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丨张瑾 许雯 陈兴隆 刘珂君 应鑫王婷婷 殷建 实习记者 李宇欣 实习生 张心怡

8月3日,“生活在树上”的话题登上热搜榜,引发舆论关注。网传消息中,这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的题目。消息称,这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向上滑动阅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分作文在网络上流传开以后,连续两日来,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点赞力挺,也有人旗帜鲜明地予以批评。

那么,高考作文的阅评标准是怎样的?高考作文在写作上又该注意什么?对于这篇备受争议的满分作文,专业人士们会作何评价呢?记者采访了多位成都业内名家,其中不乏多次参与高考阅卷的高校教授、成都教科院语文学科组人、知名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名校语文教研组长等。

四川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蔡尚伟

不主张用满分评价作文

考生虽有炫耀之嫌但是个好苗子

自古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般来说,我不太主张用满分来评价一篇文章或某种文化。因为文化评价的本质是见仁见智的主观性评价,从个人主观角度出发的是一种相对性判断。采用满分这种较绝对的评价方法,我个人不太主张。当然,从文章本身来看,考生在同龄人中应算上乘,甚至是出类拔萃的。从文章可以看出,考生有较强烈的哲学意识,也有较扎实的哲学素养和语言文字的修养。

在今天这个物质繁盛,精神相对萎缩的时代;在传统文化相对不被重视的时代;在古文更容易被年轻人所忽视的时代,考生体现出自身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熟悉、熟练掌握,在同龄人中特点较为鲜明。特别是考虑到我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有接触到部分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的古文功底、古文化修养、哲学修养不太令人满意的情况,考生作为一个高中生能够做到此程度,已经十分不错。

总的来说,我认为该考生是个好苗子。作为高校导师而言,我特别希望看到基本功扎实,有思考意识和能力,还有较深哲学素养的学生,此类学生的培养前途也相对较大。

从文章本身评价,考生对一些知识点,包括哲学家的名字、名言和部分生僻字的使用时间有过度之嫌,堆砌之嫌,有炫耀性使用、炫耀性写作的嫌疑,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弊端。当然,这是一种比较高的要求了。从为文最高的境界来看,文章应该是内涵深厚博大,但形式应显得清新洗练,不显山漏水,不着痕迹尽得风流,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

但考虑到时代背景、考生年龄和高考作文其特殊体例,考生用这种行文方式来表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让人感受到其潜力。总的来说,我认为应该持鼓励的态度。当然,还是建议在高考中,阅卷老师尽量要谨慎地用满分来评价一篇作文,这样可能会更合理,更体现评价的严肃性,更体现评价的分寸,也更符合社会的总体认知。

对于满分作文,我认为最好选用公认度较高,争议性相对较小,甚至明显超越同龄人的作品来作为示范性、引领性的范本。但是要谨慎,因为要达到这种程度十分不易。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石磊

浅谈作文的文风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石磊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高中生,该考生在作文中所展现出来的知识面和思辨性应值得肯定,造成多数人对其高考作文有晦涩阅读感受的原因,可能是考生未对其概念、典故进行充分解释。

石磊称,《生活在树上》标题来自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代表作《树上的男爵》,男爵柯希莫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十二岁时因为一次倔强的反抗决定去树上生活,从此一生都在树上度过,“许多年以来,我为一些连对我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情:生活在树上。”柯希莫的一生一直反抗世俗,却从不厌世。“他在弥留之际,攀上热气球的绳索消失在天空之中,从此再无踪影。他的墓志铭诠写到:‘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入天空’。要理解这篇作文,需要了解《树上的男爵》,或者考生在作文中对这本书进行适当的介绍。遗憾的是,该文并没有介绍。”

此外,石磊认为,文章中还有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麦金太尔之言“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等表述,以及其他一些生僻的词语,该文也因为这些生僻词语和晦涩典故受到质疑。网上有署名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大组组长的点评也认为,“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在石磊看来,高考满分作文,应是高考中所提倡、鼓励、倡导的作文范本,是高中语文倡导的。“中国语言文学讲究文从字顺,这是中文的特点,与西方语言表述的结构主义的欧化句式具有明显不同的风格。我个人更喜欢清晰明白的文字表述。高考作文,大多要求考生根据要求与材料作文,考生可选择议论文、散文等多种体裁,行文无论是偏重于议论说理还是偏重于文学描写与抒情,其文本本身应使人易于理解。”

