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嘉兰

来源:首条财经——首财研究院

最近,“大佬撤退”是个热词。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过去的7个月中,马云累计减持套现超460亿港元,另一创始人蔡崇信套现120亿港元。就连一向淡定的马化腾,也罕见出手入囊60亿港元。单单6月30日、7月3日两日,就套现约2.5亿港元。

想来也易理解,企业上市最初目的是为融资,而幕后大佬的最终目的,或许只有一个——套现。

得益于科技大牛市,上述密集、大体量减持并未影响资本行情,股价依然开挂。

不过,不是所有套现都这样波澜不惊。

比如:王健林、李嘉诚“卖卖卖”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外清仓 8年买与卖

7月30日,万达酒店发展公告:其非全资附属Wanda Chicago Real Estate计划以2.7亿美元价格,将其90%的股权出售给现管理股东。而万达最后一个海外项目——芝加哥Vista Tower项目,就在该公司名下。

万达酒店发展年报显示,此次出售项目紧邻千禧公园、芝加哥 CBD,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计划建成一座高350米、地上93层的五星级豪华酒店。

这意味着,万达集团海外布局的房地产项目将全部清仓。

消息一出,引发热议。

追溯过往,万达布局海外始于2012年。

那一年,万达正处王者之巅。

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影院运营商AMC的大手笔,迈出“出海”第一步。

借此并购,其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营运商。而AMC仅一年便扭亏为盈,万达投资收益翻番。

首战告捷,自然信心大增。

王健林商文旅金大生态指引下,万达战车开启“买买买”模式,海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涉及地产、商业广场、文娱产业、海外体育等诸多领域。

地产和商业广场方面,万达陆续进驻欧洲、美国、英国等地。鼎盛时期,万达旗下拥有五大海外地产项目:英国伦敦的One Nine Elms摩天大楼;芝加哥的Vista Tower;美国洛杉矶的One Beverly Hills;悉尼的Circular Quay公寓和酒店项目和黄金海岸项目。

2016年2月,王健林在牛津大学演讲时称:过去三年多时间,万达在全球十多个国家投资,投资额超150亿美元,其中美国一个国家就投了100亿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7年初的5年间,万达集团在欧美、印度及澳洲等地进行超20次大手笔投资,投资总额高达2451亿元人民币。

期间,王健林个人财富也猛增。

2013年,王健林以1350亿元身家力压宗庆后,成为中国首富;2014年胡润富豪榜,王健林虽以50亿元差值惜败马云,但一年后,就以2200亿元再夺首富宝座,一年财富暴涨750亿元;2016年,王健林蝉联,身家2150亿元。

也是这一年,王健林喊出了“一亿”小目标的流行语。

只是,风光来的快,去的也快。

外界看来,豪到爆表的万达、王健林最不差的东西,应该就是钱。

然转眼,城头变换大王旗。

2017年下半年,缺钱成了万达的新关键词。

“买买买”转为“卖卖卖”。

2017年7月19日,万达打包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卖给融创,将旗下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卖给富力。这项交易也被称为世纪并购。

2018年,海外瘦身更加猛烈。

1月16日,万达酒店发展公告:以35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15亿元)出售万达One Nine Elms(万达·伦敦ONE)60%的股权,余下40%股权也已签订出售协议。以此计算,万达入手约合人民币5.24亿。

1月29日,其澳大利亚两项目以3.15亿澳元出售。

2018年11月,万达以4.12亿美元将位于洛杉矶的One Beverly Hills地块卖给伦敦房地产公司。

加之如今卖掉的Vista Tower,王健林海外地产项目全部抛售。

王健林身价,也随之缩水。

据福布斯公布2019年度中国富豪榜显示,其财富值从2018年的1566.3亿元跌到2019年的537.4亿元,财富缩水近700亿,资产排名跌到第三十五名。首富王冠,更渐行渐远。

王健林曾有一个梦想,不光是把万达做大,“还要把中国酒店品牌打到全世界。”

眼看它高楼起,眼看它楼塌了。

资金链之压 不幸与庆幸

何以有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

聚焦此次出售,截至2019年底,ParcelC资产净值约21.93亿港元。预计出售将为万达酒店发展带来9400万港元收益。

而据澎湃新闻报道,该项目2016年8月开工,预计总投资7.11亿美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项目开发成本已投入27.41亿元。

由此可见,9400万港元收益杯水车薪。

事实上,近年王健林的“卖卖卖”,主要源于资金链问题。

作为王健林梦想起始的万达酒店,从2014年借壳上市来,发展不温不火,处于亏损状况。除2018年半年报靠出售项目录得7.67亿元净利润、首度正增外,2018年6月以来,万达酒店发展股价持续低于1港元,被冠上“仙股”帽子。截止8月4日收盘,其股价0.32港元,市值约15亿港元。

