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浙江省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高考满分作文在网上传开了,短时间内成为了大家争论的话题,争论者很自然地分成了两个方阵。

一方觉得矫揉造作,不真诚,不少朋友看到的第一反应是:这难道不是自动文章生成器生成的吗?还有的朋友在看过文章后,第一印象是读不懂,读第一遍的时候看不懂这篇作文,读第二遍的时候也看不懂,继而怀疑是不是自己智商有问题,根本看不懂满分作文是啥样的。

一方觉得写得非常好,有底蕴和文采。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陈建新教授给出回应,称这篇考场作文“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浙江高考的那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如果还没看过,可以试着读一读。

我读完这篇文章先是一头雾水,深感自己文化知识储备太少,又翻阅了些资料才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大概的翻译成白话文,如有不周希望大家别介意:“现在的人见识更广阔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了。人们追求一些无法实现的理想,又不从实际出发,这样最终会害了自己,这样很不好。做人要一手抓思想一手抓实际。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内心阳光;既要温洒脱,又要超越世俗;与此同时,还不露出傲慢与偏见。”

我肯定是不喜欢这类文章的,在我眼里的好文章都是言简意赅的,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不用晦涩难懂的词,而是一语中的,让你感觉说得那么直白,又是那么精准。

我还是被这文章震撼到了。满分作文可以这样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篇连标点一共一千字的文章里,作者提到了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尼采、陈年喜、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等近十名作家/哲学家的名字,并且引用了他们的名言或者哲学概念。将他们罗列起来,没有任何前后的铺垫和转接。除非你是一位研究哲学史的教授,否则普通人是不可能同时熟知这么多哲学家和他们的观点的,所以作为普通人的你看不懂是正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文章终极目的是什么?

让读者明白你到底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无论采用比喻也好,引用名人名言也罢,都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明白你的中心思想,而不是向读者炫耀。

考生刻意地把可以通俗表达的词语,全部换成佶屈聱牙的词汇。

还要把一个简单的中心思想,换成各种哲学家的名言警句。

比如原文中:“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

这段,他把“诚然”换成了“洵”(xun)。

把“窥见”换成“觇”(chān)。(但其实这里一觇用得有问题)

然后偏(pian)狭是他写错字了,因为应该是褊(bian)狭。

文章从头到尾,句子和句子之间衔接不上,行文干涩。

就好像作者不是为了写文章在用这个句子和词汇,而是为了能用上这些词汇和句子,才写这篇文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篇文章并不合格。

况且,从他写错别字,把生涩词搞错用法来看,他自己应该对这些词也没有非常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

我不得不承认,这样写文章,看起来很“高级”,像是一篇哲学性很强的论文,仔细看下来却漏洞百出。

我写上面那些话,不是质疑这位拿了作文满分的高考生。在高考的大前提下,只要能得高分,写出什么样的作文都不奇怪,没什么可以质疑的。

我质疑的是把这篇文章捧为瑰宝公布出来的浙江高考阅卷组。

当他们把这篇作文判为满分并且喜气洋洋地宣传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在给全社会发出一个错误的信号:“我们喜欢这样的作文。”

可能就会有大量学生试图去模仿这种佶屈聱牙文字的写作方式。试图在作文里硬生生的加入大量名人名言,抛出一个又一个难以理解却又不解释的学术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文章,看起来更像是什么呢?没错,更像是八股文。

八股文章以“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必须以圣人的口气说话,必须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大量引用,必须辞藻华丽,对格式也有要求。

事实上,现在我们大学里,就有大量以咬文嚼字为荣,以写别人看得懂的论文为耻的文科学士,如果逻辑上无法说服自己,就用别人的学术概念带过去。

宣传这样的满分作文是不可取的。不要给我们高考的作文束缚起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