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科提兹海,发生了神秘的鲑鱼失踪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渔民钓到的美洲大赤鱿

沿科提兹海往北200多公里的加州伯德加湾,是美国加州传统的具有百年历史的鲑鱼渔场,那里曾经是渔民和钓鱼爱好者的天堂,但现在他们钓上来的除了大赤鱿就是大赤鱿(美洲大赤鱿),几乎看不到一条鲑鱼。

与此同时,在北方美国的阿拉斯加及俄勒冈州的海滩上,人们也会经常发现被潮水冲上沙滩的北美大赤鱿尸体,随着更多的发现,人们意识到美洲大赤鱿入侵了北美西海岸。

美洲大赤鱿的入侵引起了墨西哥和美国科学家的注意,他们发现这种深海掠食者所到之处灾难淋漓,几乎是见到什么吃什么,它们不但食量大的惊人,而且生长速度快的就像充气的气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家推测仅在科提兹海方圆40公里区域,至少生活着数千万只大赤鱿,没有人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最终会去向哪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的入侵相对于当地的海洋生物链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灾难,同时也对于太平洋沿岸众多地方的生物链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接下来的问题不止是鲑鱼的失踪那么简单了,就连其它的海洋鱼类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有科学家将责任归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或人类的过度捕捞,但很快被海洋生物学家所否认,他们提出了严重的警告,指出:如果找不到抑制大赤鱿的有效办法,用不了多久地球的海洋就会被深海巨型鱿鱼所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美洲大赤鱿在科提兹海附近泛滥成灾,渔民想要捕捉它们却非常的困难,它们大多数时间躲在几百米深的深海,而且无法准确掌握它们的行踪。

那么美洲大赤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深海巨型鱿鱼?

跟大王酸浆鱿鱼的体型相比,美洲大赤鱿的个头尽管最大能长到1.5米,体重超过了45公斤,无法跟其相提并论,但入侵北美沿岸的大赤鱿在数量上却达到了天文数字的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王酸浆鱿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洲大赤鱿原本生活于南半球亚热带600米左右的深海,海洋生物学家一般很难追踪到它们的实际生活情形,通常它们会在夜间上浮浅海进行觅食,白天就下潜到了深海。

美洲大赤鱿觅食围猎的方式跟狼群一样,少则数百只多则数万只集体上浮围猎,它们在水里行动敏捷攻击力强悍,游动的速度可达25公里/小时,它们的猎物非常广泛且食量惊人,就算是遇到鲨鱼一样会被它们围攻,它们的牙齿有着超过了1000磅的惊人咬合力。

科学家的介入调查能否解开大赤鱿的入侵之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潮水卷上岸的大赤鱿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科学家介入调查,开始寻找大赤鱿的踪迹

2010年3月17日,海洋生物学家史蒂夫.布莱尔和探险家史考特.卡塞尔及水下摄影师理查德.泰斯等人,对大赤鱿重灾区的科提兹海展开了科考调查。

史蒂夫团队的调查目标是了解大赤鱿的食物范围、食物需求量、生活行为习性及生理机制等问题,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或许才能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找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赤鱿的牙齿

在水下要想追踪到大赤鱿的踪影谈何容易,潜水员要想进入它们当中拍摄影片和调查更不容易,北美大赤鱿人称"红色恶魔"或"深海巨妖",在水下对潜水员构成致命的威胁,它们会群体攻击潜水员,用8条爪子缠住人体,爪子上的吸盘将人体牢牢吸住,最后伸出牙齿撕咬。对于潜水员来说普通的潜水服根本挡不住它们的攻击,史蒂夫团队在潜水服外层加装了一层不锈钢丝网的防鲨鱼外衣。

在科提兹海沿岸,曾经发现被潮水卷上岸的大赤鱿尸体蔓延数百公里,海岸线一度成为了鸟类及食腐类动物的盛大宴会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锈钢丝网潜水衣

科考队从墨西哥巴哈(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科提兹海附近开始着手调查,首先他们要沿着海岸线寻找大赤鱿的蛛丝马迹,虽然这些生物已经泛滥成灾了,但不意味着就很容易寻找到它们,因为它们生活习性的缘故,白天在浅海附近根本看不到它们的踪迹。

在走访了多处的海岸线地带之后,史蒂夫团队决定在一处传统鲑鱼渔场下水调查,要确定大赤鱿的群体,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下钩钓捕的方式,如果能钓到大赤鱿,则说明鱿鱼群出现了。

