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你笑起来真好看——决战脱贫攻坚看西部”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重庆巫山县,聆听巫山群众生动的脱贫攻坚故事。

“卤蛋西施”借旅游扶贫圆了致富梦

“卤猪蹄、卤豆腐、卤牛肉、卤豆腐干、卤魔芋、卤鸭脖......”在巫山县的云采访录制现场,来自建平乡建平村的龚克艳面对采访显得紧张。话不多的她谈到自己的致富“产业”时,一一报出了自家制作的特色卤制品。龚克艳说,自己就是靠着这些舌尖上的卤制品实现了致富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龚克艳说,自己就是靠着这些舌尖上的卤制品实现了致富的梦想。 供图

2008年,龚克艳告别在深圳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婚后,她和丈夫在紧邻省道的自家房门前建了个加水站,为来往汽车加水,每年收入1万元左右。后来,他们在为汽车加水的同时,又开了一家小吃店,专门向路过的司机、乘客售卖卤鸡蛋,生意越来越红火。

尝到甜头后,龚克艳决定“扩大经营”。很快,加水站变成了高速公路的“服务区”。龚克艳经营了11年的“卤蛋西施”小吃店也摇身一变成了“艳姐农家乐”。不仅店面扩建到200多平方米,餐桌也由从前的8张增加到12张。

随着巫山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龚克艳的农家乐生意更是越发的红火了,不仅自给自足,还带动了村里的留守妇女、贫困户就业增收。如今,龚克艳借着旅游扶贫的春风,尽心尽力做着自己的生意,收入突破百万元。“我们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和红火生意,实际上是沾了巫山县旅游扶贫的光。”龚克艳说。

据介绍,巫山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打造旅游战略性主导产业,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走出了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2019年,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1902.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22亿元。

巫山通过大景区辐射全县17个乡镇(街道),占全县乡镇(街道)总数的65.38%,让绝大多数群众吃上“旅游饭”。全县120个贫困村中,依托大景区辐射带动45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占比37.5%;依托大景区辐射带动92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3351人实现脱贫,占脱贫总人数的37.2%。

在巫山县,像龚克艳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当地农家乐、民俗客栈、景区导游等辐射面一步步扩大,带动了73%的涉旅乡镇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走出了致富路。2019年,巫山县有从事乡村旅游的行政村110个,乡村旅游从业户数4150户,旅游经营场所业775个,总收入3938.25万元,累计带动2085户贫困户脱贫。

开荒变宝 山地结出“致富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巫山县双龙镇花竹村脱贫户聂章华一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供图

得益于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巫山县双龙镇花竹村脱贫户聂章华一家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儿子聂海还成为村里脆李产业的技术骨干,带领村民脱贫增收。

2019年,双龙镇大力发展脆李产业,号召村民们种植脆李,已经是种植大户聂章华不仅自己实现了十余万元的纯收入,还带动全村6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与聂章华一样,来自双龙镇安静村的刘敬春也依靠葡萄种植,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自力更生创增收的生活。目前,刘敬春的部分葡萄园已经进入丰产期,预计可采收2万多斤,按每斤8元计算,今年可以收入16万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双龙镇安静村的刘敬春依靠葡萄种植,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自力更生创增收的生活。 供图

在巫山县,依靠扶贫产业富起来的群众还有很多。目前,巫山已规模种植特色产业85万亩,通过发展脆李、柑橘、中药材、核桃、烤烟等特色效益产业,实现全县有主导产业,乡镇有骨干产业,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产业。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曾经,巫山县属于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底识别贫困村120个,贫困户20592户66564人,贫困发生率13.7%。如今,巫山精准帮扶,累计完成120个贫困村脱贫销号,24384户89003人稳定脱贫,无漏评、错评、错退现象。生活好了,产业顺了,巫山群众的美好日子过起来了。

云南网记者 龙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