石磊说,高考作文不是哲学考试,更不是学术论文写作,即使要表达富有哲理的思考,也应当把深奥的、哲学性的思考进行生活化、文学化的表达。关于人生的思考,是古今中外文学的永恒主题,许多作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例如,周作人的小品文文风清新优雅,白居易的诗歌叙事直切,描绘真实。即使是学术论文,也应先让别人读懂。学术论文一般有注释和参考文献,对一个关键词有阐释,作者不仅需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还要对文中的核心词语和引用别人的观点和理论进行解释。“该篇作文中提到了海德格尔、麦金太尔、达达主义、矿工诗人陈年喜、赋魅等,但都没有相应的阐释,一般读者当然会觉得晦涩难懂。若从论文角度看,不同人对达达主义也有不同理解,应对其进行论述。当然,这只是一篇高考作文,不是写学术论文。”

据了解,石磊有执教高中语文的经历,曾在一所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带过两届高三毕业班。他知道,一些高考生背诵一些名家名句和典故,套用在作文中。对此,他要求学生对这些名句和典故要理解,运用要适当。“我从来都认为,再精美的语言,如果不能较好对表达内容,这样的形式主义,是不值得提倡的。”在石磊的认识中,作文应是表情达意,而不应是“孤芳自赏”。“无论你有多么深奥的思想,如果别人不能理解,这样的作文无疑不是好的作文。语言的艺术性,说到底是表达的艺术,作文是运用文字进行表情达意。高考作文,检测的不仅是考生的思想和阅读量,更是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中国大多数经典文学作品,即使是古典文学,如唐诗宋词,也是朗朗上口的。”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副院长 李立

文章立意尚可

文风有炫技的味道

对这篇争议中的高考满分作文,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副院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立老师表示,“我可能会给这篇作文一个较低的分数。”

而这篇作文之所以得高分,李立老师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阅卷者觉得它远远超出了一般高中生的阅读眼界和水平。文章的立意明显受到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启发,把树上生活作为一个连接,传递了一种更好更高远的精神生活追求,“老师打满分,潜意识里是希望能够鼓励这种阅读风气,鼓励学生博览群书。”

但在李立老师看来,无论是写高考作文还是其他文章,在言之有物的前提下把东西说清楚非常重要,而这篇高考作文有点炫技的味道,文风非常细致,却一点都不灵动。这种晦涩夸张的语言貌似很深刻,实际却让人不知所云,而像海明威那种看上去比较质朴、不动声色的语言,反而可能够流传得更久,“就像一个人化妆,化的太浓,就完全失去了那种让人觉得亲近觉得美的感受了。”

李立老师曾参加过1995年和1996年的高考阅卷,在他看来,这种晦涩文章的分数特别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会觉得作者是世所罕见的奇才,从而给高分。不喜欢的人就会觉得考生装得特别老成,打分就可能相对较低。由于评判作文本身主观性非常强,没有一个唯一的客观标准,最终只能尊重评卷老师的判断。

成都教科院语文学科主任、国学研究室主任 罗晓辉

作文有“晦涩”之感不能怪考生

要怪读者自己阅读面太窄

这个作文题的题意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预期,而家庭、社会对我们的预期,却与此存在落差或错位。考生需要思考的,就是这个话题。

《生活在树上》这篇文章,是符合题意的,甚至可以说是切合题意的。它指出,我们的自我预期来自人性中对超越性的追求,往往并不符合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常常与现实错位。然而,社会性是无法避免的,应该在自我预期与社会对我们的预期之间达成妥协。“生活在树上”意味着保有自我预期,“始终热爱大地”意味着不与社会脱离,“升上天空”意味着自我实现。此文的观点是辩证的,总体想法也是清晰的。

由此看来,这篇作文不是不说人话,它说的就是“人话”,只是很多人未必看得懂。

我不认为这篇文章“老到”,我们不必指望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老到,那是不合实际的奢望。至于“深刻”,我也不这么认为。有些句子是有深度的,但整篇文章无非就是说,自我预期和社会对个体的预期,要辩证处理,这是我们熟悉的东西,谈不上有什么特别深刻。

