画坛备受争议,当米勒用真实的近乎残酷的画面,将巴黎人从粉饰太平的理想化田园牧歌中脱离出来时,争议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愿意描绘这些粗鲁肮脏的乡下生活。米勒也回应了这些评论和非议,当他目睹农民穷途末路、汗流浃背却依然无法维持生计时,他心里自然而然产生了十分单纯的怜悯和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说我否定了田园的魅惑,其实我已在那里发现了比魅惑更为壮丽的无限美"耶稣曾经一边看着小花一边说:我告诉你们,就连充满了荣华的所罗门王,他的王袍上也装饰有一朵这种小花"我在田园里看见蒲公英的反光;在遥远的地平线的那一方,看见光耀闪烁的云间的太阳,还有在全是岩石的土地上,从早晨就发出工人喘气的声音"批评我的人也许都有教养而又风趣,然而我却不能同意他们的看法,因为我这一生除了乡村田野,没有看见过别的,所以我只能尽量说出我在田野工作时所见到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米勒另一幅代表作《晚钟》里,秋阳刚刚落下,远处的教堂刚刚发出晚祷的钟声,辽阔的田野一望无际,正是余晖散尽、暮色苍茫之时,田野里那一对辛勤劳作的农民夫妇正准备踏上归途,缓慢悦耳的钟声穿过空气,越过大地来到了这对夫妇耳中,他们立刻放下工作、放下赖以生存的锄头、篮子,男的脱下帽子,女的低手合十,虔诚祈祷。他们仿佛是欧洲千百年农民的代言人,无论光景如何、无论皇帝谁做,始终心平气和、顺天安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曼·罗兰在所著的《米勒传》指出:“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

随着米勒的不断创作,越来越多的法国知识分子开始被他的作品所吸引,但是秉持着官方话语权的学院派沙龙一次次拒绝他的作品。直至1867年巴黎博览会上方才获得第一次承认,他的晚年生活依旧十分拮据,物质匮乏。有时几副作品仅仅为了换一双小孩子的鞋。讽刺的是,他死后,法国政府为了购回《晚钟》一画,花了近80多万法郎。

天才与苦难仿佛是一对双子星,永远相伴相生。1875年12月22日,画家在巴比松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的《播种者》与梵高的《播种者》

与他同时代,还有一位天才在现实中沉沦,他强烈的崇拜着米勒,这位同样来自社会底层的艺术家与米勒有着相同的出身,相同的追求。他便是文森特·梵高。而米勒的这句话亦是梵高最好的形容词,他写道:“艺术并不是消遣,而是斗争,是把人碾得粉身碎骨,我不是哲学家,我不逃避痛苦,不要有约束的禁欲与戒除的信条,痛苦是艺术家表现力的强壮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