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夏拾遗“弦外知音”

非遗实践团

DAY-2记录

行程总览

  1. 参观广陵琴社史料陈列馆

  2. 采访广陵琴派传承人刘扬老师

  3. 采访广陵琴派传承人苏菲老师

  4. 古琴体验

  5. 惊喜

ON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日子里的第一次早起,迎着朝阳与林间的阵阵鹊鸣,我们一行早早来到了广陵琴派史料陈列馆。自远古传说伏羲制琴起,古琴的历史悠悠流淌过三千年的灿烂辉煌,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眼中与身前。在演奏厅中,无论是韩老师所奏《阳关三叠》的离别感伤、泣诉难舍,还是戴老师所奏《欸乃》中时而如激流滔滔、时而似清泉缓缓的变幻自然,都深深吸引、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随后,副队长徐佳钰同学就自己所专攻的笛子与古琴学习过程中的异同点展开了提问,戴老师和韩老师都分别给予了详细而易懂的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W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炎热的上午,行走在青石板路上,期待与欢笑洒落一地,在湿润的砖苔上熠熠生辉。步行至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承人刘扬老师的工作室,推门便见两列装饰古朴的琴桌琴凳,桌上的古琴仿佛诉说着广陵琴派琴师的一代代传承与坚守。与亲切的刘扬老师围坐一团,交流问答之间当真有了几分孔夫子与众学生坐坛论道的意味。或许是感受到这样和睦的氛围,在临别时分,刘扬老师选择为我们演奏了一曲《孔子读易》,在故事般娓娓道来的琴声中,我们拜别了刘扬老师,结束了上午的采访行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人物介绍

刘扬,1957年生,扬州人,广陵派古琴第十二代传人。9岁随祖父刘少椿(近代广陵派琴家)学习古琴后随母亲刘蓉珍学习古琴。八十年代初又师从梅曰强先生(现代广陵琴家、刘少椿弟子),深得广陵琴派真传。其演奏风格厚重深雄、豪放劲健。在继承广陵琴派“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并济、音韵并茂”十六字风格基础上又具鲜明的个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HRE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午后时分,听琴兴致大发的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扬州和敬琴茶馆。琴与茶,同样是高雅而富有深厚意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缕缕淡雅茶香中,我们见到了另一位广陵琴派传承人苏菲老师。如同她自然清新的琴声与馆中若有似无的清茶香气一般,苏菲老师本人便是李白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现实印证。演奏一首小曲,转瞬便将我们带入山温水软的幽雅山林之中,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琴曲与琴师间的默契,以及性格能现于琴声、琴声更能修养性格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人物介绍

苏菲,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和敬琴茶馆创办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OU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室中,我们有幸能够接触到古琴、初步学习它的演奏技法。这几日,大家都为队伍中没有琴人而感到十分遗憾,今日终于有幸能够近距离感受古琴的魅力,大家便纷纷坐到琴旁,进行一些简单的摸索和尝试。不多时,几位悟性较高的同学已然能弹奏出一些简单的曲调。在与老师、同伴的交流学习中,时光飞速流逝,不觉已到了该分别的时候,虽意犹未尽,也只得拜别苏菲老师一行,而后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IV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赶巧的是,明天是队伍中刘睿涵同学的生日,我们忙中抽空为他准备了一个生日惊喜。当插满蜡烛的蛋糕缓缓推入房间,他的表情由困惑到惊讶,转而变为无限的感动。就这样,十个人局促在小小一间房中,笑着、闹着,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正随着围坐谈天时肩并肩的物理距离缩小,而慢慢靠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片段欣赏敬请期待

素材来源 | 华夏拾遗“弦外知音”非遗实践团

集成编辑 | 李清晨

校审 | 铄鉴 杜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