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雨,像是和青岛人较起了劲儿。感觉每多下一次雨,青岛市某些号称品牌的开发商、以及某些政府主管部门就要尴尬一次。

风助雨势、雨助房市,许多年以后,买房人应该会发现,原来再美丽的谎言,也不及一场雨来得实在。一场及时雨,轻轻松松就会把主管部门和开发商吹过的牛造过的孽和懒过的政,洗得明明白白,晾出来给老百姓看供老百姓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 1 有部分青岛人,最怕的就是下雨

说真的,这届青岛人,非常害怕下雨,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感?

夏天的雨在下,地上的水在流;五颜六色的伞,悽悽惶惶的人,像极了某部电影的中的场景。

楼外楼好几个朋友,在市南区上班,住在李村,前段时间一下雨,就疯狂地在业主群里刷消息:我是X号楼X单元XXX户的,亲,有没有在家,不知道咱们家又漏了没?”

可青岛这天气,像极了青岛市的某些部门作风,脾气大得很。这雨是说下就下,有时候还经常是李村下市南不下,市北下了城阳不下;让一众的业主们惶惶不安,想下气力把漏雨问题修好,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投诉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就善意地提醒:建议走法律程序。

有些呆在家里无奈的业主,只好看着墙面上汩汩冒出来的雨水,抠墙皮解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胶州的远洋御城

李沧区的某大盘,在上个雨季,实在顶不住业主的诉求(其实是交付仅两年的外墙皮,就已经局部裂缝,小面积脱落,瞒不下去了),发誓要重新对外墙做喷水实验,提醒业主关好门窗。

楼外楼就纳闷了,你们还需要重新做喷水实验吗?在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之下,该做的实验,你们不是已经做过了吗?

重要的是,你们的喷水实验做得再好,抵得住一场雨检验得真实吗?

PART 2 有奇葩的部门 奇葩事儿就会多

这个世界上,会盖房子的当然比买房子的人多,所以财富才会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

所以,买房人遇到自家房子有质量问题,总该找会盖房子的人,以及所谓的监管部门。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可问题是,后者不约而同频率出奇地一致,为交付后新房各个部分,约定了一个保修期。正是这个保修期,成了开发企业甩锅的绝佳盾牌,在青岛,在房地产主管部门的纵容下,这个盾牌几乎已经已经到了刀枪不入的地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的新建商品房,期房销售;你们不好好监管;交付后的房子,又动不动就超出保修期;没出保修期的,你们又说属于合同纠纷,建议走司法程序。那要你们这些鸵鸟(ZHU)干什么?耍口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项目业主反映的问题。

记得好多年以前,楼外楼认识了一家专做外墙保温层的企业。企业的老总经常诉苦,说他们生产的外墙保温材料,中标了市区不少的房地产项目。可实际上,这些房地产项目,都有各自的外包渠道,使用的是其他家的保温材料。

为什么?因为利润追求使然。

于是出现了诡异的一个现象,每当主管部门要到工地检查时,工地上摞着的,就是他们家的材料;可检查组一走,往墙上帖的,就是其他品牌的材料。

那时候,嘉凯城时代城还是嘉凯城的,还不姓孙;那时候李沧区的东部正在建一个配套酒店;那时候,楼外楼记住了一个建委建管部门的名字:墙改办。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楼外楼还不禁在心里点赞,这职能分工,连墙改办都设立了,还能管不好一个楼房的外立面?

后来证明,这个判断显然是太乐观了。有些部门的设立初衷,只是为了立山头抢利益求寻租,本不是本着服务的初心去的。

不然,只看前几期的“问政青岛”栏目,市民最不满意的问题,几乎全部是涉及房地产和住建领域。可知房地产这个东西,在青岛因为监管失位,是被纵容了多少年!

PART 3 有些监管 该前置就得前置

在历史上,有些官场大吏,是官越做越明白。但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那种明白。

问政导致一脸尴尬之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商品住宅全装修建设管理的通知》。楼外楼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再过一周,这个新的通知就开始施行了。通知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本通知)自2020年8月12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8月11日。2020年8月12日前未与主体工程一并发包且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应当依法办理装修工程发包、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施工许可变更等建设手续,将全装修工程纳入总包合同,否则,应当按照原设计图纸实行毛坯竣工验收备案,不得进行全装修交付;已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加强重要建筑材料(包含装饰装修材料)、设备及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工程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标准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亡羊补牢,其实也挺晚的。购房者动辄三五百万、甚至上千万在青岛买一套房子,不从施工之初就严格监管,把监管的时间放到了装修环节,难道还能说不晚吗?真是要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来根治房地产市场沉积已久的顽疾吗?

当初推行精装修住宅的时候,市场上一片叫好声;到了现在,市北区黑龙江路的某楼盘推出了毛坯住宅,居然成了主城区项目的卖点!这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想来既滑稽,又匪夷所思。

究其原因,近两年来,开发商之所以主攻精装修住宅,而且捆绑的精装修价格每平米动不动就是三五千元,高的甚至到了8000元之巨,其本意本在于逃避新建商品房备案价格的管控,并不是为了提供品质更好的房子。问题是,这种伎俩,居然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可。

到了购房者的身上,反应在市场中,就发生了购房者扒掉开发商的装修,重新来过的怪现象。

天气改变房地产市场!许多年以后,购房人该感谢青岛的天气,感谢这时不时就来一场的雨。文/楼外楼

编辑:老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