至于“晦涩”,我觉得也不明显。仔细察看这篇文章的句子,句意其实都是比较清晰的。那么为什么读起来会有“晦涩”之感呢?这是因为它使用了很多读者并不熟悉的词汇,以及相当数量的外国哲学家和外国文学作品,例如维特根斯坦、卡尔维诺。这不能怪考生,要怪读者自己阅读面太窄。

这种做法,我觉得有可能折射出考生有一点“显摆”或“卖弄”的心态。如此一来,其表达就出现了王国维所说的“隔”的效果。多数读者读这篇作文的感觉,一定是不清通,翻译腔。但这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考场作文是竞技性的,想要卖弄一下引起关注,当然是合情合理的。何况十几岁的年轻人显摆一下自己,这无比正常。从未显摆过自己的人,一定从未年轻过。

如果我来评分,大概分数是55-58之间。比起绝大部分考场作文来说,这篇作文从审题立意、阅读视野、语言品质等方面来说,无疑是非常出色的。你要知道,相当数量的考场作文,都是头脑昏、言不及义、空洞无物、口水横淌的。这篇作文中所提及的材料,考生自己的理解未必充分甚至未必准确,但那无关紧要。我们不能以专业研究者的水平来要求一个中学生。至于满分,我是不会给的,因为表达是一种交流,我还是嫌它有点“隔”。

不顺畅甚至晦涩的文章,必定会制造交流障碍,在阅卷场上的风险是很高的。像这篇作文,更有可能的最终分数是39分而不是满分。

我要提醒所有考生,写作文务必要有“读者意识”,考场作文的读者是阅卷老师,你要彰显自己的特色,同时要评估阅卷老师能否顺利读懂。我并不主张文章要写得通俗易懂,真正的好文章并不一定通俗易懂,《离骚》比唐代的绝大部分诗篇都更伟大。然而,通俗易懂容易拥有传播优势,例如唐朝的白居易和宋代的柳永。阅卷场评卷的速度很快,写考场作文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作文评分,首先是“双评”,如果两次评分出现了较大的分值差异,都会提交“三评”,“三评”所给的分数,一般就是最终结果了。如果第三评的评卷人认为不好把握,可提交评卷指导小组作出最终评判。

成都七中语文教研组长 刘源

并非只有自己一个读者

让他人看懂同样非常重要

在较多的讨论文章中都提到,此篇作文不易读懂,一是作者使用了较多不常用的一些词语,譬如“矢、振、直”,二是作者连续引用了可能许多语文老师都不熟悉的名家和概念,譬如“卡尔维诺、麦金太尔、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达达主义、魅、……”对于一位高中生来说,能够在文章中较准确的使用这些词语和概念,在考场上能想到这些名家名言并能较为准确的引用,确实显示了这篇作文的作者比较广泛的阅读涉猎面和比较强的专业文字使用能力。但是如果说这篇作文有深刻的思维和严谨的逻辑,这个评语有待斟酌。

从立意的角度来看,整篇文章的多个段落其实就讲了一个意思:“人对自我的定位要考虑个人、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作者在文章中更强调的是个体需要超越性,但追求这种超越性无法摒弃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也不应该抛弃家庭和社会因素只追求个体的超越,他引用《树上的男爵》中的柯西莫形象,形成他的作文的主要观点:人应该生活在树上,即是这个意思。“生活在树上”,即可以和世俗的一切,尤其是强烈影响人的成长定位的家庭和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又可以进行人类社会的一切行动,从而实现自己的个人超越。

