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一则留守女孩高考裸考676的女孩不断被推到风口浪尖,就读初高中的七年时间里,她和父母只见过3次面;就读学校的校长更是奇葩,在看到成绩的那一刻,连夜入村燃放烟花爆竹以“恭贺”;甚至连全国数一数二的高校都亲自前往指点志愿填报。紧接着因为女孩子选择“北大的考古专业”,因为冷门,不好就业而引来一片质疑,骂声充耳。

似乎一夜之间这个女孩就成为了“别人家的留守儿童”,那些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如数家珍开始翻开这些孩子的成长“记录本”,似乎除了贫苦再也找不出其他任何的内容。

再看看身边那些和父母朝夕相处的孩子们,哪一家的亲子关系其乐融融,尤其是经历过高考这场大考。父母活的谨小慎微,生怕有丝毫的闪失,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他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这些父母的眼里,孩子的概念早已被偷换掉了,他们的眼里只有“分数”,那种渴望一考成名的家长,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他们的行为、眼神和一举一动都让孩子感受到“急功近利”的铜臭味。

我有一个同事,孩子原本读书还蛮厉害的,她却听说县城哪个高中好,就兴起了转学风,一年换一个学校,从小学毕业到高二,换了五所学校,到头来还在转到了身边的学校,这样她才能更好的“控制”。

原本一个思维活跃,阅读量大的活泼女孩,再见到时,整个人都萎靡不振,而且满眼都写满警惕和焦躁不安,看着就心疼的不行。

而同事还没能够醒悟过来,总是觉得好学校难找。即使有好老师,也没有好的班级氛围,甚至连学校的住宿条件都挑剔的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也变得“吹毛求疵”,导致同学关系异常紧张,有时候还大打出手,几次差点被劝退,当孩子再次回到原点的时候。

我那同事依旧愤愤不平,总觉得她可以做到“乾坤大移”,每天掐着点等孩子回家,稍微晚几分钟,她就开始歇斯底里,有一天路过他办公室,听到里面“哭天抢地,接着就狂砸东西”的声音,这对冤家何时是个头?

这可能是很多父母的缩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着让孩子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对优势,所向披靡,承载着自己的梦想破浪前行,而她就是幕后的操纵者,何等的威风和不可一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回到那个留守的农村女孩身上,七年时间见了父母3次面,乍一看很寒心,父母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孩子也缺失了父母的爱。然而她的收获却再次证明,父母的爱与陪伴更重要在质量,而非鸡飞狗跳的数量。

这七年当中,留守女孩不仅要照顾好自己,更要照看年迈的奶娘,生活给她上了重要的一课,凡事得靠自己;与父母短暂的相处,更多的是网络连线,但是父母那种流汗流泪打拼的情形,却让孩子刻骨铭心,她将极度匮乏的父母之爱转化为行动之力。

父亲长挂在嘴边的那句“我们已经是这样了,我们会拼尽全力,只要你努力,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别活成父母的样子”!简短、朴实无华,却无疑变成孩子心头的“强心针”!这一切都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她改变命运的几乎唯一出路,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

当一个人把一件事放在心中至高无上的位置,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时候,她本身就离成功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再看看现在流行起来的一种“陪读”现象,自从孩子跨入高中大门的那一天起,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就开启了“陪读”之路。

“天不亮就开始叮叮哐哐准备好早餐,放好要穿的衣服、鞋袜已经学习用品、挤好牙膏,摆好碗筷,然后就开始唤娃起床(一次、两次……无数次)”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还得把备好的早餐送到教室门口,眼看着孩子吃下才心满意足。

中午再重复一遍,晚上重复两遍,周而复始的三年,几乎一成不变。孩子活生生变成一台读书的机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就是“操盘手”,即使一台机器这样运转三年,也有很大的磨损,需要不断的调试,但是我们的孩子必须连轴转,丝毫不能有任何的怠慢,哪怕是一天的“不舒服”,都是不行的!

在强硬的威逼利诱之下,导致彼此心里上的严重失衡,父母觉得他们已经拼尽全力了,该付出的片甲不留,一次次突破底线;而孩子呢,早已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应当,丝毫不会心存感激,其实孩子早已站在对立面,而不是家长想象中“固若金汤”的统一联盟。

孩子学习的目标感早已迷失在父母一次又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前后的喜怒哀乐里,他们早已是为父母而学习,为成绩而学习、为解脱而挣扎……唯独不是为自己而学习!

虽然我们不希望每个孩子都如同留守女孩那般贫穷辛酸,但我们确实呼吁给予我们的孩子一点自由和空间吧,总有一天他们要学着自己长大、自己走路、自己横闯天下!

孩子的成长是渐进式的。每一个能够遵循发展规律,有条不紊开展教育,在一点一滴的培养中,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寻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平衡木”。社会的大环境仅凭一己之力固然难以改变,学校也是唯成绩论英雄,但家庭不应该成为“紧箍咒”,而更应该成为孩子的“花果山”。让其他方面倍增的压力在这里得以释放,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自由不仅是大人渴望,孩子也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掌控学习、生活与自己。家长只要适当引导即可,过分的参与、控制与高期待,只会让事情更加糟糕,每个步入高中的孩子,这些他们都懂得,而家长要改变对待“小朋友”的围追堵截之术,让自己成长,才是陪伴的最高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