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张泰来

近日,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与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关于《不胜任现职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不胜任工作人员池”,将素质能力较差,德、能、勤、绩、廉日常表现达不到现岗位要求或者不适宜现岗位工作的公务员纳入其中,一人一策,限定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学调训、实践锻炼。期满考核合格者安排合适岗位,不达标的区分处理,不接受安排者可以予以辞退。

公务员跟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个领域都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本领恐慌”,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新的变化,否则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很多公务员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他们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转变工作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起步晚、转变慢,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要求,在工作中力不从心。针对这样的情况,青岛市设立“不胜任工作人员池”的做法,可以说就是对这部分公务人员的一种保护和激励。

工作就像一场马拉松,一时跟不上,或者出现偏差,都是可以理解的,对“不胜任现职公务员”安排学习机会,制定学习计划,指定专人导师给予指导,目的就是给这些人提供一次中途“补给”的机会。只要认识到本领不足,愿意学习,就可以抓住机会,迅速赶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胜任工作人员池”给其中的每一个人提供了宝贵的“回炉”机会,体现了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不然的话,对暂时的“不胜任现职”动辄弃之不用,也是一种人才浪费。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的公务员队伍都存在着“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退”的问题,仿佛当了公务员门就端上了铁饭碗。由于缺少退出机制,“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不干一个样”的观念烙印会对一些公务员产生不好的影响,在工作中人浮于事。此次,青岛敢为天下先,主动设立“不胜任工作人员池”,直指症结,主动求变,客观上对公务员群体形成了“倒逼”机制,推动每个身处其中的公务员认真思考如何适应时代需求,提升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否则不仅会面临“回炉再造”的尴尬,还有丢掉铁饭碗的危险。

总之,“不胜任工作人员池”的设立不论是对于公务员个体素质提升,还是区域政治生态优化都大有裨益。 当然,作为一项新政策,“不胜任现职公务员”如何界定、“回炉”人员学习期满后如何考核等等细节都需要设定科学的标准,随着政策的实施,这些问题应该会在实践中找到最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