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不该杀的两员大将,无论谁活下来,蜀汉都有机会统一三国

诸葛亮的一生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描述,诸葛亮早年就在隆中隐居,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之后,协助刘备夺取荆州,在赤壁之战中更是团结东吴孙权以少胜多战胜曹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自己更是事必躬亲,先后五次北伐中原,为恢复汉室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但是诸葛亮如果为了大局考虑没有杀这么两位大将,无论哪一个活下来,刘备集团都有可能取得北伐战争的成功,也许三国的历史会被重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位最不该杀的将领就是刘封。

第一位最不该杀的将领就是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武艺高强,气力过人。早年跟随赵云,张飞扫荡西川。之后又统领孟达的军队攻取上庸,为刘备集团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刘备信任。但是刘封这个人如果说领兵作战是一把好手,但是要说做官,他绝对是一个欺凌同僚、昏招百出的为官者。刘备收取这个义子的时候,汉怀帝刘禅还未出生,但是即使是在刘禅出生后,刘备对待刘封依旧是很关爱,刘备在攻取益州时更是让刘封和赵云,张飞等人一同前去,在他出色的领兵作战的能力下,数次取得战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了刘备的很大的器重,也得到了刘备的信任。

比如在建安二十四年,在刘备夺取汉中之后,命令孟达率军北上攻取房陵,与此同时命令刘封率领孟达的部队参加战斗,并且让他与孟达汇合于上庸,刘备能够有如此器重足刘封,表明刘备把刘封当自己的亲生骨肉培养,刘封也没有让刘备失望,将自己的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功之后接二连三的犯错

成功之后接二连三的犯错

但是也是在同一年,关羽北伐曹魏,围攻襄樊兵力不足,项羽多次让刘封,孟达二人前来帮忙,但是这两人出于自身原因不愿意帮忙。这两个人不只是违抗命令,而且是接二连三的违抗命令,由于他们不来帮忙导致的间接结果,就拿关羽乃至荆州方面的溃败这种后果他们俩就无法承担,罪以至死。就算由于自己违抗命令导致失败,在蜀国当时缺乏人才的时代,他们俩承认错误,接受惩罚的话,应该可以将功补过,顶多罪大恶极但是不至于斩首。但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封开始欺压同僚,最后逼着心怀戒惧的孟达带领本部人马投降曹魏、先前归降且遣家人入质的敌将也再度叛变、局面很难收拾,导致汉中东三郡亦得而复失,由于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由于刘封欺压导致孟达叛逃这个锅刘封背定了。

刘封的这种结局无非是咎由自取,自己作死自己,不仅不救关羽,接二连三抗命,挤兑同僚让他叛逃,造成了很大的过错,但是刘封到死都没有因为孟达背叛刘备,这种忠诚值得肯定,因为他相信,这个叫了二十几年的义父不会要他性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非死不可,杀死他的决定权就是刘备,刘备也很悲伤对于他的死,但是他不得不死,最后刘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最不该杀的人就是马谡

第二个最不该杀的人就是马谡

诸葛亮最大的问题就是用人上有很大的问题,马谡这个人特别有才,尤其是在军事上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受到了诸葛亮的喜爱。刘备在去世前就对诸葛亮提出过忠告:"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是诸葛亮不听劝告继续任用马谡为参军,据说诸葛亮与马谡经常聊军事聊到深夜,共同探讨军事问题,两个人很投机。

事实上马谡的军事才能确实出色,比如在平定南方的时候,诸葛亮就询问马谡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平定叛乱。马谡说:南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叛乱经常发生,如果今天用武力解决,他们明天还会叛乱,因为他们不服我们使用武力将他们制服,目前我们正在准备一举进攻曹魏,没有多余的兵力平定叛乱,他们一定会觉得我们内部空虚,所以一定会更快更强烈的叛乱。但是如果我们将他们一举歼灭来达到目的,南方的民众一定会不满意而且这件事情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办到的。我们必须以攻心为上策,攻打城池为下策,这样才能让他们打心底上臣服我们。于是诸葛亮采取了马谡的建议,释放了孟获,使南方的民众彻底的归服,再也没有叛乱。

不仅如此马谡还帮助诸葛亮离间司马懿和魏国的关系,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马谡同样具有一个特别大的缺点就是缺乏实战经验,纸上谈兵,如果当一位谋士肯定很出色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深得诸葛亮喜爱的人却当起了先锋,也这样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缺乏经验导致断送性命

缺乏经验导致断送性命

228年诸葛亮北伐祁山,和多人都建议魏延,吴壹当先锋。但是而诸葛亮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这样安排其实是诸葛亮特别欣赏马谡,虽然大家都不相信马谡可以担任这个先锋,但是诸葛亮就是想让马谡有这个机会可以改变大家对他的看法但是这次确实是诸葛亮高看了马谡。马谡自以为是的放弃水源违背诸葛亮的命令将营地建在了南山上,导致部队混乱,缺乏水源,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却不采纳他的计谋。直接的后果就是敌军断了他的水源以及取水道路,而且他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导致失败。马谡的士兵战败后纷纷逃散,马谡也是逃回了汉中。马谡罪以至死,但是诸葛亮特别喜欢马谡,在诸葛亮内心其实并不想杀马谡。从蜀国全局看,诸葛亮其实不应该斩马谡,因为当时蜀国特别缺少人才,完全可以让他将功补过,但是诸葛亮要依法治国,这次作战主要负责人是马谡过错足以致死,为了稳定军心马谡不得不死,诸葛亮自己也自贬三级,这就有了三国演义中的"挥泪斩马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诸葛亮没有劝刘备杀刘封,那么就能依靠刘封保住上庸的军心,北伐应该会轻松不少,或许会成功,如果诸葛亮没有挥泪斩马谡,而是降低职位,将功补过,那么马谡的军事才能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马谡虽然犯错但是只是没有足够的实战经验,如果加以培养一定能够进一步成长, 但是如果就是如果,历史始终就是历史,我们只能进行猜想,诸葛亮杀他们肯定是有没有办法的,但是从大局来看如果没有杀这两位大将,那么北伐战争有很大的可能会成功,三国也很有可能会改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