2019全年,万达酒店录得短期负债41.87亿元,而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24.22亿元。若将此次芝加哥项目资金抵上,差不多能还去年的债。

但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又给了万达一记重拳。

数据显示,2020年初,全球酒店业务下滑85%-90%,至今还在冰火中。

公告显示,2020一季度,万达酒店发展的酒店管理费收入同比减少63%。疫情导致酒店入住率大幅下跌至24%,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将下滑超40%。预计2020上半年,业绩将大额亏损。

这对本已负债高企的母公司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来说,自然不是好消息。

2019年第三季财报显示,万达商管1~2年内需偿还的有息债务总额则增加至530.54亿元。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万达商管到期的公开债务分别为378.1亿元、367.5亿元。

这意味着,未来两年,万达商管需偿还的有息债务总额接近7百亿。

而万达商管在建和拟扩建的万达广场还有19个,投资总金额高达165亿元。

另一营收主力——影视行业也冲击严重。

以万达集团斥资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亿)并购的AMC院线为例,2020年3月,AMC院线总市值一度跌至2亿美元,浮亏比例超92%,浮亏金额140亿元。

疫情期间,王健林直接宣布,AMC全球关闭1000家影院,其中美国就高达630余家。国际测评机构直接把AMC院线拉入“垃圾评级”。

国内业务也不好过。据万达电影财报显示,2020一季度,万达电影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亿元,而2019年同期净利高达4亿元。

一方面盈利性受损,一方面偿债投资额巨大。紧绷的资金链,要求万达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严防违约等风险。

从此看,万达此次出清海外地产,也就有了逻辑所在。

万达酒店发展也在公告中表示,出售芝加哥项目有助于降低集团现有及未来债务,从而加强集团财务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据新京报报道,就在抛售芝加哥项目的前2天,万达集团旗下的宝贝王控股公司也发生了股权变更,万达集团100%股权转让了出去。

公开信息显示,该早教业务曾是王健林的重点培育项目,布局时间已超6年,一度寄予厚望。

2018年会上,王健林甚至表示,宝贝王可能超万达电影,成为万达集团又一个新核心企业。截至2019年,宝贝王在全国已开店超350家,成为早教领域中的领头企业之一。

此外,王健林另一看重的万达体育,也有出售动作。

7月21日,万达体育公告:已完成世界铁人公司的出售,将获得约3.8亿美元的净收益。

万达体育给出的理由,同样是减轻负债。

同时,2020年6月9日,万达旗下电商平台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宣布注销,正在进行最后的债务清算。

这意味着,王健林8年的“电商梦”正式破碎。

其著名的马王亿元赌约,也随风消逝。

细观上述出售或注销,不乏优质潜力业务。忍痛割爱,是否有杀鸡取卵之意值得考量。但可肯定的是,王健林此时仍然很“难”,仍在艰难重生。

何以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客观而言,回顾万达的发展战略,本身没有错误。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专注一役深耕,打磨融合要义。恐一座粘性极强、壁垒极强、融合商文旅金的超级流量大生态圈已初具雏形,加之万达战车的狼性高效与王健林的战略破壁,两者的新王者之态,或已声惊四座。即使不压阿里马云一头,也会成为与二马互联网经济抗衡的新实体中坚力量,亦是一条我国实体转型的参考路径。

问题在于,步子太大,且狂加杠杆。一味激进扩张、不乏赌性。

还是以大文旅为例,其投入周期长、资产重、回报慢,且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看上去很美,实则陷阱多多,鲜有成功案例。摒其一役,尚有凶险。何况,王健林这样的多面开花、全产业链通吃。

细观万达,自身也不是财神爷。虽有不少盈利奶牛,但架不住如此大体量、快速度的并购扩张。解决方法即是用激进的负债加杠杆方式,覆盖风险。

数据显示,2015年12月31日,其净负债率61.05%,同比上升4.37%,有息负债规模高达1866.47亿。而截至2016年6月底,万达有息负债总额2150亿元,比2015年底增加15%。

快增债务的风险不言而喻,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定调,高度关注海外非理性投资倾向,防范风险。2017年6月,银监会对部分大企业的系统性风险感到担心,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集团等在内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

由此,万达高负债、海外扩张模式走到尽头。

不过,悬崖勒马亦或良苦用心,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掐指算来,万达瘦身之路已有3年时间。虽然学费昂贵、步伐蹒跚,但庆幸的是其战略方向正确。痛并思痛、战线收缩中更加专注专业,尤其是海外地产出清,资金回补国内,凸显看好中国经济、中国产业之意,值得肯定。

