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商业攻守道”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福特(创新企业家)”与“泰勒(前沿思想者)”的对话平台。我们将邀请国内最具创新思想的企业领袖和富有洞见的专家大咖,围绕当下社会最关心的数字商业领域的前瞻性、引领性议题,碰撞思想、洞察未来,进而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共创数字化转型之道与转型之路。“新商业攻守道”的宗旨是:共创商业新知,启迪数字未来。

本期 · 嘉宾

刘 松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李克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永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谈民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邱 巍驭势科技合伙人、首席生态创新官

汽车行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技术是关键变革的驱动因素,同时城市化发展、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法律政策,都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汽车产业的未来应如何发展?大变革之下车企路在何方?

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持续数十年的传统汽车的销量增长陷入停滞,然而汽车行业的增长仍会继续,并迎来重大的结构性转变。电动化、自动驾驶、智慧出行正在改变着汽车行业,处于转型中的传统车企正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技术公司作为行业的新势力正在跨界融合。

智能汽车和智慧出行正在重塑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未来智能汽车将成为新一代的移动智能终端。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汽车行业的未来充满希望。

0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方向

张永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经历了2019年汽车产销下行和今年的新冠疫情,产业界最关心的是汽车产业该如何发展,以及大变革之下车企路在何方?

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中国汽车市场已然领跑全球,年销售规模在两千万级。这两年的下行态势是否属于峰点后的萎缩?对产业未来的判断该从何处着眼?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未来仍潜力巨大,短期调整不过是阶段性现象。2018年汽车销售开始下行,销量还在2800万辆左右,居世界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从长期来讲,如果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汽车跑得快,交通跟不上,会出现灾难性的状况,但是从其他国家走过的路程来讲,现在我们千人汽车保有量170-180辆,而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有超过了400多辆,美国千人保有量更是800多辆。所以从最简单最传统的计算方法来看,中国市场增长空间还是巨大的。即使保有量翻一翻,潜力也非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汽车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增量主要是更新换车,北京2019年80万辆车中换代更新大概是60万辆,新增的大概也就不到20万辆。新增的市场在中小城市,甚至农村倾斜。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机动化需求迫切,甚至出现井喷式增长。据测算,到2030年,农村机动化出行会使得保有量接近甚至超过7000万辆,成为拉动新增市场的火车头。

所以从长期来讲,中国汽车市场还有一个增量不断放大、保有量不断增长的过程。

今年上半年汽车销售是下滑的,6月份的数据汽车销售量230万辆,增长11.6%,环比提升,汽车市场重拾信心,后续国内市场有望出现快速恢复性的增长,车企也在抢时间,准备加速生产和加大产能。新能源汽车这两年销售比较理想,虽然去年出现下滑、今年压力偏大,预测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100万辆左右,乐观的话在110多万辆,基本保持住基本的发展格局。下半年出现了很大的机会。长期来讲,汽车产业仍然会是战略性拉动增长的龙头型行业。

应对产业变革的企业思考

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应对产业的变化,特别是一些企业在经济下行的时候,特别对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公司处在一个调整期,尽管电动化的方向是确定的,但是电动化真正的竞争刚刚开始,竞争激烈,大浪淘沙,在竞争中会有一批优胜者快速成长起来。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实际上是在提升的。对新能源汽车来讲,无论成长起来的企业发展水平,还是新产品,都有了极大的改变。这是行业痛苦转型之后进步的表现。

电动化是产业转型的第一步,2020年新车几乎都必须具备不同的智能化的配置。智能化出现了加速发展、提前到来态势。一些企业还没有完成电动化转型,现在又必须思考怎么加速智能化。如果企业在这个时期没有完成智能化的部署,赶不上这一波的变革,可能就会在这两轮转型中被甩在后面。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传统的汽车公司,还是新的进入者,大家都是在电动的基础之上,加快部署智能化的配置。智能化的等级是不一样,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只能不断强化,而不应该放弃。

