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卢亮 疫情对深圳人的保险消费观有哪些刷新和冲击?8月4日,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平安在深圳联合出炉一份了《疫情后广东省保险消费调研报告》。

深圳成为主要样本。据调研方向南都记者透露,《报告》对广东主要城市进行了走访调研及问卷调查,从疫情后保险消费需求变化、购买渠道、消费人群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其中深圳样本占比最多,超过22%,也最具代表性,这意味着该《报告》成为深圳人保险观念的群体画像。

记者看到,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深圳等地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和需求。《报告》显示,近九成的受访者表示"认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65.38%受访者愿意加大保险投入,提升个人和家庭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留意的是,健康险在本轮疫情后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消费者对重疾险、医疗险的需求显著提升。81.56%受访者表示,更希望增加重疾险配置,70.61%受访者选择了医疗险

那么,经此疫情后,市民今后愿意增加多少真金白银作为保障?调查显示,约4成受访者希望保额增加10%;35%的受访者希望保额增加10-50%。同时,16.96%受访者愿意每年增加1000元以内的家庭保费开支;四分之一的人则愿意多交1000-5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互联网保险炙手可热,但是市民依然表现理性。调查显示,在大额保险、重疾险等领域,传统渠道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过半受访者表示,当单笔保费低于1000元时,更愿意选择线上购险。

未来市民如何通过新兴渠道接触保险,成为焦点。业内人士现场分析认为,后疫情时期的新趋势就是消费者会更多地借助短视频或者是保险直播带货的形式,来购买自己的保险产品,成为一个新型的保险营销的渠道。同时,借助在线聊天机器人了解保险产品,借助AI理赔的工具等来提高理赔效率和速度,也是今后保险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许闲在深圳连线中认为,2003年非典过后,中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实现了9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次疫情使消费者的风险保障意识有所提升,更愿意为保险产品买单。

不过,许闲也提醒,疫情倒逼险企加快保险产品创新,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同时加快数字化、科技化转型,这些都将为保险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