总的来说,作者就是反复表达了这个意思,引用其他名家的话或者事例都是这个观点的简单论证而已,只是因为引用的名家和概念不为大家熟知,从而产生了一种“陌生化”效果,让人觉得“看上去很厉害”。论证在这篇文章里基本属于平面铺开,从论证的层次和论证的逻辑上来看,可取之处并不多。从深刻的角度讲,作者只是提出了前人所提出的一种做法,但是这种自我定位的合理性在哪里,对于自我人生定位的指导性在哪里,这种做法的现实性等问题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从写法的角度来看,我们平时在学生的写作练习中是鼓励学生做多种不同写作方式的尝试的,学生既可以写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也可以写哲理性或者抒情性的议论散文,这篇作文可以归于哲理性的议论散文之中。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鼓励学生在语言上写出自己的特色,但是在写出自己特色的同时,也要考虑文章写出来是给他人阅读的,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读者,因此,让他人看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从考试作文的角度来看,让阅卷老师更容易抓住作文的议论要点、议论层次对得到一个相对较好分数是有帮助的。这篇作文之所以在分数上有比较大的打分差异,正是因为他的语言特色影响了阅卷老师对其文章主要内容的快速抓取。如果此位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即呈现出这样的表达特点的话,一般来说,我们会建议他对自己的语言进行一定的修正,以达到让人更好理解的目的。

阅读场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值差距,其实浙江卷的满分作文点评中已经说明了处理方式,有专家组联合会诊给出最终的结果,以保证对每位考生负责。

成都市学科带头人、高中语文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岳靖淞

对极具个性化的表达给出高分只是肯定

把深奥的道理简单明了

才是真正应该追求的

初读今年浙江卷这篇考场高分作文,确实让人费解;再读,圈点勾画,大体能理出其思维逻辑;再读,不得不佩服该考生知识面之广;再读,又觉本文似乎还是不够明朗,给人雾里看花之感。难怪考场阅卷初评分数并不高。

一.“似曾相识燕归来”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承袭其一贯的“思辨色彩”,引导考生思考生命个体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高考作文命题,无非是引导学生思考内向度的个体的幸福与外向度的社会的价值以及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生命的价值视个体对待生命的态度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我以为分为两个维度。首先,是自体价值,是生命达到的实现自我目标、理想的高度,是向内探求的一种自我关怀,也就是生命的内在价值;另一种是他体价值,通过他人或社会得以彰显,是对他人福利的一种外向关怀,也就是生命的外在价值。这一话题,其实是历年高考作文一直重点关注的。早在2004重庆卷,就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家庭关系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与这个作文本质上就是同一命题。

从《生活在树上》这篇文章的立论来看,把握住了命题者的意图,对个体认知与社会、家庭期望的思考是比较成熟的,是有独到见解的。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

无疑,这是一篇有思想的作文。我以为,这篇作文最成功之处,在于其思想的“思辨性”:一方面肯定作为个体的人的“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一方面肯定人的社会性。如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者指出“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所以: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其观点具有平和、中庸之美。总体来说,主题是明确的、行文的思路是清晰的。

对于部分点评提到的所谓“老到”,我以为作者大体形成了适合自己的言说方式,有些话语颇有西方哲学式的表达风格,这的确是一般中学生模仿不来的。但本文确有晦涩之嫌:一是遣词造句本身,部分生僻的词语晦涩难懂,甚至客观地讲,有些词语的使用还值得商榷,比如“滥觞”“一觇”等。二是思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朦胧性,比如“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背后的观点就不够明晰。三是通篇说理,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

从鲁迅到梁衡,纵观大家的议论,理性与感性兼顾、深刻与平易并行,本文的思想是不容质疑的,然其平易与感性尚显不足。和众多更“平凡”的考场作文相较而言,对这种极具个性化的表达给出高分未尝不可,然而“高分”只是肯定,绝不是提倡;把深奥的道理说简单了,那才是我们说话者真正应该追求的。

三.“不拘一格降人才”

高考作文评价有其科学的体系和标准,“顺畅与晦涩”并不是评价作文的唯一标准,从立意、思想,到结构、章法,到语言、辞彩,各有其分,不当“以偏概全”,更不应其“晦涩”而否定,否则,“万马齐喑究可哀”!