李嘉诚又“开跑” 套现总计2500亿元

相比之下,同样卖卖卖的长实集团亦或李嘉诚,就春风了许多。

只是,打法值得细品。

7月23日晚,李嘉诚家族名下的长实集团公告称:以总价约71.02亿元价格,将旗下成都“南城都汇”项目卖给“禹洲集团”和“成都瑞卓置业有限公司”。李嘉诚将从中“赚”(未经审核收益)约38.11亿元。

市场人士的解读是:套现。

相关资料显示,成都项目地块是和记黄埔于2004年以21.35亿元总价拿下。

相比豪赚,“南城都汇”项目已运营16年,至今没有住满。加之国内房价降温明显,李嘉诚出手也在情理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李嘉诚旗下长实系房企的擅长打法——土地价格处于低位时大面积买入,再缓慢分期开发,坐等周边配套成熟、土地升值,以时间换取高额收益。

有网友评论:李嘉诚果然是囤地炒作高手。

只是,大快朵颐的同时,别忘了应有的责任义务。

此次套现撤退,其项目员工也被“打包”转手,且事先没有通知,引起极大不满。

7月24日,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员工联名上书长江实业集团领导,称所有员工不接受7月23日下午公司口头通知所有员工转到接手单位、全体员工分“经理级、主任级、一般级”三个级别分别获得和黄给给予的月工资乘以2个月、1.5个月和1个月赔偿金这一协定,并要求长江实业派总经理级别以上的领导来成都与员工沟通并明确补偿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长实集团发出一封致和记成都公司全体员工的告别信:表示已与禹洲集团、瑞卓置业就员工的工作安排达成协议。按照约定,所有员工劳动合同不受影响继续履行。

简言之,原和记成都公司员工的劳务关系将平移至到新公司。

至于约定由禹洲集团和瑞卓置业支付的补偿金如何执行,长实集团并未提及。

自然,这封信不能平复员工们的不满情绪。

舆论也不乏质疑之声。

事实上,被称“捂地高手”的李嘉诚这些年从未停止过“卖卖卖”步伐,其似也已习惯了争议声。

自2013年起,李嘉诚开始不囤地、改卖地,连续七年“抛售”内地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上海东方汇金中心;2014年,出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盛邦国际大厦、北京盈科中心、重庆大都会,并卖掉长园集团全部股权......

2016年,以200亿元卖掉上海陆家嘴的“世纪汇”综合体,这是李嘉诚在内地出售的最大一笔物业。

最近一次是2019年10月11日卖掉的大连西岗项目,套现40亿元,“接盘侠”是融创中国。

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在亚洲的资产占比降至10%。

“超人”的甩资速度,确实强悍。

不仅卖“内地”,李嘉诚也在“抛售”香港大本营。

2013年,出售香港天水围嘉湖银座商场;2014年,卖掉亚洲货柜码头60%股权,向淡马锡出售屈臣氏25%股份,卖掉和记港陆71.36%股权;2015年,出售香港商业地产盈晖荟;2017年,出售和记环球电讯、香港山顶道2块豪宅地块、香港中环中心75%权益、香港商业地产项目和富荟……

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已卖掉的内地和香港资产,至少套现已超2500亿元。

种种举动,让“李嘉诚要跑了”的舆论甚嚣尘上。

上述质疑,并非空穴来风。

相比在中国的“卖卖卖”,李嘉诚在海外则“买买买”。手笔之大,连曾经的王首富都望尘莫及。

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家族旗下公司在英投资早已超4000亿港元,其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近三成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7%的供水市场、超40%的电信市场、近三分之一的英国码头、超50万平米的土地资源等。甚至有网友调侃称其几乎“买下了半个英国”。

2019年下半年,李嘉诚又斥资46亿英镑(约合393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了英国最大酒吧运营商greene king(格林王)。据悉,格林王目前在英国拥有超2700家酒吧、餐厅和酒店,是英国最大的酒吧零售商和酿酒商。

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在2005年以1亿英镑拿下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地产项目东伦敦康沃斯码头(Convoys Wharf)。在囤地15年后,近期获得规划批准,预估开发价值10亿英镑。

不由遐想,李嘉诚此次套现,是否又要补血英国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人VS企业家

诚然,生意有买就有卖,抓取差价,追逐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不过,生意无论大小,除了经济效益,也要有社会担当,这是衡量一家企业终极价值,一位优秀企业家的核心要义。所谓规模越大,责任越大。

从此看,连续15年荣登华人首富、被誉“超人”的李嘉诚,是一位优质商人,却难言是一位优质的企业家。

2020年,福布斯富豪榜发布。连续21年横屏的李嘉诚痛失香港首富宝座,被李兆基取代。

这并不意外。

李嘉诚重金布局海外市场,但英国经济近年不景气,财富随之大量缩水,现在只剩294亿美元身家。而近几年坚定内地及香港生意的恒基兆业,业务不断向上,李兆基身价也水涨船高,达到304亿美元。

