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属葡萄科多年生藤本攀援植物,也称草龙珠、蒲桃、山葫芦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之一。最早在上白垩时期就有过叶型极象葡萄的植物,与苹果、柑橘、香蕉并称“世界四大水果”,葡萄树枝沧桑,斑驳苍劲,果实晶莹剔透,玲珑可爱,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枝繁叶茂,果实晶莹剔透,发展到现在,葡萄已经承载着文化的血液,一串串绚丽多彩的葡萄绘制成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代表了甜蜜和幸福,一株株根深叶茂的葡萄树象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条条枝蔓寓意手牵手、心连心般的亲密。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栽培葡萄的历史亦悠久,原产于我国的葡萄属植物就有30多种(包括变种)。例如分布在我国东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产于中部和南部的葛,产于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和分布广泛的野葡萄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时期的典籍《诗经》之《周南》篇里就有“南之木,葛之”的歌吟,而“葛”就是一种野生葡萄。《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 、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郑玄注:“果,枣李之属。 ,瓜瓠之属。珍异,蒲桃、批把之属。”这句话译成今文就是:“场人,掌管廓门内的场圃,种植瓜果、葡萄、批把等物,按时收敛贮藏。”由此可见,在约3000年前的周朝,我国已有了家葡萄和萄萄园,并且已知道怎样贮藏葡萄,在当时:葡萄是作为皇室果园的珍异果品的。中国土地上就生长着葡萄并清楚的载入史册。从上面来看,似乎葡萄在我国古老就存在,只是人们的栽培技术发展缓慢。

但是,今天我们习惯上说的葡萄,其实如果真的了解的话,应该是知道的,它并不属于我们汉族的传统水果,指的却是欧洲葡萄,那么最近也有人问了,既然是别国的水果,那么在中国这个葡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继续往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葡萄广泛栽培,并已经到达西域。因为匈奴等游牧民族部落的阻隔,它迟迟没有到达中原,还在大宛国逗留。大宛是古代中亚国家,和汉朝之间仅隔着一个匈奴。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但此时北方的匈奴却不太老实,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为消除匈奴的影响,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过去路途遥远,交通不发达,张骞一行人在途中不幸被匈奴扣留了起来,这一留就是十年,等他找到时机逃出来归汉时,他已经走了13年。在出使西域途中,张骞虽不自由,但还是了解到很多当地的风土民情,尤其是丰富的水果品种和粮食作物引起了他的兴趣,比如,张骞看到大宛国的葡萄光溜溜的,鲜亮可爱,亲自尝了一口,对它甘甜的味道赞不绝口。他风尘仆仆回国后,把自己途经大宛国、大月氏、大夏国的情况汇报给汉武帝,受到了高度重视。从此,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大宛国内发生政变,新国王上台后,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以表示臣服。和国王的儿子一起来的还有葡萄和苜蓿等种子,就这样,葡萄终于来到了中国!汉武帝早听张骞说过葡萄,于是赶紧让人在宫殿周围大面积种植了葡萄。

葡萄良品被引进中原后,因其富含营养,甜美可人,累累垂垂,晶莹剔透,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尤其是可以酿酒长期存放,既可以解渴又可以提神,立刻风靡各阶层,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诗赞叹。而葡萄的种植和酿酒工艺也顺从自西向东逐步推广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 “蒲萄”、“蒲姚”,“葡桃”等.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饮之,则然而醉,故有是名。“葡”是聚饮的意思,“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 然而醉,故借“葡”与“萄”两字,叫做葡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宋后全国各地以及南方都引种葡萄,但是葡萄和光照、温度、水分有很大关系,一般好的品种度分布在南北纬30-50度的温带区域。其他地区或者太冷,葡萄无法达到成熟,或者太热,葡萄成熟过快,均影响葡萄酒的产量与酒质。人们一般认为北纬44度被称为酿酒葡萄黄金纬线,比如欧洲的波尔多地区、新疆吐鲁番、宁夏贺南山,甘肃武威、陕北、山西晋中、河北昌黎、山东胶东半岛都盛产葡萄优良品种。

如今,我们能在大街小巷买到葡萄,吃到葡萄,喝到醇美的葡萄酒,应该给张骞记头等功。既然葡萄是汉朝才有的东东,那么秦二世吃到的葡萄显然是剧组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