议论文写作一要“言之有理”,立意为上,此文无疑为考场佳作;二要“言之有据”,贵在以理服人,此文亦能自圆其说;三要“言之有序”,我以为本文还可继续深入挖掘“塑型的动态过程”,或者真正把“如何在不丢失外界预期又能不丢失自我”论述得更清晰。四要“言之有力”,论证的力量源自逻辑,源自概念的明晰和推理的严密,在这方面,本文和优秀的论说文还有一定的距离。

最后,给未来的考生一点建议,好好读读《人民日报》上的经典的时评文章,好好读读鲁迅先生、梁衡先生等大家的论说文,对中学生大有裨益。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发展研究室副主任、语文教师 刘立锋

满分作文之所以存在争议点

主要就在“创新”上

从审题方面来说,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发展研究室副主任、语文教师刘立锋表示:浙江卷2020作文题考察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问题,即自我认识、自我定位与家庭、社会预期之间的落差或错位的问题,该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写的就是对此的认识与理解,并没有偏题,只是表达比较晦涩;题目要求写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并没有禁止抽象、深入、复杂的思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作文表达了作者自身个性化的深度思考,也满足了题目的基本要求;此外,从文体要求上来说,考生须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而这篇作文可以说是一篇学术味道很浓的议论文,文体特征鲜明,不存在硬伤。

在刘立锋看来,这篇满分作文之所以存在争议,主要原因就在“创新”二字上。其实高考作文是鼓励创新的,其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发展等级是作文主要的拉分项,包括内容是否丰富、观点是否深刻、语言素材与表达是否新颖等等,都有利于创新型作文拿高分。浙江考生这篇作文之所以一波三折获满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创新”最终被阅卷组认同和肯定了。但是,针对这篇作文的创新点是否合适,主观上会产生分歧。

对此,刘立锋这样解释:高考作文创新其实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鸣惊人”的创新,比如某一年高考中,江苏一位考生的《赤兔之死》全篇用文言文来写作,这样的创新在阅卷老师的接受范围之内,其文言文的浅显与流畅让人在很短时间能看懂、领会,所以得到了阅卷组一致给出的满分;另一种则是反常态的创新,亦可以称为“标新立异”,例如某一年高考中,四川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作,这种创新就超出了阅卷老师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范围,难以取得认同。《生活在树上》其实是一篇倾向于第二种的反常态创新的作文,因此才会惹发争议。

《生活在树上》主要有三点创新才让人“不知所云”,其一,人物佐证用“冷门”,考生提到了卡尔维诺、韦伯、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等多位有名的作家和哲学家,这些人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和成就,但是他们对一般人而言则是陌生的,甚至从未听说过;其二,遣词造句用“生词”,考生在作文中用到了非常多的专业术语和生僻词,这些专业术语出自国外,在引进、翻译的过程中,导致了晦涩难懂的情况,例如“赋魅”与“祓魅”,同时,一些不常用的古文词汇的大量使用又人为地制造了更多阅读障碍,例如“振翮”与“滥觞”;其三,名句引证用“难句”,考生引用了几处含义很深刻、但是表达很拗口的名言,例如引用麦金太尔的“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是要说明个人的期望与家庭、社会的期望应该是一致的,本来含义正确,却因翻译语言表达的原因,难免会让人一时半会儿回味不过来。

对于这篇作文为何有此创新,刘立锋推测,一种情况是考生肚子里的“货”很多,有种高度的自信,并且平时行文风格一贯如此;另一种可能就是故意造作,本着赌一把的心态,看看写在这里究竟是被埋没还是被发现。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可以说这位考生反过来给阅卷老师出了一道“考题”:看你怎么评?在限定的时间里,要阅卷老师很费劲地看(甚至反复推敲多遍)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不仅会影响原有的阅卷节奏,还会制约阅卷老师的判断力。

刘立锋说,如果这篇作文是他来阅卷,会打到50分左右:从基础等级来看,会给到35分;从发展等级来说,会给到17分;整体上会给予考生扎实的功底和语文素养以肯定,但是也不会再往高走,不会打满分。在刘立锋看来,考生在作文中的某些引用和阐述,其实是误解了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中对科西莫这样一个追寻“自我”的叛逆角色的塑造,误以为科西莫是将个人期待与外界期待统一起来的典范,或者是偏激地看待了原著的主旨,此种理解上的不足他会在论证层面扣分。而且,高考满分作文的示范导向性很强,他表示不会用满分来鼓励或者提倡这样一种不太必要的创新,以免高中生在日常作文训练中不正确地效仿、剑走偏锋。

