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我国GDP456614亿元,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整体上已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

重点城市对于全国经济复苏的贡献程度是极大的。从已公布的重点城市经济数据来看,GDP前十强中有一半已经实现GDP正增长。

成都在这一轮的表现无疑是亮眼的。“成绩单”显示,成都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8.63亿元,同比增长0.6%。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成都在“十强”城市之中位居第七,与排名第六位的苏州差距进一步缩小,成为了全国复工复产复市最快、秩序活力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

盘点

成都进GDP十强 固定资产投资“得分”

国家统计局于7月16日公布了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在一季度出现负增长后,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终于由负转正,实现了3.2%的增长。

数据显示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虽未回正,但降幅比1~5月份收窄3.2个百分点。在已经公布的各重点城市的经济数据中,不少城市GDP增速已在回正,固定资产投资显然成为了“回正”的关键因素。

基于已公布的重点城市经济数据,GDP十强城市基本已经出炉。成都以“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8.63亿元,同比增长0.6%”的年中成绩位居第七,与第六位的苏州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成为成都成绩单中最亮眼的数据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中,受疫情影响,出口和消费受冲击较大,稳增长更多靠投资发力。固定资产投资,无疑成为后疫情时代各地主攻的关键点。截至“期中盘点”,成都已经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个月正增长。

是什么驱动了这辆马车?直观的数字背后,韧性的打磨更加值得推敲。

横向

城市正增长 借力新基建

就已公布经济数据的重点城市来看,这一轮的GDP十强城市格局有一定幅度的变动,依次为上海(17365.8亿元)、北京(16205.6亿元)、深圳(12634.3亿元)、重庆(11209.83亿元)、广州(10968.29亿元)、苏州(9050.24亿元)、成都(8298.63亿元)、杭州(7388.43亿元)、南京(6612.35亿元)、天津(6309.28亿元)。

其中,深圳、重庆、苏州、成都、杭州、南京均实现了GDP正增长。而值得注意的是,实现正增长的城市,无一例外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有着较好的表现。

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7.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了23.9个百分点。

重庆此次GDP排名超越了广州升至第四,很大程度也有赖于其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2%,较一季度提高16.3个百分点。

苏州和杭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较一季度提高了7个百分点和9.7个百分点。

成都的成绩也十分突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1.3个百分点。

在新时代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看来,3月以来,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使得复工复产更加顺利,这是多地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快速转正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是三大重要行业,其增速变化对投资影响较大。其中,基建仍是重头戏。但许多人注意到,在本轮盘点之中,新基建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撬动投资的关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重庆基础设施“两新一重”项目投资明显加快,以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主的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6倍。这为重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正增添了筹码。苏州的情形类似,其新基建投入步伐不断加快,变压器、电力电缆、光缆产量分别增长22.1%、24%和24.1%。

回看成都,在固定资产投资之中,成都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通信业投资增长22.2%。新区建设无疑是新基建发力的重要战场。而另一个格外显眼的数据是,成都重点区域投资较快增长,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东进”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4.5%。

从这一点来看,成都的新区建设无论从投资吸引力、潜力还是对投资增长的贡献度而言,都已蓄力成势。

纵向

强势补短板 全力促投资

事实上,依照纵向数据来看,在疫情来袭的一季度,成都的固定资产投资虽同比下降7.2%,但在3月当月已实现增长幅度10.4%,带动降幅较1~2月收窄了17.1个百分点。

紧接着,成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好转。成都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已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即便在疫情冲击之下,成都上半年仍实现了进出口总额3230.9亿元,同比增长23.5%;在新经济新动能的培育方面,1-5月,成都新经济百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56.3亿元,增长2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解码成都成绩单中的这一数字,有个绕不开的关键词——“补短板”。

在2020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建设韧性城市”作为全年重点工作。

数据显示

上半年,成都“补短板”领域投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通信业投资增长22.2%。公共服务、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业投资增长33.8%、69.5%、17.8%。

换一组数据来看

成都自2017年起推行的中心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已进入收官之年。2020年计划开工764个,计划累计完成680处。虽受到疫情影响,但截至目前,新建项目已开工477处,占年度目标的62.4%,其中包括学校类项目42个、商业服务类41个、社区服务类126个、社区管理类5个、医疗卫生类37个、文化类50个、体育类49个、市政服务类127个。累计完工354处,占年度目标的52%。

另一方面,重大项目是应对疫情冲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就这一方面而言,成都的发力可称得上精准、强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日擂台赛”就是成都绘就项目投资亮眼成绩单的重要一笔。

十多天前的7月20日,成都市举行了“项目招引攻坚行动”调度会暨2020年投资促进“百日擂台赛”(第五季)工作总结会。

会上显示——

此次“百日擂台赛”期间,成都新签约重点攻坚项目217个,投资总额4637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57个、占比达23%;引进青岛海利尔人工智能制造、西门子绿氢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79个、总投资1297亿元。这为成都实现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提供了坚实支撑。

也正是在那场会上,成都明确将继续谋划开展招商攻坚具体活动和新一季“百日擂台赛”。

而出人意料的是,仅在接下来的3日之内,成都就在上海签下了签约总额近200亿元的三个新项目——沃尔沃高端车型项目、与微创集团签订的微创心通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以及与中国平安集团合作的平安大医疗健康西部中心项目。这也再度奠定成都新一轮项目招引攻坚的良好开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促投资的发力中,成都近期的一项行动也引起了关注。

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成都市项目招引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在充实北京、上海、深圳3个投资促进专业招商力量的基础上,在工业增加值排名靠前的6个重点城市——广州、苏州(含无锡)、东莞(含佛山)、厦门(含泉州)、杭州(含宁波)、青岛(含烟台)增设重大项目推进驻外办公室,创新建立国内“3+6”招商网络。

也就是说,在加大重大项目招引的过程中,成都已开始精准、深入对接国内多个重点城市,开启了深入挖掘企业投资信息的攻坚之旅。

据了解,7月6日,成都市投促局第一批驻点人员已出征青岛。

来源 | 成都商报

微信编辑 | 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