从社会角度来讲,消费者首先关注的是车的智能化水平。当然智能化有低成本的智能化,有高成本的智能,满足不同的市场的需求。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具备电动化能力之后,又具备智能化,投资者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特斯拉市值已经达到了3000亿美元,超过了传统汽车企业上百年的积累。但进入智能化之后,产业生态就发生重大变化。迎接智能化必须靠跨界,看看哪个企业能够和不同领域的企业尽快握手、尽快形成合作、形成新的创新,那么这个企业智能化的速度就会明显加快。封闭的思路或是传统的思维单打独斗,只会制约企业自动化的思想、智能化的创新道路。

这场产业的变革,对中国汽车企业和对全球汽车企业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机会。机会是公平的,今年是电动化的竞争年,也是智能化的启动年,还是企业重构生态的一次重大的挑战。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直面产业的变革和产业生态的重构。

02

打造无缝化移动服务的生态新模式

谈民强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入汽车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东风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

汽车行业发展变革洞察

人类出行方式正在向多元化、高效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未来将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解决方案,多种交通方式融合衔接。汽车行业该如何在变革的浪潮中求发展?未来的市场空间到底在哪里?汽车诞生至今始终是新技术大量搭载应用平台,始终处在创新发展的风口。近两年,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趋势正在合力推动汽车产业的变革,智能网联汽车将引领带动新一轮产业变革。未来,智慧汽车和智慧出行将是两大发展方向。

今年2月,中国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的生产。

中国发展智能汽车优势凸显:产业体系完善,品牌质量逐步提升,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路网规模,5G通信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国际领先,基础设施保障有力;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风智能网联发展实践

面对行业多元化竞合大势,东风战略定位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汽车产品和服务,其产品的布局就是智慧汽车,服务的布局就是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

发展智慧汽车首要的出发点是场景驱动。基于不同的场景需求,驱动可以落地的产品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技术成熟度不断演进,技术应用不断迭代。面向未来的商业化应用,东风公司已形成了两条技术路线,一是渐进式to C端的量产车,特别是乘用车;二是跨越式to B端,限定场景应用。

东风公司积极实践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验证和商用的示范。Sharing-VAN 、Robo-Taxi、自动驾驶物流车队、自动驾驶环卫车等36辆智能汽车,已经在2019年10月进行了示范运营,并持续进行测试和数据收集。东风公司也积极参与各地示范区的运营测试,不断构建和丰富自身实验验证的能力。襄阳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将建成覆盖140余种测试的场景、5G全覆盖、占地5680亩的高度集中的专业测试场。疫情期间,在青岛实现了第一个商业化的在封闭道路的商业化运营。

东风公司正在构建智慧出行的生态圈,已经布局了东风出行、T3出行等平台,坚持差异化的定位,资源协同共享;同时,积极参与智慧交通城市的建设,构建人车城市全联网应用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缝化移动服务新生态

利用5G+智慧汽车,东风城镇化智慧建设方案Sharing City,致力构建无缝化移动服务的智慧城市枢纽。其以Sharing-X移动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汽车产品+移动服务的多交通模式整体解决方案,利用5G通信和智能汽车等技术手段,坚持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大价值导向,以场景为创新方向,打造以高品质生活为主轴的“点-线-面”无缝化移动服务生态新模式。

东风Sharing City示范应用方案特色鲜明:

一是城镇道路将为智慧汽车提供专用道路和人车分流,促进智能化生态化发展。

二是汽车形态将发生重大的变革,由传统汽车向智能化多用途移动的形态发展。

三是端、管、云、平台相结合的四层架构,推动移动服务、公共服务、产品创新和商业创新。

四是数字管道5G为虚和物理管道、智能汽车为实的虚+实的双管融合,实现物理世界网络空间的和谐统一。

基于东风全方位的汽车产品+移动服务的多交通模式整体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实现越来越多的特征场景,如无人微公交进社区,智能预约定制化的公共出行服务;移动商业服务进社区,提供各类移动服务车辆;无人快递配送进社区,实现在途动态配送;无人移动医疗服务站将居民健康大数据通过智能家居系统与城市医疗系统政府的医疗系统对接,使咨询、保健、就诊、检查等医疗需求实现在社区落地;数字化中心实践社区管理,实时动态以及政务服务进社区,助力智慧社区运行的效率;无人安防巡逻实现多种安全监测功能一体化,以及无人超市等多便利生活场景。