傍晚时分,史蒂夫钓起了一条约25磅重的大赤鱿,他们将鱿鱼放进一个有150加仑海水的塑料桶内,准备采用实验设备进行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赤鱿的牙齿(黄圈内)

既然钓到了大赤鱿,就不能丢失水下探险调查的机会,史考特和摄影师马上下水了,而史蒂夫待在船上,要做一个至关重要的实验,也就是加州渔场鲑鱼失踪问题,他准备将一条鲑鱼挂在绳子上,配合水下摄影师录像,验证大赤鱿到底吃不吃鲑鱼。

12点钟之后,史考特和摄影师在50多米深的水下开启了灯光对着鱼饵鲑鱼,然后查看寻找周围大赤鱿的踪影,史考特发现密密麻麻的大赤鱿聚集在灯光以外的地方,它们不敢进入灯光区围猎鲑鱼。

实验没有取得成功,但史考特有了重大的发现,他确定这片海域生活着数千万计的大赤鱿,尽管这些超级掠食者没有出现在他们的镜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船后史蒂夫分析,很可能是大赤鱿惧怕白色的光线,由于它们原本生活在黑暗的深海中,完全有理由不适应强烈的光线。

2 对大赤鱿进行溶氧测量试验后,科学家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在船上史蒂夫和史考特对钓上来的大赤鱿进行了溶氧测量试验,溶氧测量试验是间接检验动物新陈代谢能力的测试,将溶氧仪连接在装有150加仑海水的容器中,查看海水中的氧消耗程度和速度。如果氧消耗量越大速度越快,则证明大赤鱿的新陈代谢机能就越强,新陈代谢机能越强就证明它们的进食量越频繁食量越大。

仅仅2分钟后,150加仑的海水中所含的氧气量就下降了25%,这个氧气消耗速度让人极度吃惊,就算是一条几百公斤的鲨鱼也没有这么快的消耗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溶氧试验

这应该也是为什么鱿鱼离开水面很快就死掉的原因。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计算,史蒂夫推算出大赤鱿每天的进食次数和食量,通常情况下大赤鱿每次进食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15%,每天至少会进食4次,而美洲大赤鱿的寿命在1-2年,按照这个保有量计算,大赤鱿这一生就能消耗约2.1万磅的肉。

单个数字还不算惊人,如果大赤鱿的数量达到了亿万级别,可想而知整个美洲沿岸的海洋生物链系统会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溶氧试验

实验证明,大赤鱿高效的氧气消耗量和极快的消耗速度,说明它的食量和进食频率之高超越了大多数海洋动物,它们大规模的入侵陌生地,失去天敌的约束,加上对环境有着超高的适应能力,通常在饥不择食的状态下围猎各类海洋生物,就会给入侵地带来了灭顶之灾。

3 窥探大赤鱿的内脏结构

溶氧试验结束后,史蒂夫和史考特将一个价值数万元的内窥镜探头送进了大赤鱿的体内,此时大赤鱿的颜色由赤红色变成了白色,但没有进入发怒喷发墨汁的阶段。

内窥镜探头可以在大赤鱿体内拍摄它的内脏,了解它的内脏结构和状态。史蒂夫巧妙地操控探头,从头和身子之间的鳃部插进去,沿着体腔往里探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只成年性成熟的雌性大赤鱿,首先进入视频画面的是大赤鱿巨大体腔壁和卵巢壁,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的卵巢呈梭子状,在鱼雷状的体腔里,卵巢占据了至少50%的空间,其它50%空间则是它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卵巢里面的卵子多到让人怀疑人生,更让人瞠目的是,这样的卵巢居然有2个,左右对称性分布,夹在2个卵巢中间的是它的消化系统,最里面靠近尾部的是它的3个呈品字状排列的心脏,2侧的2个心脏专门为鳃部供应血液和氧气,中间的一个专门为全身供应血液及氧气。

3个心脏在体内有节奏的跳动着,支撑起大赤鱿对氧气高消耗量的生理需求,如此奇特的器官构成简直超越了人类的想像,如果不是科学家在现场做实验,就很容易让人觉得它们是一种外星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赤鱿的3个心脏

大赤鱿的血液循环系统非常的发达,这足以支撑起它们能尽快适应各种新环境的迫切需求,这就充分说明了它们很快就适应了热带及温带水域环境,为了争夺食物资源它们可以频繁地迁徙栖息地,对其它地方构成了巨大的影响能力。

