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30日凌晨,欧洲四大强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共同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这份协定根本没有涉及各个强国之间的利益交换,反而把一个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希特勒不费一枪一炮就得到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居民和大量兵工厂,由此地位得到巩固并且有了发动二战的基础,而英法一味出卖盟友求取和平,搞绥靖政策最终的结果是毁灭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台德问题

苏台德地区问题要追溯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捷克斯洛伐克在现代是两个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但是两个国家的人种都是西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曾经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但是被匈牙利的马儿扎人亡国,此后斯洛伐克地区被匈牙利统治,而捷克地区的西斯拉夫人建立了波西米亚王国,后来被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此后西斯拉夫人一直被奥地利帝国和奥地利帝国的后继者奥匈帝国所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受到协约国支持的捷克斯洛伐克于1918年10月28日在布拉格宣布建国,11月1日斯洛伐克地区从匈牙利独立并入捷克斯洛伐克,一个新的主权国家成立。

不过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却比较严重。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有100万匈牙利人、50万卢西尼亚人和325万苏台德日耳曼人,这些少数民族按照民族主义情感是十分倾向匈牙利、俄国、德国等国家,不过他们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要求是获得自治权利,把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制度变革成联邦制国家,除了这些少数民族,和捷克人血缘关系最近斯洛伐克人由于被匈牙利统治数百年,在文化上也和捷克人有很大差异,斯洛伐克人照样谋求自己的自治政府、议会、法院,但是捷克政府置之不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形式下,处于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交界处的苏台德地区有了自治要求,苏台德地区的居民是德意志人即日耳曼人,这些日耳曼人是原来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居民,而且奥匈帝国在苏台德地区建立大量的工业基地,比如苏台德地区的斯柯达兵工厂,它是仅次于德国克虏伯的欧洲第二大兵工厂,能够生产从重炮到手枪的各类枪炮。

在1933年苏台德地区出现了康拉德·亨莱因领导的苏台德德国人党,在1935年德国外交部已经秘密联系康拉德,让他倡导苏台德地区与德国合并,为此德国还每个月提供15000马克作为苏台德德国人党的活动经费,康拉德甚至和希特勒会面,并且得到希特勒的指示,让他不断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造成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和苏台德地区的冲突以此让德国介入纠纷。

康拉德回到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大搞民族纠纷,1938年4月24日康拉德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完全自治的八点要求,在捷克斯洛伐克同意后,康拉德选择继续闹事,最后发生枪击流血案件,德国以此为契机介入事态,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到处宣传这是针对苏台德日耳曼人的“恐怖袭击”,希特勒甚至指示军队在边境集结,捷克斯洛伐克在5月20日也整军备战,于是苏台德问题变成了苏台德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1938年3月14日德国军队进入奥地利,在4月10日举行的奥地利是否和德国的合并投票中,奥地利有99.73%的投票者赞成合并,德国是99.8%。至此同属于日耳曼人的德国和奥地利就此合并成为一个国家,直到1955年才再次独立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在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1938年4月21日,希特勒召见了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将军,商讨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事情,代号“绿色方案”,希特勒的意图就是夺取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和居民,使它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一部分。

在捷克斯洛伐克宣布部分战争动员的时候,在1938年5月21日,法国政府宣布他会根据1924年签订的《法捷互助条约》帮助捷克斯洛伐克抵御德军入侵,此后苏联和英国相继表态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得知情况后不得已停止军事行动。但是德国准备战争的举动使得英法极为惊恐,他们害怕发生欧洲大战,主张对德国妥协,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接受苏台德德国人党的一切要求,但是康拉德还是继续闹事,在纳粹的指示下直接武装叛变,最后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镇压,纳粹以此为借口继续叫嚣苏台德问题。英法决定出卖捷克斯洛伐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英、法、德、意四国就苏台德问题展开协商。在1938年9月28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接到希特勒邀请他参加慕尼黑会议的电报,希望张伯伦前往德国商讨苏台德地区问题。9月29日中午12点30分,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在巴伐利亚的慕尼黑市等待着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的到来,12点45分在慕尼黑国王广场的元首府中,这场讨论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的问题正式开始,在会议上张伯伦一味迎合希特勒,达拉第则是紧随其后。