智慧社区建设正在加速落地,跨界融合随时随地在发生,东风无缝化移动出行服务,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跃然而来。

03

汽车智能化发展亟需云控网联化赋能

李克强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网联化,二者密不可分,网联化有很多实现路径,其中云控平台的应用,使得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促进大系统综合性能的有效提升。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动态

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正大步向我们走来。

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有两个维度,单车的智能到不断的网联,即自动化和网联化,两者融合会形成新的产品架构,包括产品的定义、产品的研发、产品的制造、产品的使用模式都会发生根本改变,这便是我们称之为的智能网联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新一代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下面几个问题和挑战:

首先,智能汽车和交通系统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自动驾驶发展只控车不控路,单车智能从感知可靠性到成本、算力功耗等有一系列约束,而且自动驾驶的安全实施与商业运营面临挑战;智能交通管理只控路不控车,仅仅是从交通基础设施的角度来去做分析判断,道路资源与出行需求无法匹配,个体与全局无法协同,进而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其次,车路协同与交通服务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交通应用亟待解决烟囱式的封闭产业生态,解决各自业务数据封闭割裂,以及信息标准化体系缺失。车路协同亟需突破区域孤立、实现广域应用。

最后,应用生态的挑战。如何打通底层,形成一个整体,实际上也是从技术到管理再到运营模式上的诸多挑战。

国际上也在做各种的探索,如欧洲已经明确提出ISAD,即基于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的网联式协同自动驾驶,其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够多大程度地支持自动驾驶,怎么能做到协同的感知,协同的决策,协同的动态的数据交互,协同的感知,到协同的决策,总之,协同调度自动驾驶似乎还需要观察。欧洲2019年公布的ISAD的abc三级,可以对应我国2016年智能网联汽车分级的321基础设施。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分级更有特点,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固定的交通的基础设施,它们之间的这种交互的分级是动态的数据交互协同感的一种决策,这一点非常重要。

网联云控平台

作为关键的概念性技术,云控技术平台应当有所突破了。

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设施,关键一点在于云控基础平台。大家不太强调低时延和移动物理系统和车辆融为一体,所以需要加上云控的概念,即把低时延的信息交互协同一致的概念加上。现在政策层面、在产业层面,大家已形成共识,即打通车路的隔阂,扩大协同的范围,这就包括协同的感知预警、协同的决策引导、协同的控制管理。

云控系统打通了各个中间数据平台,将云端、边缘端和车融为一体,来做协同的感知,控制协同决策。云控系统的本质属性,智能网联汽车的物理信息系统(cps)也好,数字孪生也罢,在于高可靠、低时延的映射系统。基础平台应该是统一协同的,是一个国家基础信息的基础设施。

云控基础平台的产业实践

云控系统,即智能网联下车、路、云融为一体的控制系统,打造一体化云控环境与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服务。其产业示范应用于如道路交通的边缘协同感知与广域信息融合,车路云一体化实施协同控制等等。

目前各地争相建设的智慧城市、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服务,多包括车路协同、车企服务、出行服务、公安交管、通行停车等,都是车、路、云一体的。未来,这种车、路、云一体化还需要不断升级完善,要打通底层基础层,在应用层则是竞争的。

基于云控系统规划5G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实施方案,形成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融为一体的服务。这离不开真正意义上的云控技术平台的建设。云控基础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真正意义上数字化底座,从而实现全要素网联化的感知、人车路交互行为的认知、人车路协同的控制、大数据驱动的群体决策。只有这样云控基础平台支撑,才可以使整个系统发展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云控基础平台——“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

