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其乐书店(孔网店铺:其乐书店的书摊)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对于书的看重,古今读书人无别。杜进题跋云:清捧写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教,鬻及借人为不孝。陈亚诗云:满室图书杂典坟,华亭仙客岱云根,当时若不和花卖,便是吾家好子孙。古人之虑用尽心机,然世事往往由不得自己所想,水火之灾难免,不肖子孙照卖。钱牧斋穷困卖宋版《汉书》,痛呼:此书去我之日,殊难为怀。李后主去国,凄凉景色,约略相似。李维柱更常说:假使能够得到此书,当每日焚香礼拜,死即殉葬。雅人深致,名士风流,虽不免令现代人觉得迂阔可笑,但那份对书的热爱,对人类精神遗产的珍重之情,确也令人感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的厄运到底有多少种,这方面的统计不多见。清孙嵘在《西园随录》中有则文字,应算是比较全面的,抄录如下,以供参考:
“古人言藏书有八厄:水一,火二,鼠三,虫四,收贮失所五,涂抹无忌六,遭庸妄人改患七,为不肖子鬻卖八。若某家小儿喜裂书声,乳妇日抱至书室中恣裂之,以博其笑,此当为藏书九厄。
又予谓书之厄尚不止此。庸夫作枕,村店糊壁,市肆覆瓶,婢妪夹鞋样,或堆积不晓批阅,收藏不善护持,秘本吝惜不为流传,新刻差讹不加雠校,俗子分家大部书分为散处,此亦谓之九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它遭到如此广泛的劫难,真令人无法可想。而最大的劫难,我想应算是文字狱和战火的洗劫。我不知道它们是否应列入九厄,九厄太轻描淡写,而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清代的文网顶峰,再到文化大革命的种种,文字狱不但抹去了思想的自由,更充满了血腥。
近时读郑西谛的书话题跋文集《郑振铎书话》,感动非常,几不能自己。一介寒儒,在抗日战争大的历史动荡中,冒着生命危险,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抢救国家大批珍贵文献古籍免遭还魂纸厂和流失异域的厄运,可谓书之福矣,可谓我辈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