最后,刘立锋提醒说,这种类型的作文在阅卷场上被埋没、被打低分的可能性是很高的。结合他自身的阅卷经历来看,遇到特殊作文的时候,评分者往往会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遵循高考的主流标准和价值导向,凡是不说明白话、不符合大众审美取向的,哪怕行文高深,也会按“三类文”处理;另一种是敢于冲破陈规俗见的樊笼,欣赏和保护那种有实力、有水平的文学“天才”和“怪才”,给予“一类文”甚至满分。当然,无论哪种倾向,最后都取决于阅卷组长的认同度,组长会参考其他阅卷老师的意见,最终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一锤定音”。所以,综合来说,这种反常态的创新作文存在很大的得分风险,绝不能简单模仿,拿满分作文的真正康庄大道是:广泛阅读、勤于写作、苦练内功、提升技巧。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 卢捷

“晦涩”不是分数评判的标准

分数的高低,还得取决于作文水平

不可否认,《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篇考场佳作,更是一篇具备真情实感且表达独特、逻辑清楚的妙文。当众多学生还停留在如何让观点鲜明、结构清晰、表达通顺的基本层次之时,该考生明显是在广泛阅读基础之上,达到了深入吸收消化、合理运用哲理思辨的高层次表达水平。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评价本文“不说人话”,与贾府的焦大不可能爱上林妹妹是同样的道理。

本文的优点在此不做赘述,读来感觉“晦涩”,可能主要是因为文章中出现了大量不常用的字、词或少见的术语和表达方式,如“觇”“洵”“嚆矢”“滥觞”“保持直”“薄脊的符号客体”……甚至还没有读完首段就已经崩溃了。高考作文评卷,多数老师会在参照评分标准及培训纲要的前提下,采取如下两种评分方式。

一是批判式,即在整体评判的基础上,结合内容与表达,审定文章的问题,都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数扣减,这可能是本文得39分的原因。

二是欣赏式,即在达到内容、表达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发现亮点,寻找发展等级相关标准,并据此进行相应的分数增加,这是本文在二评、终评得高分的原因。我如果作为该卷的阅卷教师,会和大多数评卷者一样,在排除本文简单堆砌、生搬硬套之后,采用第二种评卷方式。而且,我会觉得眼前一亮:此类文章太稀有,此类考生太稀少——因为珍稀,所以珍惜,一定会在多遍审读之后,给这篇文章极高分。

考场上出现晦涩文章,部分是考生故弄玄虚,这种卖弄、炫耀式的文章往往华而不实,谈不上思想深刻、语言优美,会很容易被发现,得分基本不高。另一类则出自实力考生之手,这些考生有深厚的积淀,富于发现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和合理运用储备解决问题的实力,他们运用晦涩字词表达观点、阐述道理,与常规表达一样游刃有余。高考评卷场上曾经出现过文言文、甲骨文等,都没有因为“晦涩”而被埋没。所以,“晦涩”作文确实存在打低分的可能性,但并不意味着打低分的可能性很高。“晦涩”不是分数评判的标准,“晦涩”的文章反而会引得老师细读,分数的高低,还得取决于作文水平的高低,这也是当考场作文出现较大偏差时,对作文进行最终评定的基本标准。

成都市语文特级教师、新都一中教师 谭红军

同一篇作文出现巨大分值差异

一定会通过阅卷组反复斟酌

对于这篇有争议的高考满分作文,新都一中语文特级教师谭红军表示,如果他来阅卷会给满分。”第一,从行文当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这个学生的古文功底已经超出了正常学生的水平;第二,他对于外国名家的思想分享运用地恰当贴切;第三,文章对于古今中外的知识均所涉猎;第四,作者形象说理的能力非常强。从这四点来看,都能看出这个学生的文采已经远远高出正常水平的孩子了。其次从文章的题目来看,完全能够体现出作者对文章的立意以及思考的深度。从行文来看,自然流畅,结构严谨,而且独具匠心,思路是非常好的!”

