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董事长王晓明

导语

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三农”客户为代表的普惠客群是实现县域经济繁荣、充分就业以及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在此次疫情中首当其冲、受影响最大。本文通过对127家村镇银行2500多位客户经理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疫情对县域普惠客群的影响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应对措施,并针对如何支持县域普惠客户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为普惠客群,县域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三农”客户是实现县域经济繁荣、充分就业以及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但在此次疫情中首当其冲、受影响最大。为全面了解疫情对县域客群的实际影响、客户经营现状及业务诉求,笔者对所在单位存量客户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抽样调查,获得了一套精准反映疫情期间县域普惠客群真实状况、真实困难、真实需求的第一手数据。基于调研结果,笔者对疫情影响进行了初步研判,分析了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并提出了提高对县域客群政策支持精准度的相关建议。

调研情况及主要发现

2020年3月,按照“全条线覆盖、全机构覆盖、全行业覆盖”原则,向全辖127家村镇银行2500多位客户经理发放了9000份问卷,要求每个客户经理随机选择3~4个客户,通过电话方式逐项了解客户情况并在系统中反馈问卷信息,最终共收回7842份有效问卷。其中,涉及小微企业1926份,个体工商户3175份,“三农”客户2740份。地域上主要分布在湖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陕西、重庆、贵州等省份,广泛覆盖东中西部地区。行业上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以及建筑业等行业。

本次调研样本充分,在地区、行业以及客户类型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代表性,与公司现有客户结构吻合,也符合县域普惠客群的分布特征。由于客户经理非常了解客户实际情况,又能与其有效沟通,较好地保障了调研信息质量。调研在对常规判断进行检验的同时,还提供了一些更深层、易忽略的重要发现。

总体来看,县域普惠客群受疫情影响较大,但不同类客户受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与“三农”客户。县域普惠客群通常从事劳动力密集的中低端制造业、农林牧渔业以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这类客户经营规模普遍不大,处于产业链末端,整体抗风险能力最弱,受疫情冲击最大。调研显示,超过五成小微企业反映全年销售会受较大影响,七成认为全年利润会受较大影响。特别是大多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事的餐饮、住宿、文娱、教育、旅游、建筑等行业,全面复工后不仅无法通过抢工追回损失,而且整个行业复苏进程较慢且不确定,对企业产生实质性的损害与影响。

短期内企业复工复产受限于物流运输、原材料及供应链冲击,中长期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订单与市场需求。大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次为:物流运输(35%)、人员招聘(25%)、订单不足(25%)、资金缺口(20%)、费用支出(20%)、原材料供应(15%)等。随着全国大面积复工复产,物流运输、原材料供应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会逐步缓解和消除,但是从中长期看,有效订单与需求是影响企业实际经营的主要因素。在疫情冲击下,企业更多关注维持运转和活下来,绝大多数没有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意愿。虽然目前只有两到三成客户反映订单不足问题,但随着疫情冲击逐步传导以及国外疫情形势的发酵,它对企业需求与经营的影响将更加长期和严峻。

现有减税政策效果有限,小微企业希望得到租金减免、财政补贴等更实惠的政策支持。疫情发生后,中央及各地方先后出台了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但从调研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对政策了解不多或认为政策力度不够大,只有4%的客户表示政策已有效落实。其中有政策传导和落地需要时间的因素,而更多的是因为现有政策与小微企业适配性不高。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一般按照定期定额方式缴税,实际税收负担并不高,更大的支出项是房租、人工、物流等,现有政策对企业减负帮助有限。在希望获得的政策支持方面,呼声较高的政策需求依次为物流运输、补贴、减税、解决招工等。

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客户资金周转变慢,现金流趋紧,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与信贷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应收账款占比较高,而且账期相较一般大中型企业更长;受疫情影响,近七成小微企业、五成个体工商户反映应收账款回款变慢;超三成小微企业表示流动资金只够维持2个月。在希望获得的金融支持方面,呼声较高的措施依次为:降低贷款利率、增加贷款额度、开发适配金融产品等。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出现一些趋势性、结构性变化,需要因势利导。在此次调研中,两到三成小微企业表示复工复产后面临招聘难、用工成本高的问题;而与此同时,约6%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疫情后选择留家创业,并倾向于特色种养殖等创业方式。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发展前景向好、就业机会增多,返乡创业与务农的人数呈现趋势性增加,本次疫情加速了这一趋势。这类客户年富力强,从业经验较丰富,有一定学习能力并积累了一定资金与技术,容易成为乡村振兴、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需要因势利导地给予支持。

对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三农”客户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央行多次推出定向降准、专项再贷款、差异化MPA考核等政策,为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鼓励其加大信贷投放,已成为应对疫情金融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但疫情期间,县域普惠客群自身经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县域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等均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调研情况来看:

