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敢说《雪中悍刀行》不好,只是借它管中窥豹——谈谈传统文学和当代网络文学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雪中悍刀行》是近年网络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而下面这首“诗”可能是其中最为书迷们津津乐道的桥段。

无匣也无鞘,暗室夜常明。
三尺木马牛,可折天下兵。
欲知天将雨,铮铮发龙鸣。
提剑走人间,百鬼夜遁行。
飞过广陵江,八百蛟龙惊。
世人不知何所求,那袭青衫放声笑: 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一言难尽,遣词与格调在此不便讨论。我们只从一个字入手,管中窥豹:

“铮铮发龙鸣”句里的“鸣”字。(并没有说他用得不对)

我们通常的用法是:“龙吟”、“虎啸”、“凤鸣”、“熊咆”、“狼嚎”、“犬吠”等等。

龙为神物,生而有灵,可大可小、能屈能伸。据传,龙音低沉而绵长,一般作“吟”,是为“龙吟”。

而虫鸟的叫声,则与之相反。声调高亢而尖锐,才用得“鸣”字。

“龙鸣”这个词,属于非常规的用法,平时很少见。李白、李峤等人倒是用过几次,这与他们的诗词风格有关。他们几位本来就是诗人里的男高音,有着极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擅长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强烈的个人情感。

但此乃天功,并不是每个人都唱得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秀的文学作品,恰如龙的声音:

一般作“龙吟”,情感厚积而薄发,细品则浑厚而悠长。不同凡“响”

有时也发“龙鸣”,将蛰伏于波涛之下的不甘,将翱翔于云天之上的虚愿,尽都化作一声鸣叫,上达天听

从情感的表达方式来看,传统文学常作“吟”。而现在的网络文学,多用“鸣”。

但倘若不是李白这样的男高音,能够下笔有神,却要去起那么高的调,发出的“龙鸣”怕与虫鸣无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也看了雪中,没有看完,剑来也是,给我的感觉就是做的红烧肉,肉太肥了,油放多了,虽然闻着很香,但是吃着有点腻。

但是能被吹出“雪中之后,再无江湖”这句话,可见这本书的成功,我不去把它和金庸古龙的小说做比较,毕竟这两位老爷子写小说时候,外界评论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说雪中是缝合怪,那我觉得这就是真的黑了,就凭几个古代人名,和几句话。缝合怪是把别人的东西拼凑到一起,没有自己的东西,可雪中不是,雪中更像给了个题目,作文内容都是自己写的,我觉得更像是用典。古代文人作诗写作不也都是用典的吗,到这,雪中这就成了抄袭,缝合了,它全篇的内容几乎都是自己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中成功的一点就是里面几乎每个人物都很饱满,形象立体,哪怕只出场了几次,却都有他自己的故事,这个我感觉是总管最牛逼的地方,但也显得主线不那么明了。你可以回想一下别的小说,看完之后你能想起几个配角,而雪中你不但能把配角记住,还能记得他的故事,甚至比主角更受欢迎,能达到这点我觉得就是一本成功的小说,也是雪中成功的地方。

有些事情还是要交给历史来评判,谁知道雪中不是另一个向日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