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陇史王文元】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黄土高原上的“东方魔术”

甘肃环县,山梁纵横,沟壑遍地,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发育地区。这里平均海拔1500多米,再加之纬度较高,因而气候寒冷、干旱少雨,农作物产量低下。但是贫瘠的土地却生长出一朵艳丽的民间艺术,她就是环县皮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具黄土高原特色的环县皮影被人们称之为东方魔术,环县也就成了"中国皮影艺术之乡"。以前曾经被人们熟视无睹的环县道情皮影,如今已经成了一面旗帜,代表着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走进环县,我们也就目睹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那些在黄土窑洞中高声唱着道情皮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来自远古时候的传奇。

唱响黄土地

环县地处黄土高原。在长期的雨水冲刷下,这里沟壑遍地,交通不便。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居民带来了种种不便,但也因交通不便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

虽然环县皮影的名气很大,但是环县皮影的历史并不长,距今最多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真正兴起却在清朝末年,环县出了个皮影大师解长春,他是环县皮影的改良者和创新者,为后人们奠定了今天的皮影。

在甘肃陇东一带,流行着秦腔、眉户、道情等多种西北地方戏。在环县则主要是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环县道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情”源于道教音乐。在环县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从前两位道士到环县某地,一户人家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两位道士,并给他们做饭吃。第二天道士们让这家人到一个道观宫参加道场。谁知这家人走后,就发生房屋倒塌的灾难。原来是道士们救了这家人,于是他们将这件事情进行传唱,也就有了道情。一些专家认为,明末清初皮影传入环县后,人们将皮影和当地的渔鼓道情相结合,形成了今天我们的看到的环县道情皮影。而渔鼓道情则产生于宋元之际。

在皮影演出中,人们以“身子”、“头”来区分角色的。一般采用"一身多头"往往头部的造型达到千余种,在传统中,头部造型采用“五分脸”,就是俗语说的“一个眉子,一只眼、大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身子和头就组合成了皮影中各个不同角色。一件“龙袍”、换成男头则代表帝王,换上女头则成为皇后娘娘。尽管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服饰,但总是头多于身子,形成皮影中独特的一身多头特色。然而不论是何种人物,皮影展现给观众的都是侧面。毫无疑问,这与它的演出形式密切相关。

在皮影表演中还有各不相同的道具。我曾经看到了一幅大象拉车的皮影,它是用一张完整的牛皮制作出来的,画面精美,制作细腻;不仅表现吉祥如意的文化内涵,而且表现了富丽堂皇皇家气象。这种大型的道具皮影,在清朝末年就已经出现,最长的有2米多长,有金銮殿、帅帐、花果山、相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有了大型道具,但是皮影的人物还是比较简单,这也是他们能在艰苦环境得以传承下去最主要的因素。往往三五个人,一口箱子,一间寒窑,一盏油灯就能够演出。所以在皮影是按“箱子”来说戏班的规模的,许多戏班只有一副箱子,里面装着皮影的全部道具和戏本子。

大师解长春

甘肃皮影主要流传在庆阳、平凉、天水一带,以陇冬皮影的风格最为独特。而陇东皮影则分为南北两路,南路在平凉一带,唱腔以秦腔为主;北路则在环县,以道情为主。

说到环县皮影就不能不说环县皮影集大成者——解长春。这位生活在清末民初民间艺人,对环县皮影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今,环县许多皮影艺人还都尊其为师。

“解长春甘肃环县洪德河连湾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一年……,十岁随堂叔学艺,……从艺六十余载,独创道情演唱新风格……名震陇东,远播陕、甘、宁……。”据记载,13岁的解长春就自己做主演。但是时局混乱,陇东一带多次发生战乱,解长春不得不背井离乡,流浪到各地卖艺。在流浪途中解长春融合各个皮影戏班和不同戏剧流派之间的风格,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后来解长春从唱腔、乐器、剧本对环县皮影进行了创新,移植了大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统一了皮影的曲牌曲调,同时培养了大批皮影艺人。尤其是在皮影故事和唱腔中夹杂了许多地方方言和俗语,引入了戏剧、民间小调小曲的优美唱腔。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皮影的戏剧语言和音乐元素,形成了今天独特的环县皮影唱腔“陇东道情”。今天,我们在环县看到的解家班子、史家班子、敬家班子、魏家班子就是解长春四大弟子的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长春皮影改革,减少了人力,降低了演出成本。没有改革之前,皮影戏班子里梆子与碰铃为两人分别操作。解长春采用外地学来的经验将其进行了改造梆子与碰铃为一人操作。同时,也将钹的操作人员节省了出来。这些发明和革新不仅降低了演出成本,还为皮影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广作用。