同样,曾经的内地首富王建林,也与“跑路”的李嘉诚不同。即便日子“难熬”,但其还是看好中国经济与产业。

即使在海外布局最盛的2016年,王健林也曾豪言: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上海迪士尼20年内盈不了利,一定要让崇洋媚外的这批人好好认识一下。

可见,民族感情。

其还表示,到2020年,万达在1000亿美元年收入中,来自海外的收入占30%。

可见,即使海外布局的最理想状态,其主营业务仍在国内。

中房商学院副院长邓明政表示,“王健林从十年前开始布局长白山文旅项目到现在,从未放弃过做大文旅的野心,2017年甩卖文旅和酒店资产纯属无奈之举。”

实操看,也确实如此。

自2018年至今,快速收缩海外的同时,万达将更多资金回补国内文旅项目。

万达先后宣布了在延安、遵义、兰州、湖州、沈阳、天津、四川、长春等省、市的文旅投资计划。

即使是今年疫情,王健林每到一处也绕不开“文旅”二字。

整理公开报道,王健林近期活动轨迹如下:6月7日在江西省赣州市考察文旅项目地块;6月8日在广东省肇庆市考察投资环境;6月28日至30日,前往贵州省丹寨县考察调研;7月21日到天津静海区考察,对静海现有体育产业、体育设施和万达体育资源、文旅项目对接引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密集轨迹,彰显王健林的文旅野心。

王健林曾表示,万达转型成果最重要标志之一,是文化成为最大收入。2019年,万达体育和传奇影业都要开展资本运作,今年要出成绩。只看到我们在卖卖卖,却没有看到我们还在投新项目。万达目标是2020年完成企业转型。

“总之万达要瘦身,要有舍有得。这就是万达还在处置一些资产的逻辑。”2019年初的万达年会上王健林表示,这种战略调整肯定不舒服,甚至是痛苦的,但万达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品牌房企在津拿地金额榜中,万达集团以15.6亿元的新增土地总价排名第9;在津拿地面积榜中,万达集团以33.1万平方米排名第5。

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房企在文旅项目的布局,一定程度上会为其带来在当地的拿地优势。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则直言,“现阶段来说,文旅是拿地的IP,底层还是房地产开发。”

不难看出,轻重结合模式才是万达的真实状态。

而无论王健林作何种取舍,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不容质疑。

虽然目前看,走过弯路艰难盘整,单从业绩看,不算一位高明商人。但这种百折不挠、责任担当的企业精神、坚定坚强的中国心,还是匹配了一个合规企业家的素养。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持续几年处境艰难,万达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裁员纷争消息或债务暴雷事件。比如去年王思聪的20亿债务及今年的凡注销,也都平稳解决。

那么,李嘉诚呢?

从打法看,李嘉诚是否像投资家与投机家的组合体?

新加坡之父李光耀曾如此评价李嘉诚:从未打造过一款畅销全球的产品,他所投资的主要是地产、港口、超级市场、和电讯公司,完全依靠垄断和结盟赚钱。只不过是顺势而为,什么行业当红便进入该市场,换言之,李嘉诚虽曾为国人首富,但基本是靠低买高卖的超高交易能力进行吸金,对经济并没有实际作用。

中国首善企业家,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曹德旺曾说:别拿李嘉诚跟我比,我不做房地产,我不为钱,我捐了八九十亿给国家!我赚的钱也是捐掉,为什么要拿我跟他比?

点评中,不难看出对李嘉诚商人行为的保留“意见”。

早在2015年时,人民日报就曾言“遇到困难不能共度难关,不必挽留”批评过李嘉诚“跑路”。2017年时,新华社旗下智库机构也发表文章,指责其“金蝉脱壳”。

有网友说,“他只是一个商人,不是慈善家,也不是政治家。”但也有网友说“李嘉诚赚中国的钱,投资英国,让人觉得非常对不起中国人。”

需要指出的是,这不是国人的要求苛刻。

在国外,有钱人其实也很多,比如巴菲特,比尔盖茨等。他们不仅是成功商人,也是成功企业家。渴望获得,更懂得反哺。

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寒冬待振。

中国经济虽率先复苏,但原有的经济模型、发展环境已被打破,更需要一干企业家的“全力”精进。

7月30日,中国最高层提出了“经济内循环”。

面对众多解读,化繁去简:即提升优化中国的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通过内产内需,来匹配升级供需,激发产业的活力潜力,夯实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简言之,中国经济依然是大海,不是小池塘!深耕其间,荣辱与共者,必将迎来蝶变之时,价值之花。

大浪淘沙,沉者金!首条财经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首条财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