谭红军认为,并不是文章出现生僻或者古汉语中不常用的词语,就说明这篇文章是不好的。相反,正因为一般人认为很生僻的词语,但是作者却能如鱼得水,运用得很准确,恰恰说明了这位考生的文化底蕴深厚,知识渊博,平时阅读涉猎都是非常广泛的,可以说,这篇文章得满分真的实至名归。

在阅卷场上,一篇作文前后出现了较大的分值差异,一般会如何进行最终评判?谭红军介绍,高考阅卷场上,都是会选择各个学科最优秀、专业素养最高的老师去阅卷。所以,同一篇作文出现了巨大的分值差异,一定会通过阅卷组反复斟酌,不错失任何一位优秀的人才。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语文特级教师 邵培德

宁肯给分高点

也不要埋没了人才

从作文题目到文章主题和行文写作,如何怎么看这篇高考争议作文?针对这个问题,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语文特级教师邵培德首先表达了他的看法,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作文,写对人生的看法,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放开来写。现代青年,思维活跃,看法千差万别不足为奇,但老实说,如果看书不多,知识储备有限,要把人生这篇作文写好、写深刻是困难的。《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旁征博引,单是此点,就值得肯定。如是泛泛地谈感想,四平八稳,千人一面,哪还有什么高分可言呢?说这篇作文“不说人话”,显然是不对的!青年的想法,无论怎样千奇百怪,作为教师都应当支持,“存在即合理”,当然这个“存在”不能充斥负能量,合理还是有条件的。

“《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给满分,我双手赞成。”在邵培德看来,凡语言不同一般学生作文的作文,他主张都要看细致一点,给分也会高一点。邵培德进一步解释道:“的确,正如有人所言,该作文文字‘老到’与‘晦涩’同在,如是改卷时匆匆阅过,真的可能会给分不高的。记得10多年前改高考作文,‘说诚信’的话题,一篇以‘尾生故事’开头的作文,给分就不高,我作为作文阅卷组的小组长,顺便翻到这篇作文,认为以典起头,应当不错的,应该给高分,阅卷老师说,该文有些文白语言混用 不赞成给高分,后来交专家组老师看,给的是满分。”

至于出现所谓较大分值差异的作文如何处理呢?邵培德表示,“阅卷场有规定,我们按规矩办。但我想说的是,作文只要有文采,宁肯给分高点,也不要埋没了人才。”

新川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陈旭

人才多样性,也应该被保护

陈旭认为,当读者因为自己阅读量的贫乏和见识的浅薄,阅罢发现“不知所云”的时候,既不能站在道德的高点来掩饰自己的尴尬然,也不能对这篇作文就轻易冠以“不说人话”而妄加评论。

“这个考生在选择如何去完成这篇极为重要的作文时,一定也会权衡,是写自己想写的,还是写大家愿意读,读得懂的,博一个心安的分数。”陈旭表示,当下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评价,正好印证了这次作文题目:社会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我们期待的满分作文,应该每个人都读得懂,背后道理浅白而绝对正确,文采又恰到好处的装点,让普通人仰望,方便后生模仿。有着这样的预期,很容易视其他不按套路出牌的作文为“异端”。

至于说这篇作文到底有没有价值,陈旭建议,不妨静下来来好好思考这篇文章到底想说什么,说清楚没有。“首先关于表达,文中提及的很多晦涩的词语含义,这些生僻的字词,典故,放在语境当中,基本挑不出毛病,也就是说,比起前些年那篇严重偏题的甲骨文作文,这篇文章是辞达其义的。不去评价是否哗众取宠,故意为之,起码这位考生是准确理解了这些字词、典故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能够在考场写作中信手拈来的。这份才情,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关于主题。陈旭表示,文章以“生活在树上”为题,以“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一句开篇明义,以“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一句结尾点题,说明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当中的观点,是理解这篇文章主题的关键。《树上的男爵》讲述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因为和专制的父亲发生了争执,一气之下爬到了树上,结果一待就是五十多年,但却多姿多彩,充满挑战的树栖生活故事。看似荒诞的故事,但思想内涵是非常深刻的,说明了人类真正的个体自由的道路,需要我们简化环境和还原心境,不再为短暂的、流行的、不具有持久性价值的事物左右内心,这样才能真正为心灵找到栖居之所。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活在树上”这一观点是恰如其分的回答了作文题目当中,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这样的问题。所以,从主题上来说,作者的立意是准确而又富有深刻哲学内涵的,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当中,“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的内容等级特征,也符合“深刻、丰富”的发展等级特征。

