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当。为全面摸清西京古道乐昌段的线路走向、保存现状及沿途的古村落和文物点分布情况,充分挖掘和保护古道文化资源,在韶关市文广旅体局的指导下,韶关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畏艰辛,在西京古道上的调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日,工作组又发现了一条重要的古道——长岗岭古道,它既是古代西京古道的主要线路,也是著名的“坪石大捷”中重要的一战“长岗岭战斗”的发生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岗岭地貌航拍照

据了解,长岗岭古道位于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武阳司村委长岗岭,东北至西南走向,从三星坪村西北约380米的京港澳高速高架桥西侧的农庄后起,至武阳司村委邱家村北侧止,全长约为2977米。路面大部分由长方形红砂岩石板或大块红砂岩石块铺成,部分路段夹杂少量青石板。路面宽度为0.8—0.9米,但在一些陡坡路段能达到1米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灌木丛中穿行的长岗岭古道

由于乐广高速和乡道的建设,导致古道被局部破坏,但现存路段的石阶路面完好率在90%以上。古道途径区域地形多变,既有平缓的田野和迷人的稻香,也有幽深的山谷和潺潺的溪流,还有陡峭的山坡和茂密的灌木丛,一路环境优美,风光无限。沿途发现有2座清代凉亭、1座清代石拱桥、3座清代石板桥、1个民国时期山地界碑(解放前不同姓的村用来划分山上的地界)、2座工农革命军烈士墓等多个不可移动文物点,文化资源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音岩石拱桥航拍照

其中一座清代凉亭—普济亭,位于乐昌市坪石镇三星坪村委会三星坪村西约303米处,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清光绪十一年。主亭和侧间平面呈刀形结构。亭子主体朝向95°,面阔5.56米,进深8.8米,通高4.3米。单间房屋式造型,石、砖、木结构。双面坡屋顶,穿斗式抬梁,灰瓦面。四周墙体分两部分,上半部用青砖夹杂红砖垒砌,下半部用长方形红砂岩石块垒砌。东西两侧开长方形门,红砂岩柱围成门框,门框上部两侧石柱伸出修整成波浪形。门上有长方形门额,刻有浮雕“普济亭”三字。亭内铺设长方形红砂岩石板,南北两侧设有红砂岩条凳。北侧墙的西端墙开有一个长方形侧门通往侧间。侧间位于主亭东面,单间,三进,总进深8.15米,面阔3.27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查队员烈日下开展古道调查工作

还有一座珍贵的清代石拱桥——观音岩石拱桥,位于乐昌市坪石镇三星坪村委会蛤蟆石村西约270米处,又称三星坪村民生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建。朝向284°,总长度为23.59米,宽度为6米,面积约为141.54米。拱桥以长方形红砂岩石板采用纵联砌置法砌筑。单拱,拱跨19.6米,高5.9米,拱厚0.8米。桥面长6.15米,两侧皆有护栏。东西两面有石阶引桥,东面引桥有17级台阶,长6.54米,西面引桥有28级台阶,长10.9米。

长岗岭古道地处粤湘交界地带,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在此与国民党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部进行激战,史称“长岗岭战斗”。长岗岭一役彻底击溃了许克祥的主力兵团,为著名的“坪石大捷”奠定了基础,对于朱、陈工农革命军立足湘南,推进湘南红色革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边上的工农革命军烈士墓

长岗岭古道既是古代西京古道的主要线路之一,也是红色革命的重要发生地和纪念地,历史源远流长,极具保护和开发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藏于密林中的普济亭

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韶关市文广旅体局将不断加强古道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深化红色革命资源价值挖掘、整合与传播,力争让该红色革命资源成为激发韶关人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王苗 李衡华

【作者】 唐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