疫情冲击仍在继续,对资产质量的影响须进一步评估和持续关注。当前,国内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是国外疫情仍在不断恶化。如果国外疫情加重或长时间延续,我国涉外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将面临较大的危机,其影响甚至可能超过本土疫情的影响。同时,部分受影响较大行业内的客户,其资产负债表和生产经营受疫情冲击短期内难以修复,虽然前期在监管支持下完成了贷款延期、展期和续贷操作,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现金流和还款压力会凸显。目前情况下,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对未来资产质量走势仍无法准确预判,且难言乐观。

市场流动性充裕,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利差空间承压收窄。为支持县域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客户的复工复产,央行出台了一系列定向支持政策,包括引导LPR下行、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以及15000亿元支农支小专项再贷款等,县域金融市场持续维持资金宽松的局面。大量资金对较优质客户的争夺、以基准利率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以及存贷款利率的非对称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压缩金融机构利差空间。中小金融机构户均贷款规模小,各项运营成本与固定支出较高,需要一定的利差空间来保障可持续发展。本轮持续性非对称降息以及利差收窄,可能对县域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造成一定冲击,甚至可能会对行业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县域普惠客户对线上服务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增强,对在线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疫情客观上极大推进了县域普惠客户对线上服务的认知与使用,监管机构也密集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线上金融服务,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数金融机构线上业务逆势大幅增长,既满足了客户便捷性要求,又提升了客户服务效率。线上服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对线上服务相关软硬件升级、线上产品创新以及营销行为变革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急迫的需求。

经济强则金融强,经济活则金融活,只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才有金融的稳健运行。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扎根当地、支农支小,与县域经济及客户共生共荣、休戚相关。在县域普惠客户受疫情冲击经营出现困难时,金融机构应该责无旁贷地加大资金支持、与客户携手共渡难关。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疫情冲击带来的风险,及时分析、妥善应对,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

一是持续加大对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加大普惠客户金融服务等要求,积极优化授信政策,加快业务产品创新,持续加大对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县域普惠客户的信贷支持,特别是扶持短期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滑但长期看好的行业。同时充分挖掘新兴业务领域信贷需求,结合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要求加快业务拓展。

二是及时跟进客户变化,重检政策、产品与流程,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精准展业。此次疫情几十年未遇,疫情本身的发展演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传导都是全新事物,没有先例可循。金融机构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结合专家经验和调研数据,及时跟踪疫情影响下客户的新特点、新变化与新问题,研判疫情对县域普惠客群的长期影响,分析自身政策产品的契合度及实施效果,并基于此不断优化政策、产品与流程。

三是顺应客户习惯变化与数字普惠趋势,加快数字化升级转型。数字化是普惠金融的必然趋势,是中小金融机构兼顾风险和成本之后的必然选择。此次疫情客观上加快了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进程,县域中小金融机构要顺应大趋势,以此为契机加快线上渠道建设,优化线上服务流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加快数字化升级,打造敏捷反应的科技银行。

加大对县域普惠客户支持的政策建议

此次调研基于22个省市、127家村镇银行的存量客户,对县域普惠客群有较强的代表性,所反映问题具有方向性意义。需要强调的是,金融机构存量客户总体质量尚属中等偏上,如果以县域全体客户论,其面临的形势与困难应更加严峻。从全球来看也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各国纷纷出台重磅政策,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全方位加大对中小客户的支持。鉴于县域普惠客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建议政府加快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支持,加快政策落地,创新落地方式,更加精准地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客户。

尽快实施更大力度的降费和补贴,重点加大对县域普惠客户的支持。县域普惠客户数量众多,普遍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客户经营机制灵活、适应性强,如能及时给予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就能助其顺利渡过难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普惠客群的租金减免、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公积金缴存比例以及个人所得税率。

创新政策落地方式,加快实施、精准施策。对县域普惠客群的支持政策等不起、也拖不得,建议进一步创新政策支持方式,采用更加直接、更加定向、更加精准的施策方式,缩短政策传导链条。例如,财政补贴可直接与雇用人数挂钩;发挥金融机构市场化的客户选择机制,将财政支持资金通过贷款贴息方式支付给贷款客户;统筹财政支持资金和担保基金,为县域普惠客户提供信用增进,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

加快出台产业支持政策,因势利导给予差异化支持。建议对住宿餐饮业、旅游业、教育业等受疫情影响严重且吸纳大量就业的行业,及时出台特殊的产业支持政策。对此次疫情中涌现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大引导与扶持,并为传统企业发展转型提供政策支持。

加大对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在内的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是服务县域普惠客户的主力军,与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普遍注册资本小、运营成本高,在主要客群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面临资产质量上升的压力。建议适度调整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政策,给中小金融机构合理的利差空间,以实现财务可持续;同时在财政存款、资本补充、流动性支持及差异化监管等方面加大支持,使其更好地为县域普惠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20年6月刊,2020年6月5日出刊,编辑:王晔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