振翮

在逻辑层面,陈旭分析表示,作者在第一段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第二三段谈及不可抛弃社会盲目追求自己的自由,接着在后面几段说明个人的自由追求在实践上是能够与社会期待相融合的,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体现了严密的辩证思维,也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当中,“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的基础等级。

所以,在陈旭看来,这篇作文一波三折,最终获得满分,与其说会像很多评论认为的,可能助长堆砌辞藻,晦涩难懂的文风,倒不如说体现了高考作文审查专家对考生个性的包容性,也体现了高考“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追求与进步。高考作文的导向,是让广大学生因为 “引以为戒”,而变得畏首畏尾,千篇一律,还是鼓励那些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展示风采,千帆竞逐呢?现在,保持生物多样性成为了人类的共识,保护“人才多样性”是否应该也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为这篇满分作文点赞,但不必担心考生们模仿,其实也模仿不来。为愿意给这篇作文满分的老师点赞,担心愿意模仿的老师还不够多。”

成都新津为明学校学校宣传中心主任、语文高级教师 李光明

文中多有掉书袋

勉强算深入,但谈不上浅出

我认为这篇文章在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说得很好,娱得很嗨,但是失去了基本的交流功能,所以“不说人话”的评价很准确。

文章老到谈不上,但晦涩是真的,刻意追求小众品味,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个人追求,难以亲和大众。

无错

思维深刻稳当的说法有点可笑,逻辑在哪里?说理到位了?我看到的是概念满天飞,真正自己的东西很少,这恰恰是要反对的文风。日记怎么写,不关别人事,语言为媒介,畅达最重要。

作者确实是读了一些书,文中多有掉书袋,吓到了一些人,所谓不明觉厉而已。

高考作文,在二锅头和碧螺春之中,一定二锅头,慎选碧螺春。二锅头是没有碧螺春高级,但是味道浓烈,很快就能过瘾。碧螺春必须慢慢品味,在高考阅卷中非常危险。

真正的大家,如钱钟书,如朱光潜,如吕叔湘,都能深入浅出。本文勉强可以说深入,但是绝对说不上浅出。所以,绝不是大手笔。

最后说说,一杯浓咖啡,喝了肯定感觉强烈,但是真正好的养人的饮料,还是白开水。打个比方,书法作品,最高的境界是平和简静,其次是张牙舞爪,最差是媚俗狂怪。可是,张牙舞爪的和媚俗狂怪的恰恰能迷惑人。你看颜欧柳赵四大家,哪个不是平和简静的?

成都列五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胡涛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思辨和表达

评价标准不应千篇一律

个人看来标题取自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和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两本书都给人以深刻启示,对理想和现实,对人怎样才能找到生活的道路进行了探讨。从审题、立意和选材来看,是准确的。

近年来高考作文对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察越来越看重,从考场来看,不少考生还按照应试作文套路写,还是“宿构”“套题”,但好作文反对“千篇一律”,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观念,进行个性化写作,对高中生来说,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已很难得了。至于评论中的“不说人话”个人不太赞同,文章可以简明为美。而且,评价高考作文标准不应千篇一律,“最美的花应有许多朵”,这或许比满分本身更值得让我们思考。

如果是我来阅,会给55分以上,但可能不会满分。争议其实是与满分有关,这篇作文不同于以往文言文满分作文获得交口称赞“技惊四座”,它的争议也说明在我们普遍认知范围里,满分作文应更具代表性、典型性,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值得提醒的是,在实际阅卷中,开篇晦涩被较高的打低分的可能性不大,阅卷不只看开头,会结合整体文章判断立意、结构、选材、文采来确定作文档位。一篇作文前后出现了较大分值差异,阅卷系统会自动交给第三方老师。通常会有两人评阅,如果评阅分数差不多,取平均分,如果两次评阅分数相差较大),则系统自动交由第三人评阅,最终由作文审查组判分,因此高考作文评分是比较规范并人性化的。

————————

排版丨bei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