04

后疫情时代无人驾驶技术、产业和资本发展路径

邱 巍

驭势科技合伙人、首席生态创新官

无人驾驶行业两大现象级公司

无人驾驶行业有两大现象级公司:特斯拉和Waymo,他们各自代表着攀登无人驾驶行业高峰进程中两种典型风格。技术的变革,可以成就资本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Waymo目前估值是300亿,而特斯拉市值逼近3000亿美金,超越了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估值的总和。如果回到两年前,特斯拉估值是600多亿美元,Waymo估值则达1700亿美元。

Waymo作为无人驾驶领域令人仰望的公司,它的母公司谷歌改变战略,开始对外融资。到2020年4月,Waymo已累计完成了3200万公里的路测水平,它的仿真里程甚至超过了100亿英里。Waymo的测试专注于乘用车市场,持续的巨资投入,难以立即启动的商用,令前路充满太多不确定性。因为今天技术是需要暴利的数据跟暴利的算法去支撑的。Waymo已引入多家外部战略投资方,希望从外围来探索到新的商业化的路径。而与沃尔沃的牵手,以及之前同捷豹、路虎、克莱斯勒的合作,均是对无人驾驶出租车出行服务、货运服务这样一种商业化跟技术循环发展道路的探索。

特斯拉走的是无人驾驶的另一条路,其市值已达3000亿美元。马斯克的扎实做法,使特斯拉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商业化遍地开花,尤其是从中国市场收获的红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之路让大家看到了更多的希望。马斯克意识到电动汽车是超级复杂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2006年制定了一个分三阶段的十年计划。第一阶段是打造一台昂贵、小众的跑车, Roadster定位高端品牌,服务超级土豪,以实现第一步的技术梦想;进而打造一个价格适中的model x,踏上量产之路,实现技术、成本、客户体验的综合平衡,稳步走向无人驾驶的山巅;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它巨大的成功,就是model 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斯拉对国内汽车企业带来的挑战

特斯拉对我国国内汽车市场的冲击会越来越大,中国企业要考虑的是如何去应对。特斯拉让资本市场看到了另外一个更大的想象的空间。马斯克在2016年提出下一个10年计划,特斯拉在今天拥有巨大市场保有量的情况下,根据它今天的技术特性,每一辆车都是它的一个数据算法验证的点。这样的数据底蕴、客户底蕴,使得特斯拉在无人驾驶上走得扎实而长远,这也是我们全行业需要去思考和借鉴的。

中国市场的场景优势

从中国市场角度看,我们的场景多,可以践行各种各样的模式,逐步实现商业化的落地。

这些场景在哪里呢?如果以1-3年的时间节点来看,那就是在各类垂直的细分领域,如物流,包括工厂的物流以及园区的物流和配送,这些都是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如果2-3年这个尺度去看,就是乘用车局域化的 L4的应用,像大家都在谈论的停车场自动代客泊车,加上一些高级别的辅助驾驶等;如果以5年的行情来看,那就必然是干线物流这样的巨无霸领域了。从技术的发展,从商业的经济性、可执行性层面,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我们能够获得很多有价值的认知。

此外,车路协同也可以看作新基建的红利。我们不仅仅靠单车的智能,我们也有车路协同,中心端的智能来去保障。从系统的层面去看,中国无人驾驶行业的未来还是蛮乐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30年,驭势科技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了不少场景,如机场物流,还有园区物流等。机场物流痛点足够大,客户支付能力足够强,它就是我们的超级用户,可以让我们把早期昂贵的技术在这个地方得以践行,去完善我们的技术体系。

进入到工厂物流领域,我们真正把无人驾驶的技术在一个园区内,结合数字化工厂这样的发展趋势,来提升产线的效率,降低产线的运营成本。尤其是这次疫情期间,因为人员与内部的原因、供应商交通的问题,整个工厂人员到位情况很不理想,但又要保障它的生产,这时候无人化就体现出独特的优势。一季度,园区物流、工厂物流这部分订单逆势增长,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在做垂直领域的同时,驭势科技不是单打独斗,也同主机厂商合作伙伴们一起开展了更多探索,如自动代客泊车,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驾驶,高级别的无人驾驶等,进展还是不错的。日积跬步去突破,无人驾驶的珠峰在前,我们一直努力与合作伙伴共同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