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除了“新冠”疫情、网课等改变了大众生活与认知的关键词外,还有一个持续高热并引发了全社会探讨的话题:青少年自杀。今年6月上旬,13岁的女学生陈晓芬因被老师批评而跳楼自杀。3月3日,河北12岁学生因上网课不积极,被父母训斥后跳楼身亡……

2020,一个与灾难捆绑的年份,使大家难得地学会了关注、反思与改变。那么,关于青少年自杀的相关数据,大家了解多少呢?我国是目前全球青少年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11岁和13岁,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

如何关注、理解和帮助我们的孩子?孩子们又要如何获得心灵的成长?这不仅是每个家庭、学校需要关注,甚至是全社会、全人类都需要认真面对和学习的课题。

文殊院烦恼咨询室在持续关注“青少年自杀”问题的同时,于2020年8月1日组织了一次关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内部培训,针对当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心理危机事件以及咨询室相关案例,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分享:

抽动症孩子带来的成长

烦恼咨询室资深咨询师郑老师,首先分享了历年来经手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从10岁的儿子毫无征兆地跳楼,3个女孩儿不想读书要轻生,到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患上躁郁症等,开启了当天内训的第一个话题:如何让烦恼咨询工作减轻青少年思想上及心理上的负担,让他们免去压力的冲击?

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普遍感到压力大?为什么家长要求孩子要学习好?孩子自己为什么想要学习好?讨论内容从心理咨询师及家长两个不同的角度切入。

首先,陈老师从咨询师的角度提出了对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的两个思考:一、关于对青少年的咨询工作过程中疏导紧张情绪、减少心理压力的效果如何评估?二、当青少年遭遇极端压力时,前期一定早有孕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三点:1.青少年对自身的要求过高;2.学校的教学目的带给青少年的压力;3.父母是最大的压力来源。因此,考虑到青少年问题形成的原因,鉴别青少年做事和学习的动力是来自父母的期望,还是出自个人的愿望至关重要。这也是咨询工作的落脚点,压力的缓解是依此而展开的。

亦真法师向大家分享了烦恼咨询室经手的个案:一个乖女儿无征兆跳楼,其父母一年后通过来做咨询最终明了亲子关系问题,并获得释然和成长。接着,他提出在具体咨询中需要灵活运用技术手段,如:共情、减压、哀伤辅导等。他说:“咨询师不能对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这就需要大家对问题进行有效评估,并有较高的道德要求,能摆脱自己的焦虑情绪。”

陈老师从家长的角度,分享了她的孩子从4岁患抽动症起,到18岁顺利完成高考的成长轨迹。她从母亲及心理学工作者的角度,对儿童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亲子关系问题、儿童心理成长问题等,进行了专业分析。她认为,对于孩子问题的解决,家长的态度很重要。家长应该耐心、支持、包容地伴随孩子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讨论交流:

如何尊重一个孩子

稍后,徐老师分享了一对母子因填报高考志愿而引发“母子冲突”的个案。这个案例呈现出的是大部分家庭都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全场热论。陈老师回应说,家长与孩子相处时,要学习如何知进退,心理界限要清晰。

就“如何尊重孩子”,亦真法师分享说,成年人较孩子更具有“社会性”,就是更加的虚伪、不真诚,也就更没有能力面对问题的发生。他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了“大人”的意义,对比了中西方文化中对“人”的不同看法:“传统意识领域认为18岁以前并不是完整的人,因此个体难以受到尊重,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格尊重’是被忽略掉了的;而现代法律界定的‘人’是从出生就开始,佛教就更早,从怀孕就要算起。这其中的差异,要如何面对?”

因此,他希望烦恼咨询团队能深入思考和探讨“集体无意识遭遇现代化”这个课题。最后,他还希望社会大众都能思考“怎么尊重10岁后的孩子”这个高难度的问题。也许,每个人对“尊重”的判定都有所不同,但只要能正视因此带来的冲突和矛盾,就能有所收获。

说到孩子怎么面对困难时,梁老师认为,所谓成长就是潜意识和意识的冲突,而这种冲突不应回避。如果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上挫折,很容易出现较大的心理问题。她还介绍了荣格关于母子矛盾的经典案例,向大家推荐了影片《寻梦环游记》,并从心理咨询技巧上做了精彩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烦恼咨询师的成长:

学观世音菩萨

内训进入尾声,亦真法师对咨询师们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咨询师要学会“直心是道场”,也就是真诚以待;第二,烦恼咨询工作应立足于自我成长,自利利他;第三,坚持“面对面”原则,咨询工作只涉及来访者当前的问题。

最后,法师这样寄语大家:“我们要学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不断学习并完善自身,具备多种技能。心灵的毕生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有烦恼?

找烦恼咨询室

成都文殊院烦恼咨询室,由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谢韬老师,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心理学教授卢玉老师,原成都大学英语系主任、心理学教授张粹然老师,原成都市委党校教授谢祥荣老师,当代作家、革命家马识途先生等热心人士,与宗性法师共同发起,在文殊院弘法利生部社会关爱中心的管理和指导下,在成都市青羊区民政局登记备案,于2007年1月1日成立的,由志愿者组成的慈善团体。

目前,咨询室有来自于心理咨询、教育、医护、社工、人力资源等泛心理行业的二十余位烦恼咨询师。这些咨询师都拥有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心理咨询从业资质,以及其他丰厚的心理专业技能、行业从业经验与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