而作为苏台德地区的主权拥有者捷克政府被安置在会议室的隔壁房间里,直到晚上10点,英国首相顾问霍拉斯·威尔逊告知捷克代表会议结果,英法同意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捷克代表抗议,威尔逊打断他们,表示自己无话可说。另一位英国随员阿什顿—格沃特金表示如果捷克政府不承认会议结果,可以自己独自面对德国的进攻。最终在1938年9月30日凌晨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德国可以吞并苏台德地区但必须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新边界的稳定性。1938年9月30日中午12点50分,捷克斯洛伐克在万般无奈之下宣布接受《慕尼黑协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法为何要进行绥靖政策?

英国和法国为什么要对德国妥协呢?要知道希特勒当时领导下的德国军事力量在1938年并不是很强大,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将军二战后接受纽伦堡审判时,他就说过:“要以5个作战师和7个后备师的兵力在还只是一个施工现场的西线工事来挡住100个法国师的进攻,是完全谈不上的,这在军事上是不可能的。”,法国一旦选择和捷克斯洛伐克联手,德国的政治意图根本无法实现,希特勒只会一败涂地,英法如果联手威逼德国,德国同样只能束手就擒,而且我们要知道英法的绥靖政策并不仅仅是政客的决定,因为两国的民意同样支持这场运动。

张伯伦回到英国伦敦后受到了英国人的欢呼,张伯伦的全名是阿瑟·尼维尔·张伯伦,于是人群向他高呼“好样的尼维尔”,英国著名报刊《泰晤士报》报道时极力称赞张伯伦:“没有一个征服者从战场上得胜归来的时候曾带着比这更高贵的桂冠。”,英国有一部分人自发筹集一笔“全国感恩基金”给予张伯伦。而法国总理达拉第回国之后受到法国民众的欢呼,法国议会以535票对75票的绝对多数批准了《慕尼黑协定》,可以法国是民众同意了《慕尼黑协定》的实施,那么民众为什么支持对于德国妥协,实施绥靖政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要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英国和法国的影响。英国在大战期间的经济和财产损失高达519.75亿美元,用于战争的经费是100亿英镑,但实际上应当在120亿至14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1914财政年度收入的6倍左右,此外英国共计援助盟国19.476亿英镑,为了筹集战争经费,英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财政趋近于破产。

大英帝国统治下的各个殖民地开始出现反抗运动,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相继自治,1919年大英帝国最为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出现了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统治接近动摇,如果再来一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可能就灭亡了,只剩下英国本土了。而一战中英国阵亡74.7万人,169万人负伤,而英国本土人口只有4500万人,大批的青壮年男人成为战争的炮灰,自然使得英国人反对在发生一次世界大战。

法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法国在一战中共有140万人死亡或失踪,占法国劳动力总数的10%,青壮年男子中有300万人负伤,而法国的本土人口不过3900万,可以说法国基本上被打残了,这导致法国的生育率下滑,法国根本没有足够的青壮年去进行一场世界大战,而且法国的经济和财产损失高达498.77亿,一战结束时的1919年法国的公共债务是2040亿法郎,而且法国对外投资主要是高利贷,由于一战之后欧洲国家损失惨重,也还不起贷款,这使得法国财政异常艰难,法国根本没有发动战争的想法和意愿。所以绥靖政策是英法民众的必然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我们肯定认为英法在苏台德问题上对于德国妥协是错误的举措,因为在占领苏台德地区不久,德国就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瓜分波兰,正式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但是历史上的各个政策和决定并不是几个傻瓜做出的愚蠢决策,而是衡量各种事情,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选择,就像绥靖政策一样,如果不是英法在一战损失严重,他们肯定不会害怕再打一次世界大战,也不会选择向德国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