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铁作为一种快速、大容量的交通工具,成为众多市民依赖的通勤方式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部分。随着地铁5号线二期和16号线的开通,杭州地铁总运营里程已达206公里,位于全国第11位。

备受关注的杭州地铁四期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编制,哪些板块将会受益更是牵动着杭城人的心,网上呼声较高的崇贤、闲林等无地铁的居住板块是否能在本轮规划中分得一杯羹,需要进行详细的论证。

为了挖掘杭州市区真正的地铁“洼地”,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当前杭州地铁覆盖了多少人,至亚运会前夕地铁覆盖多少人,杭州未来哪里最需要地铁覆盖?

图表1:杭州市地铁分阶段建设日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信令数据具有用户广、数据精度高、时间连续等特征,近年来受到大量关注,被广泛应用于通勤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人口测算等研究。

本文运用联通智慧足迹手机信令大数据,选取杭州市10个市辖区内规划较为成熟的107个街道作为主城区研究范围,分析杭州市民通勤行为,尤其是跨区长距离通勤与地铁覆盖的关系,进而探索对地铁需求较高,而供给不足的板块,为最新的地铁线路规划、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01

杭州地铁服务覆盖多少人

1、杭州市区地铁仅覆盖三分之一建成区范围,服务人口不足三分之一。根据杭州人口大数据分析,结合TOD理念和相关研究,以地铁口800米范围为辐射半径,用地铁覆盖面积占街道总面积的比例表示地铁供给能力。结果显示,杭州当前地铁覆盖范围为211.5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34.4%,辐射人口达到272.0万人,占研究范围总活跃人口30.1%。

2、至亚运会前夕,杭州地铁覆盖范围将大幅提升32%,但人口服务能力仍显不足。至2022年,杭州市地铁3期规划的线路将基本实现开通运营,包括地铁3号线、7号线、9号线、机场快线、杭富城际、杭绍城际等13条线路,届时地铁覆盖范围将达到444.9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66.4%,覆盖范围将大幅提升32个百分点。按照2022年研究范围内总活跃人口943.5万人预测,届时辐射人口达到364.2万人,占研究范围总活动人口38.6%,地铁服务覆盖人口仍显不足。

图表2:2022年杭州市地铁运营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地铁服务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核心区。从地铁服务范围的空间分布看,地铁服务能力从中心城区、近郊区到远郊区呈现出“高-中-低”空间分布格局,长庆、武林、天水等3个街道覆盖率达100%,上城区的湖滨、小营、望江、紫阳街道,下城区的潮鸣、朝晖街道,江干区的四季青街道,拱墅区的米市巷街道,西湖区的翠苑街道共9个街道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服务短缺的地区主要在远郊区,余杭西部的径山、瓶窑,萧山南部的义桥、临浦、钱塘新区东部临江等24个街道还未能接受地铁辐射。

图表3:2022年杭州市区板块地铁覆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地铁对强化城市东西向联系上具有较大作用,对南北向的联系相对不足。在城市轴向上,东西向地铁资源较丰富,而南北向地铁供给较弱。其中,萧山区南部闻堰、义桥、临浦等街镇,余杭区北部崇贤、仁和、塘栖等街镇尚无地铁通达。随着杭州“北建、南启”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南北联系亟待提高。

02

杭州市民通勤分析

杭州地铁四期的规划编制,标志着地铁交通布局将进一步重构和升级,未来杭州哪里最需要地铁,成为杭州市民热烈讨论的话题。我们依托联通智慧足迹数据,以杭州市已批复的一、二、三期的地铁路网、261个轨道站点和行政边界数据为基础,通过筛选跨街道通勤数据并统计各街道通勤流入、通勤流出和总通勤流量,刻画各街道长距离通勤需求。

1、居民跨区通勤最为活跃的区域主要在近郊区。从跨区通勤人口的流量看,通勤流量较大的均在萧山主城、未来科技城、良渚新城、下沙等近郊区,其中流量最大的是滨江区长河街道和拱墅区祥符街道,超过35万,远超位于中心城核心区的武林、长庆和朝晖等街道,仅10余万。整体上,跨区通勤需求呈现出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中-高-中-低”的空间格局,然而作为跨区通勤最活跃的近郊区,地铁网络却不够密集。

图表4:杭州市区长距离通勤人口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居民跨区通勤呈现东西“两翼齐飞”格局。利用ArcGIS和Gephi软件,对通勤数据进行统计和复杂网络分析,可以详细的刻画街道间通勤强度和通勤联系。在杭州发展大城西和城市向东两大战略的牵引下,就业机会向东西两大中心集聚,通勤方向也跟随着反向延伸,东部和西部的近郊区集聚了较多的通勤人口,中心城核心区表现为明显的塌陷,在“用脚投票”的日常通勤流动中,间接反应了老城区的产业空心化现象较为明显。

