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代经济学家麦克洛斯基指出,经济学会用到四种修辞技术,分别是事实、逻辑、隐喻、故事。麦克洛斯基认为,单纯依靠事实和逻辑,决不可能构建起有效的经济学框架。好的经济学家,就是在该用隐喻的时候用隐喻,该用故事的时候用故事,尽可能地保证整个叙事妥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东方IC

作者 | 经济观察网 专栏作家 梁捷

麦克洛斯基(DeirdreNansen McCloskey)教授的名作《如果你那么聪明:经济学家的叙事》终于有了中译本。这本书的书名看似轻佻,走的好像是畅销书路线,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经典。这本三十年前的著作一点都不过时,现在还在被很多人阅读,并被选入经济系学生必读。今天很难遇到像她这样兼具思想与文采的经济学家了。

麦克洛斯基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经济学与历史学的荣休教授。她在1960年代毕业于哈佛经济学系,接受了当时最好的经济学训练。1968年到1980年,她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执教,那也正是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最辉煌的阶段。但她向来特立独行,随后离开芝加哥大学,去了不那么出名的伊利诺伊大学,开始更为激进地写作和演讲。她至今已经出版了24本书,发表400多篇论文,在经济学家中属于极为高产的作者。

她的兴趣广泛,研究工作涉及经济理论、经济史、哲学、修辞学、女性主义、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她早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经济史领域,但中年以后,不断突破边界,无所不写。1985年,她出了一本小册子《经济学的修辞》,产生巨大反响,从此她被视作经济学领域后现代研究方法的代表人物。她写过很多奇怪的书,最新计划是六卷本的“企业家时代“,现在已经写出两本,广受好评。

麦克洛斯基出生时是男性,在五十多岁功成名就时做了变性手术,惊动学界。她在变性之后,继续活跃在学术界和大众媒体,除了传播经济思想以外,也毫无忌讳地探讨个人经历与女性的社会问题,并把自己的变性经历写成了一本回忆录。她有好几本书都在讨论经济学的写作。她自己的文风就是某种典范,轻松辛辣,充满风趣,引人入胜。很多大牌经济学家不同意她的经济学观点,但都对她的写作赞誉有加。她最近的一次公开演讲,就在牛津演讲“资本主义是否有利于女性”。总体而言,麦克洛斯基是当代经济学家中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资深而又不拘一格。

《如果你那么聪明》出版于1990年,也可以算作《经济学的修辞》的姊妹篇,继续探讨经济学研究的叙事模式。1990年代,正是新古典经济学如日中天的时代,也是它盛极而衰的时代。经济学期刊充斥着复杂数学模型,而统计学尚未全面普及,很多经济指标的测算还不可得,所以经济学家不得不用高明的修辞术将论文包裹起来。

麦克洛斯基指出,经济学会用到四种修辞技术,分别是事实(fact)、逻辑(logic)、隐喻(metaphor)、故事(story),仅使用其中一项或两项是远远不够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这四种修辞术都缺乏清晰的认识,尤其分不清楚前两种修辞术与后两种修辞术的区别。前两种与后两种修辞,在可靠性上具有极大的差别。数学模型就是一种隐喻。如果经济学家的自信都建立在隐喻和修辞基础之上,那么自己的判断就会出现重大偏误。

比如人们经常会询问经济学家,汇率会如何波动,房价或者猪肉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人们习以为常地向经济学家咨询物价,就像在饭桌上向他们的医生朋友咨询自己最近为什么不舒服。当然确实有很多经济学家愿意侃侃而谈,甚至经常上电视,接受采访,对未来的房价作出一番评论。绝大多数听众并不关心的是,他们到底如何根据现有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知识,作出未来的预测。

如果所有人都知道某件事情未来会怎么样,那么经济学家自然也知道,没有任何神秘之处。而如果没人知道未来怎样,经济学家必然也不知道。如果经济学家对自己的理论能预测未来深信不疑,那么就应该像物理学家一样,把理论拿出来经受证伪性检验。同时,经济学家也都应该依据理论而投资,用自己的成功来证明这些理论。在电视上评论房价的经济学家,看来并没有什么人凭借这些知识让自己成为地产大亨。所以经济学家既然没有那么富,他们也就没有那么聪明。

麦克洛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学家一直在使用修辞,尽管很多经济学家一直自以为在使用科学。比如“经济起飞”。经济怎么可能起飞?这个隐喻的最初发明者,无非是想表达衡量经济的GDP数据有向上趋势。但“经济起飞”很快就成为宏观经济学家喜欢的隐喻,由此引申出的加速、减速、软着陆也先后出现。我们在讨论经济起飞时,把坐飞机时所感受的激动、晕眩、舒适等情感也一同带入经济讨论,而这原本毫无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大量使用故事。比如“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在去年有所增加,生产力有所提升,从而在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周期里达到了顶峰”,这样的叙事,是不是听起来非常耳熟。可问题在于,货币供应量与生产力有什么关系,生产力与经济周期又有什么关系。叙述者就像一个讲故事的人一样,精心剪裁可以相互映衬的故事情节,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最终让我们觉得收获了一个完整全面的景象。

当然这个故事里面,本身就充满隐喻。生产力是什么,经济周期是什么,我们并不清楚。无论使用哪一种经济模型进行衡量,最终得到的必定是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东西。马克思或者凯恩斯最初发明这些概念,只是通过它们来描述我们真实生活里发生的变化。到了今天,我们则把这些隐喻不假思索地融入到故事之中,使得故事更加丰富而动人。

尤其是经济周期这个隐喻,充满了宗教色彩,没有哪个宏观经济学家可以准确地捕捉它的存在,却都把它挂在嘴边。既没有人可以证明它的存在,也没有人可以否定它的存在。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里,有研究经济周期的各种不同流派,有的主张长周期,另一些主张短周期。这种情形,与对宗教经典不同阐释而衍生出的不同教派并没有多大差别。

只是隐喻与故事并不总能完美地契合。比如经济学家也经常使用反事实的方式来讲故事,“假如中国没有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出口导向的产业群就很难快速发展,中国最近20年的GDP也不可能达到近10%的年增长幅度。”听完这段话,我们都明白这种反事实的故事是彻底虚构的。如果不存在平行宇宙的话,那么2001年没能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就并不存在。我们无法想象中国不加入世贸组织的话,中国会发生什么事。历史学家都知道,一件微小的事情就足以导致历史进程的改变,一件大事的后果,则已超出我们的想象空间。

距离麦克洛斯基写作《如果你那么聪明》已经过去三十年了,经济学也发生了不少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数据测算有了长足的进步,因而我们确实在微观层面比过去多掌握了一些事实。隐喻和故事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公众最感兴趣的宏观经济学领域,作为隐喻的数学模型比之前更为复杂,而经济学的故事却没有什么进步,难怪公众对于经济学家的工作总有不满。

经济学家对于叙事应该采取何种态度,麦克洛斯基对此想得很清楚。单纯依靠事实和逻辑,决不可能构建起有效的经济学框架,经济学家必须直面这个现实。好的经济学家,就是在该用隐喻的时候用隐喻,该用故事的时候用故事,尽可能地保证整个叙事妥帖,而不要为模型而模型,为逻辑而逻辑。科斯等老一辈的经济学家都为我们做过写作示范,他们那样的经济学算不得完美,但却是最可信的。

本内容系经济观察报独家原创,经济观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