油灯演传奇

虽然王公贵族喜欢皮影,但在旧社会皮影还是难登大雅之堂。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九十年以后,皮影的已经成了人们抢救保护的对象,到国外演出、在首都的剧院中演出……,这些对于今天环县的一些皮影艺人而言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最能展现皮影神韵的却是窑洞里的演出。

黄土高原上演出皮影是最为热闹的事情。听说村里要来演皮影了,乡亲们都来了。窑洞中挤满了人,大人小孩挤在一起,自然小孩在最前面,老人们在小孩后面,最后才是年轻人。

一盏油灯点亮了,一块白布绷了起来,断断续续的棒子声,碰铃声,响起来了,皮影也就开始了。唱一出《罗通扫北》,唱一出《三打白骨精》,老人喜欢的大团圆,年轻人喜欢的打斗在一间小小的窑洞中都能够得到满足。在山大沟深的黄土高原上,这是除了社火以外的最好的娱乐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窑洞中听皮影是一种享受,一方面皮影的是植根在黄土地中,另一方面窑洞是一个天然的音箱,能够产生非常好的共鸣效果,各种乐器能够达到一种和谐自然的感觉。

皮影的演出离不开油灯。旧社会农村中最为常见的生活用具,也是皮影演出的基本工具之一。尽管现在都已经换上了电灯,甚至是极亮的碘钨灯;但是皮影的神韵还在油灯和窑洞里。

环县皮影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活跃着几十家班底,我国著名的皮影抢救保护者王光普老先生说,虽然河南、陕西、四川、北京、山东等地都有皮影艺术,但只有环县皮影保存最完整,而且较之其他地方的皮影艺术,环县皮影在造型、染色、乐器、音乐、制作方法、雕刻工艺、民俗特点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最为难得的是环县皮影还大量渗透了“古文化”符号。

八道工序

王光普是文化界的名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虽然王光普出生在山西闻喜,但却在甘肃陇东民间艺术浸润中长大的,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即开始了对陇东特有的皮影、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样式的搜集、整理和抢救性研究工作。

同时他从民间艺人那里学来了许多民间绝技。他曾制作的一大批皮影,包括了《三国演义》、《红楼梦》、《封神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包公案》、《中国神话传说故事戏》,总数在三百张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给曾经我们讲述了皮影制作工艺流程。他说皮影的制作非常复杂,一般来讲分为选皮、泡皮、铲皮刮皮、线谱过图、刻凿、着色、熨烫出水、装订成型八道工序。牛皮的泡制、雕刻、上色都有严格程序,不能有半点马虎大意。一幅上乘的皮影作品的诞生是绘画、雕刻、皮质加工三者高水准配合的结果。

据王光普先生介绍,1995年他接受台湾霍克国际艺术珍藏馆约请制作一批皮影,当时他用数万元资金,选购了200余张上好牛皮,加工制作了一大批的皮影。前前后后经历3年,最后制作出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情节为内容的100幅皮影;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封神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包公案》、《中国神话传说故事戏》为内容的200幅皮影的制作。“这是皮影制作史上的第一次。”说起这些来,老人兴致很高。老人告诉我们,这300幅文学名著皮影作品,每幅高0.8米、宽1米,加在一起总长达300米。代表了数千年来中国皮影的顶尖水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专家认为这是,“皮影艺术濒临消失之前的最后一道光辉。”

“.三根竹妙舞刀枪剑戟争胜负

一片皮巧扮生旦净丑有忠奸。”

“浑身武艺凭人舞

满腹文章藉口传”

这两副对联说尽了皮影演出的真谛,也是那些民间艺人的真实写照。将一个个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故事,撒播在乡间,撒播在黄土大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关注 请转发

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本号为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内容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