史蒂夫估计,大赤鱿的卵子数量,很可能会超过100万个,如此巨大的繁殖能力让人极度的惊叹,如果没有天敌的话,这些超级掠食者令人恐怖的程度可想而知。

鲑鱼的神秘失踪到底是不是跟大赤鱿的入侵有直接关联呢?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开,就是大赤鱿会不会猎食鲑鱼,之前史蒂夫团队在水下使用了白色灯光,让实验没有得以成功,接下来史蒂夫打算采用红色光实验鲑鱼诱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鲑鱼实验(红光下)

为了在水下拍摄到大赤鱿围猎鲑鱼的证据,科考队决定替换成红色光照明,红色的波长比起白光要长很多,很容易被海水微光层中的深蓝色所吸收,通常大多数深海生物都对红光不敏感,或者它们根本看不到红色光谱,大赤鱿也具备这一特征。

果不其然,鱼饵下去10秒不到,史考特在水下就遭受到了大赤鱿群体的攻击,有十几只鱿鱼将他缠住,而鲑鱼鱼饵被一群大赤鱿给疯抢,最后连个渣滓都没剩下,速度之快让人始料未及。史考特和摄影师理查德多亏了钢丝网的潜水服保护,身体部位才免受伤害,但脖子和脸部则被大赤鱿的触角给划伤。

为了摆脱大赤鱿的攻击,史考特不得不打开了白色灯光,才脱离了自身的生命危险,他们失魂落魄地回到船上,对于在水底遭受到的攻击,他们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水员和大赤鱿

大赤鱿太多了,多到让他们怀疑自己的眼睛有问题,可以试想,一个人在深水里受到无数个体型跟人差不多长的凶猛动物的攻击,心理阴影究竟有多大!

3月20日夜里3点钟,史蒂夫团队再次进行了鲑鱼鱼饵实验,以求进一步证明大赤鱿的掠食范围,到底是不是那种饥不择食的方式,不过这次没有潜水员下水,而是在鱼饵上面加装了可以跟船上同步视频画面的摄像机。

这次实验史蒂夫团队放下了十几条鲑鱼鱼饵,带摄像机的鱼饵传回来视频,鱼饵下去还没有5秒钟时间,就有十几条大赤鱿突然出现,它们进行了一场残暴的豪抢横夺,一分钟不到鲑鱼就被撕成碎片不见了踪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水员和大赤鱿

其它十几条鲑鱼诱饵也一样,拉上来绳子后都不见了踪影,这说明大赤鱿对于陌生的食物没有选择的模式,而是见啥吃啥一律通杀,如此一来水产养殖场可就麻烦了,其它的鱼类养殖项目很快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大赤鱿的行为特征说明了什么?

最后一个调查项目就是观察了解大赤鱿的行为模式,包括在水中跟人类(脱离猎食条件下)互动的行为特征,史蒂夫团队制作了一个细密柔软的网箱,将捕获的大赤鱿放进网箱,然后跟人一起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赤鱿喷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中大赤鱿刚进入网箱时的行为非常粗狂,它每次逃跑撞击到网箱就会喷出墨汁,此行为应该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直到它体内的墨汁喷发完毕,才安静下来跟潜水员一起在水中友好互动,潜水员可以用手轻轻托起大赤鱿的身体,此时大赤鱿暂时失去了原有的攻击掠食本能。

在互动中史蒂夫得出结论,这种凶悍的深海生物不仅有着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还会用身体表皮的变色细胞改变颜色,试图跟人类交流或意为妥协,求得自己的生存机会。它们往往在掠食期间全身变成了赤红色,而在受到威胁无法脱离之时,就会变成了全身白色,意味着向威胁妥协或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考队的行程该告一段落了,以目前的科技力量,人类还无法完全追踪大赤鱿的行踪,由于它们有着超强的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以及飘忽不定的踪迹,人类要想将它们大规模的剿灭,其难度不亚于太空移民。

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深海巨兽可以肆无忌惮地入侵大陆沿岸的海域,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幸亏它们的寿命仅限于1-2年内,否则它们很有可能会吃光海洋里的大多数大型动物。

那么本该生活于深海的生物,为何会大举入侵美洲的海岸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赤鱿的嘴

至于它们为什么会大举入侵不同环境的陌生海域,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气候的异常改变了它们的生活环境,缺少食物资源的它们不得不大规模地去入侵别处适应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