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徐苏宁)对因疫情陷入生活困境的人员实施临时救助13.32万人次、为25.02万困难群众发放基本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对484万人次困难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6.1亿元……8月5日,2020年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视频会在南京召开,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并对下半年工作作出部署。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全面完成,全省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771元。今年下半年,江苏将高质量完成兜底脱贫收官工作,不折不扣筑牢“保”的底线。

【上半年工作】

守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发放价格临时补贴6.1亿元

会上,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表示,上半年,省民政部门托底保障坚决守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及时对因疫情陷入生活困境的人员实施临时救助13.32万人次、支出救助金7169.05万元,为25.02万困难群众发放基本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2454.83万元,对484万人次困难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6.1亿元。

同时,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上半年全省新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04万户1.94万人,其中返贫人口和建档立卡边缘人口2250户4525人。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全面完成,全省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771元。

通过精准排查,全省困境儿童保障范围扩大到56万,近2万名重病重残儿童均按不低于当地社会散居孤儿标准的50%发放基本生活费。1-7月向63.45万困难残疾人、53.19万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23.08亿元。积极履行对口帮扶职责,今年已下达六大片区民政补助资金超过10.7亿元。

【下半年部署】

疫情防控不放松,倡导窗口服务线上办、预约办、错峰办

下半年工作怎么做?会上也作出部署。疫情防控不放松,会上要求,要科学精准防控,强化对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婚姻登记机构、救助管理站、殡仪馆等重点场所的防控措施,完善疫情应急响应、防疫物资供应、重点人员核酸检测、人员出入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各项常态化防控机制,倡导民政窗口服务线上办、预约办、错峰办,坚决守住民政服务机构“零感染”底线。

守好社区防线,江苏落实一线社区工作者关爱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城乡社区工作者积极性,筑牢基层防控安全屏障;推动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细化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确保疫情防控和便民服务两不误。

筑牢“保”的底线,重点人群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

高质量完成兜底脱贫收官工作。吕德敏要求,要不折不扣筑牢“保”的底线。落实好各项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重点抓好重残、重病“单人保”和急难型、支出型临时救助政策的落实,避免“漏底”风险。

进一步强化与扶贫部门的衔接协作,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将易返贫、致贫户,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等重点人群符合兜底保障条件的及时按程序全部纳入救助范围等。高度关注受疫情、汛情、长江禁捕退捕影响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结合脱贫攻坚“回头看”,及时落实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提标、临时救助、价格补贴等措施。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年底前省民政厅将提请省两办出台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修订低保工作规程,完善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对象认定办法,深化温情社会救助改革等。

补齐养老床位缺口,每千名户籍老年人40张床位

下半年,省民政部门将持续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关于养老服务,省民政部门将着力解决养老床位还有缺口、适老化改造覆盖率不高、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短板等问题。今年要按照每千名户籍老年人40张床位的要求补齐养老床位缺口。同时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做好逐户验收和实地抽查工作等。

在社会救助方面,江苏特别关注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让更多的群体得到保障。关于殡葬服务,着力解决殡葬设施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2020年底前确保实现乡镇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全覆盖。考虑15-20年长远需求,将城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公益性骨灰堂,统筹建设公益性公墓。

优化“互联网+民政服务”,开展电子证照互认共享

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正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革,吕德明提到,民政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

江苏将提升民政信息化水平。开展民政部“金民工程”试点,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重点做好社会组织“一库四系统”、婚姻登记信息系统、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打造“智慧民政”。

建立健全民政信息基础数据库,增强“互联网+监管”效能,推进民政信息资源整合利用,逐步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优化“互联网+民政服务”,开展电子证照互认共享,让更多民政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