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北斗神马

转载授权(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手机号:17717324202)

8月3日,航天军工板块涨7.53%。而在题材股方面,北斗导航、天基互联、航母概念、大飞机等涨幅居前。

引起市场如此不淡定的原因,主要是消息面上,昨天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北斗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冉承其强调“国际上卫星导航芯片最高的工艺也就是这个水平,所以我们现在水平应该是国际一流。”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刺激市场走势的北斗芯片,从没有卫星导航芯片到国际一流,北斗芯路,中国走的和北斗发射卫星一样快。

GPS默默赚了多少钱?

在卫星界有这么一句话,“虽然信号是免费的,但芯片是收费的。”

不论是什么设备使用定位功能,都得在终端里嵌入一颗定位芯片。如果没有卫星导航芯片,卫星不过是一个大号的烧钱玩具而已,因为人类使用不了天上的卫星。

一开始,北斗项目几乎把大部分的经费放在了卫星的发射和研制上,主要是为了赶进度。

所以之前北斗接收终端机的芯片大都使用进口的GPS芯片,约占95%的市场。而每一个GPS定位芯片,都是给美国付授权费用之后才能使用。

虽然你觉得,作为普通老百姓,接收GPS信号,显示定位信息,使用GPS是免费的。其实,在购买手机或者设备时,就包含了GPS芯片的费用、GPS使用授权费、GPS软件的专利费等等。

而且卫星定位的这个生意,可以说是“一本万利”。卫星工作的原理是不断的向地面发射信号,然后地面上的芯片通过接收多颗卫星信号后自己算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服务一个也好,100亿个也好,反正卫星源源不断发出信号消耗的功率都一样,该损耗还是得损耗。

所以哪个导航系统芯片使用的用户多,就能“反哺”天上的卫星,进行养护和更换(卫星的寿命在10-12年)。

由于全世界对于定位的渴望和GPS芯片的需求,在鼎盛时期,美国几乎垄断了全球90%民用卫星定位市场,有35亿用户,据说收取的GPS授权费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初军方的投资,整个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

又是一个中国芯的故事

没错,讲到这又要讲“中国芯”故事了(别说我故事老套,这真的就是目前中国航天科技的奋斗之路),北斗芯的发展简史是这样:

1994年北斗立项到北斗导航系统在2007年正式研发形成这十三年间,中国绝大部分的导航终端均使用美国GPS芯片。

2007年后,中国企业开始投入到芯片的研发制作中,但芯片制造谈何容易。

从专利角度说,芯片相关算法的专利大多被博通等国外大企业收购,自主研发首先就要突破这个壁垒。

另外就是研发费用。 芯片制作过程中,流片时开一次光罩机便要花费600-800万元不等,有时候不仅价格不透明不说,一次性流片成功的往往不 多。

所以只有资金充足的大企业敢做,中小企业是真的做不起。

到了2013年,国家颁布《促进信息消费——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化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国北斗芯片事业。

自此,北斗芯片的研发坐上了加速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网络 制图:财经早餐

从90nm--55nm--40nm--28nm再到22nm,我们看到了芯片的尺寸不断缩小,性能不断提升。

这几块小小的芯片有 啥用呢?

这么说吧,凭现在北斗系统的精度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这些小芯片足以支撑个中国的物联网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北斗芯片,也有了在全球市场和GPS芯片刚一刚的底气。

虽然不贵,但是我们能更便宜

其实说起来,之前GPS芯片价格不算贵,但是我们自研芯片可以做到更便宜啊。

2012年12月,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建成,正式服务亚太地区,也标志着北斗开始向产业化推进,刚开始提供商业服务时,北斗芯片的价格是挺高的。

但当时,一片民用级北斗芯片价格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当时GPS芯片单价仅为30元人民币左右。

为啥当时北斗芯片那么贵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我们刚开始做,前文也说了,费用投入高。

第二,许多试图做GPS芯片设计和北斗芯片设计结合的双模芯片导航系统。采用双模芯片可以提高导航的精准度,能做北斗和GPS兼容的芯片,也就意味着掌握了两种结合在一起的芯片设计,明显这个更高端。

数年前,冉承其就说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冉承其再一次宣布了北斗系统践行的诺言:

“我们特别有信心把芯片做到又好又便宜。中国企业参与进来以后,靠中国的科技人员和企业的积极性,把芯片价格大大降低,现在最便宜的芯片不到1美元,约6元人民币,而且含税。”

目前国产北斗导航芯片销量已突破1亿片。而在七年前,这一数字仅仅只有60万片。

另外,我们除了把芯片的价格打下来以外,10年前卫星导航的高精度板卡最贵时是十几万人民币,而中国企业做了北斗高精度板卡以后,在中国国内不到3000块人民币,企业还有足够的利润。

哦对了,除了芯片以外,网友说了:北斗三号要配合中国5G服用更佳哦亲。

官方也盖戳了,北斗和5G,那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随着5G的到来,对时间和位置会提出更高要求。无线通信一般对时钟同步要求比较高。同步信号时以前通过GPS提取时钟,有了北斗就不需要依赖GPS了。

再例如5G+北斗,给无人驾驶提供高可靠网络环境,实现1米级以内定位精度以满足无人驾驶需求。

冉承其说过,卫星导航领域有句名言:“卫星导航应用仅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从之前被“卡脖子”,到实现齐头并进、甚至逆风翻盘的例子,近年来除了北斗外还有许多。

云计算、电力工业、液晶面板、轻轨技术、合成染料、盾构机、桥梁工程等等...(欢迎财友补充)。

其实说到各行各业从曾经落后于世界,后来却实现了大翻盘,虽然现在我们都当作故事来看,但这条路具体是怎么走过来的,经历过的企业深有体会。

我想到了国资小新去年的一条微博,有很多央企大佬们纷纷发声“卡脖子”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博发于2018年12月26日中国制造日

其实国资委的官博国资小新说的对:

从来就没有什么相同的起跑线,我们的一次次“备胎转正”,换来了一项项科技自立。

有滔天巨浪才能逆风翻盘,5G+北斗,未来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