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消费者协会5日发布了《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把上半年消费者遇到的投诉热点作了系统梳理,也提醒消费者下半年要避开这些“坑”。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61522件,平均每天都接到3000多起投诉。其中解决437988件,投诉解决率78%。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占到近20%,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食品、医疗器械、汽车及零部件、服装、通讯类产品。

医疗器械类投诉激增

在诸多投诉中,医疗器械类投诉同比去年激增近40倍,有关卫生、清洁用品也首次进入商品投诉前十位。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诸多影响,导致医疗卫生领域部分产品投诉突出。

疫情期间,卫生清洁用品、医疗器械成为刚需,需求量大。部分经营者趁机哄抬物价、以次充好,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成为消费舆情和投诉焦点,其中医疗器械类投诉同比激增3948.1%,卫生、清洁用品同比增加147.4%。

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部分不法商家哄抬物价,甚至同批次产品短期内连续涨价。

二是商家虚假宣传,以防疫为噱头,夸大或虚假宣传普通口罩的防护功效,或者以普通一次性口罩冒充医用口罩。

三是防疫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经营者以次充好,销售假货、“三无”产品。

四是发货超时问题。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快递未完全恢复运营,导致商家发货慢,另一方面部分商家存在恶意砍单。例如,消费者在某网购平台购买口罩付款后,商家无法供货,引发群体性投诉。

餐饮旅游等合同纠纷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在交通运输、旅游、餐饮服务三个领域的投诉也都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增幅分别高达519.4%,210.9%,172.5%。

在交通运输服务中,航空机票类投诉比较突出。消费者因疫情影响而被迫退订,商家不全额退款,甚至收取高额手续费;部分经营者故意拖延退款进度,消费者多次催问,经营者仍然拖延时间;国外航空公司退改政策由退款变成退代金券,甚至拒退票款。

网络购物投诉问题多发

疫情期间,网络购物受到消费者青睐,但也引发了较多消费纠纷。

一些网购商品质量低劣,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有网购打蛋器有漏电现象,“三无”产品频现。

合同违约也花样频出。如产品与宣传、承诺不符,缺斤少两,不能按时发货,经营者单方砍单等。

此外,部分电商平台在线客服不能及时跟进处理,特别是传统线下超市的APP,线上线下脱节,运营准备及管理不足,也成为投诉的重点。疫情期间部分“无接触配送”,因缺乏保温措施,导致生鲜、外卖变质。

配送不规范也是网购的“坑”。部分快递员未征求消费者同意,擅自将快件放在快递柜;快递柜收费高,有的还存在过时收费不封顶的情况。

在线视频、网络游戏投诉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宅”经济走红,在线视频和网络游戏成为网上消费的重要部分,消费者相关投诉也增加。

视频会员权益描述不准确,比如成了会员仍有广告,到期自动续费且取消流程复杂。

另外,直播打赏难监管,有些未成年人在诱导之下发生大额打赏情况,事后退款难,更有消费者反映部分直播平台、主播团队工作人员涉嫌假扮粉丝“怂恿”游客给主播“打赏”。

网络游戏也是投诉重灾区。比如服务协议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产品宣传和游戏中的实际效果不符;未落实未成年人登录、充值等限制要求,未成年人大额充值退款难;部分游戏产品抽奖实际概率不明,有的游戏公司与智能手机企业相互推诿损害消费者权益等。

在线培训服务乱象频现

受疫情影响,教育培训类投诉增加。

部分在线培训机构存在售前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现象。比如,虚假宣称合作办学、虚假承诺保过,对参加培训人员参加考试报名资格弄虚作假等。

在培训协议中排除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或者免除自身责任。更有一些培训机构诱导消费者办理“套路贷”支付培训费用,消费者因培训质量问题要求退款时,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消费者仍要还贷,且利息很高。

分析来上半年的投诉热点,很大一部分是“宅”经济引发的消费投诉。

当前,互联网经济衍生出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经营业态,比如直播购物、网络游戏、视频服务等,这些新的商业模式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相关经营者也在法律、监管的边缘不断试探。

面对这些“坑”,中消协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强新问题研究,尽快出台相关规范,聚焦新业态,守住维权底线,保障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在投诉较多的领域消费时,也要谨慎选择。

来自:国是直通车

作者:王庆凯

编辑:陈昊星

责编: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