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大半生都在还还漂泊,几经沉浮。苏轼被贬黄州,虽然生活拮据窘迫,但亲事躬耕,自号曰“东坡居士”,自得其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在世,似乎没有什么事能让苏轼落入悲伤的情绪之中。元丰七年,苏轼结束了在黄州五年的贬谪,转徙至汝州。

途中过扬州平山堂,这是他与恩师欧阳修早年欢聚一堂的地方,然而此时距苏轼拜谒恩师欧阳修已十年之久,恩师已驾鹤西去离开人世。

平山堂上还遗留着恩师当年的亲笔题诗,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感慨万千,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心情,含泪题下一首《西江月·平山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词如下: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阙,“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苏轼以短短两句概括尽了自己的半生经历。

至今为止,苏轼曾三过平山堂,正是恩师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回首这三次游历,第一次是苏轼正经历父丧的时候,正要去杭州任通判,重新开始仕途。三年后,苏轼第二次游历此地,由杭州转任密州太守

第三次经过此地便是此时,元丰七年,他题下这首词。遥想十三年前的自己尚志得意满,风华正茂,还和弟弟子由一同去拜访恩师,欢聚一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离开黄州时,已经四十七岁,年近半百,如果不是途经此地,苏轼或许不会发现,自己的半生竟然就在这“弹指”之间悄然逝去了,时间之白驹过隙令人无法捉摸。

“十年不见老仙翁”。这十三年时间里,苏轼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从一个名满天下的士大夫,一落成为阶下囚,如今辗转黄、常州,谁知道未来命运又将落在何处?

可惜,“昔人已乘黄鹤去”,空留下如“龙蛇飞动”的手迹供人瞻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阕“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一句,着重抒发对欧阳修的缅怀之情,直接化用欧阳修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苏轼在此中称欧阳修为文章太守,文章太守既是要做得一手好文章,也要有经世致用之才,不然纸上空谈,误国误民。词的上阕还称欧阳修为“老仙翁”,足可见苏轼对欧阳修的尊崇。

“仍歌杨柳春风”,指欧阳修的词作仍在为人传唱。斯人已去,观斯人之手迹,笔走龙蛇,赏斯人手植之杨柳,拂动春风,文士风流,令人景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末句“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是全词的点睛之句,在缅怀之外又多了一层自我反省之意。

十三年前,苏轼苏辙二人前往颍州拜访欧阳修,师生三人,畅游西湖,苏轼作《陪欧阳公燕西湖》。

那时的欧阳修精神矍铄,苏轼也十分高兴,还能“插花起舞为公寿”,欧阳修也自信能活到百岁。只是,在这场宴饮后的一年,欧阳修就逝世了。如今物是人非,十年前的欢愉,如梦一场,似有还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已经四十七岁了,兜兜转转仿佛又回到了起点没有前进。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想象和周瑜一般建功立业,然而前半生很快就过去了,却还是一事无成。自己浮沉无常的半生,岂不像人做了一场黄粱梦之后,现实依旧,没有丝毫改变吗?

题完这首词,苏轼顿觉人生如梦。尤其是最后两句,一直流传至今!在他的一生中,真正能够与自己交心的人少之又少,恩师欧阳修更是此生难得的知己!

欧阳修六十五岁时选择提前致仕,以实现自己“老余此五物之中”人生理想。这么一看,似乎欧阳修也是个为物所累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修确实是个有道的人,苏轼比自己的老师更进了一层。

在苏轼心中,名利是拘束,富贵是拘束,甚至时间亦是拘束。“世事一场大梦”,只有超脱于外物和时间的限制,把自己也视为“物”的一种,跳出了狭隘的主客观念,方能消解世上无意义的争斗,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一双可以提前看破命运走向的慧眼,大部分人都只是在命运的裹挟下走完人生的道路。这首词,也暗含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本《苏轼词传》,总结了苏轼的生平与诗词佳作,原词加注解,并介绍每首词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是文学与历史的完美结合。

在人生的戏剧里,最富有智慧与最精明的伶人,对于下一幕的大事如何,也是茫然无知的。我们如今看苏东坡,就像在看一场已经完成的舞台剧,似乎他的少年得意,中年失意,晚年豁达好似顺理成章。

但如果我们回到苏轼身边,以他的视角站在命运的路口,道路又该如何选择呢?苏轼是真正的勇士,他的勇敢在于看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完《苏轼词传》,你会对苏东坡更多一分了解,除此之外,这套书中还有《辛弃疾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