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被告,双方能否听见?视频是否清楚?”

“可以,画面、声音都非常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7日,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大兴法庭案件主审法官在确认信号畅通、画面和音效清晰后,敲响法槌,一场特殊的“云庭审”正式开始。

原来,远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的原告李某为讨回借款,通过网上平台向莲湖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请被告王某返还借款1万元。审理中,法官了解到原告身处外地且产后不久,不宜前来参加诉讼。为方便当事人并快速化解案件,在向被告送达相关材料后,大兴法庭组织原、被告双方,通过法院云视频网络系统进行了调解。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通过微信转账向原告偿还了借款,原告申请了撤诉。从立案到结案,原告足不出户便彻底解决了困扰已久的讨要借款的麻烦事。

案件审判结束后,原告李某给法官打电话说:“谢谢法官的耐心讲解和引导。网上开庭,不仅让我们免受长途奔波之苦、节省了不少开支,更主要的是从这起案件的审理中,我们充分享受到了‘互联网+’的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兴法庭的“云庭审”模式,是莲湖区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云上法庭”视频庭审系统实现远程庭审的一个缩影。该院引导当事人将诉讼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仅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不见面出示证据、零接触庭审调解,为诉讼当事人提供了高效、智能、便捷的诉讼服务。

大兴法庭设立在西安市莲湖区大兴新区。2019年10月大兴法庭挂牌后至今年4月,共受理辖区民商事案件650余件,法官平均收案数为162件。特别是今年以来,“云上断案”成了大兴法庭的审判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上云办案、线下忙值守,已成为我们法庭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常态。”大兴法庭庭长王援笑着说。立案“不打烊”、审案“走云端”、执行“网上见”……防疫期间,全国各地法院突破传统工作模式,通过网上立案、云端庭审、智慧执行等线上方式积极开展工作。大兴法庭更是积极作为,主动将诉讼服务转到“云”上,将远隔两地的诉讼当事人、法官聚集“云”间,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说着,王援回忆起了大兴法庭第一起通过“云上断案”审理的案子。

那是2月13日,大兴法庭首开先河,启动了以“云庭审”模式开庭的一起公告期届满、缺席审理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这是在疫情期间西安市利用“云上法庭”进行审理的首次互联网庭审案件。因为原、被告并不在同一城市居住,疫情期间,原告多次想到法院立案诉讼,但在疫情防控特殊期间,双方不能直接到法院解决。于是,大兴法庭大胆探索,启动了“云庭审”模式,进行了一次不见面、不接触的“隔空”审案。

庭审前,办案人员积极与原、被告取得联系,通过微信向原、被告发送开庭操作手册,耐心指导原、被告使用微信“云庭审”小程序、上传证据材料等进行操作。经过法官多次调试、检查和确认,庭审顺利展开。庭审中,承办法官通过互联网核实当事人身份,积极引导当事人在网上举证、质证,并对证据材料进行核查。当事人可在网上面对面地回答法庭的询问并发表意见。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核对了庭审笔录,并通过在线签字功能进行确认。整个庭审过程严谨细致、有条不紊,既依法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又避免了因人员密切接触引发交叉感染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法庭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现在,大兴法庭所有的案件都在最高人民法院庭审直播网、裁判文书网、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上同步,从而使司法更加公开透明,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大兴法庭依托政务网站、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新媒体矩阵,有效拓宽了法庭与当事人的沟通渠道,实现了法庭和当事人的即时互动。自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开通“陕西移动微法院”以来,大兴法庭在接收案件的同时,当事人通过12306推送的信息,就能在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上查找与案件相关的办案信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法信智答”和莲湖区法院官方微信中嵌入的“小法问答”,用手机就可随时随地查找法律法规等相关问题,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

在过去,“打官司很麻烦”是很多当事人的直观感受,从立案、开庭到宣判,再到申请执行,前后跑个七八次实属正常。以往当事人起诉需携带相关证件、材料到法院办理,法院立案窗口工作人员将材料打包好,进入到下一步程序。如果被告因故未到,还会出现无法组织当庭调解的情况。现在,“云上断案”很方便,当事人只需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进入“陕西移动微法院”,通过身份证匹配和人脸识别认证进入程序,就能体验人民调解、立案申请、诉讼费缴纳等主要流程,并能及时了解到法院的跟进速度,做到及时知晓、及时反馈。同时,高效便民的诉讼方式也让诉讼实现从当事人跑向数据跑的转变,极大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和当事人的应诉效率。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全省法院利用“陕西移动微法院”及“云上庭审”系统,共审理各类案件5668件。

来源:西部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