3、板块之间形成联系紧密的6大通勤圈层。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高频度通勤圈层分区明显,圈层内部日常通勤活动最为紧密。形成了以北山、彭埠、四季青、笕桥街道为核心的主城通勤圈,以西兴、长河、浦沿、北干、新塘、新街和瓜沥等街道为核心的萧山-滨江通勤圈,以下沙、九堡、乔司、南苑等街道为核心的临平-下沙通勤圈,以良渚、祥符、五常、三墩等街道为核心的良渚-未来科技城通勤圈、以锦城、玲珑、锦北街道为核心的临安通勤圈,以富春、银湖等街道为核心的富阳通勤圈。其中通勤关联最强的是下沙街道-白杨街道,其次是西兴-长河街道、沿浦-长河街道和良渚街道-祥符街道。

图表5:杭州市区长距离通勤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表6: 杭州市区6大通勤圈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杭州哪里最需要地铁

以街道为研究尺度,通过比较2022年地铁覆盖和市区人口通勤数据,结合杭州市地理格局和通勤圈层情况,利用矩阵分析,展示地铁供需关系,并分为成熟型,成长型、洼地型和贫瘠型四类。

图表7:杭州市区板块街道供需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四季青、武林、小营、紫阳、朝晖、九堡等地铁换乘站点较为密集的街道,是未来人口交流汇聚的核心区。位于城市新中心的彭埠、四季青、仓前、西兴等街道,是钱江新城、江南城和未来科技城的发展核心,跨区通勤的需求较高,未来地铁服务的利用率将会显著提升。位于老城区的武林、小营等街道,伴随着城市产业的空心化,工作机会减少,通勤需求减弱,未来需要通过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来吸引更多的人流。

2、以崇贤、闲林、下沙、良渚、长河、转塘、瓜沥、西湖街道为代表地区是地铁供给的“洼地”。这些地区地铁资源较少,但市民长距离通勤流量大,需求较为旺盛。最为突出的是下沙街道,通勤流量达35.2万人,但地铁覆盖面积仅为32.9%。其次是良渚街道、西湖街道和瓜沥街道,这些地区的地铁需求都较大,然而供给不足。此外,西湖、崇贤、仁和等在近期没有地铁规划的街道,也存在较强的长距离通勤需求,值得重视。

3、义桥、所前、玲珑、党湾等镇街是地铁供需贫瘠型地带。这类街道多处在城市边缘位置,镇街面积大,人口密度较低,人口日常通勤也以内部联系为主,长距离通勤人数占比不高。轨道交通的发展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当前规划地铁难以满足经济效益的要求。

04

结论与建议

对比国内主要城市,杭州地铁建设的底子要薄很多,2020年的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杭州位列第3,仅次于重庆和成都,但是杭州地铁里程却仅列全国第11位,不及武汉、南京、重庆、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从地铁的覆盖密度看,杭州单位建成区面积覆盖的地铁里程仅为0.33公里/平方公里,不及武汉的0.47、南京的0.46和大连的0.40,最高的香港达到了0.99。加快杭州地铁建设刻不容缓。根据本文分析,提出下列建议。

1、优先考虑崇贤、闲林、瓜沥、西湖街道等地铁“洼地”区域线路延伸。研究发现通勤流量排在前50%的街道中,有瓜沥、闲林等11个街道地铁服务人口覆盖率不足30%,这些是“新杭州人”居住较多的区域,具有较强的人口活力和发展潜力,但是地铁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对不够健全,未来在规划中可以在既有线路延伸或新建轨道线路。

2、加快地铁南北快线规划建设。现有规划和建设的地铁路网对城市东西向的联系支撑较强,东西向地铁里程数显著高于南北向。现状通勤中,南北向跨江通勤需求高达10.1%,南北向交通联系的不足,制约了城市“北建、南启”的发展步伐。随着连接城市东西的机场快线落地,杭城也亟需一条贯穿南北的城市快线,沟通连接临平副城、钱江新城、江南城和三江汇区域。

3、应当尽早谋划围绕中心城建设首尾闭合的地铁环线。随着杭州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分析发现长距离跨区通勤流量最大的组团集中在近郊区,城市外围的通勤活力明显高于中心城区。参考已有轨道交通环线的国内主要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城市环线对提升城市外围圈层活力,提高乘客换乘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4、打造“地铁经济”,激发城市新活力。对于地铁建设较为成熟的小营、长庆、文晖、翠苑等街道,应更注重中心城区功能完善和城市品质提升,在“TOD”理念指导下,强调空间转型和功能植入,培育有活力的创新空间,增加商业服务配套,拓展地铁服务功能。加快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参考美国亚特兰大主城区建设模式,营造一流的慢行社区,打造一批多元包容、有活力的“第三空间”,避免城市“空心化”现象。

5、提高地铁接驳便利度,做到“无缝换乘”。做好轨道交通接驳,在轨道站点附近增设公交、定制公交、共享单车接驳点,增设“P+R”停车场和“K+R”停车区,优化调整公交线路,设置短途接运公交串联周边客流,实现站点与各组团的快速连接,提高轨道交通服务人口覆盖率。对于需求旺盛的崇贤、闲林、转塘、瓜沥等洼地型地区,可先增开地铁接驳的公交线路,长远谋划地铁线路延伸和新建。

小助手1号

谈规划谈楼市

请备注“入粉丝群、入楼市群”

小助手2号

聊教育、租房、出闲置

请备注“入教育群、入便民群”

- END-

编辑 /AETA

信息 /智慧足迹大数据

主编 / 小全

律师 / 郑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