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初,大伙们长时间的“居家”,一度使得精神科成为网上咨询就诊最热门的科室之一。

经历了超长寒假及短暂复学的儿童青少年群体,不免有一些情绪的失衡,据精神科专家描述,在这个暑假,门诊就医的儿童青少年人群较之前有显著增加。

有研究证实,14-21%儿童青少年人群的情绪障碍伴有自伤及自杀行为。

在不久前的复学潮中,小丽的故事就十分具有代表性。

16岁花季女孩

因父母忽视,消沉自残

16岁的高一女生小丽学习成绩优异,长得也十分漂亮,本该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却因为青春期特有的敏感,常常对父母和自己的关系感到困扰。

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对小丽严厉,十分偏袒弟弟。任何时候只要两人一起冲突,总是不由分说数落姐姐的不是。小丽逐渐表现出不开心、不愿与人交流等行为,最过激的是在一次与同学争执后,甚至用美工刀割手腕以缓解情绪

小丽曾主动将自己的情况告知父母以寻求帮助,期待着情况与父母诉说以后能有所改变,但父母并未重视及带其就诊,反而一味的责怪小丽不懂事、不知好好跟同学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抽烟、喝酒、不愿上学

父母意识到问题严重带其就诊

自此以后,孤立无援的小丽仿佛自暴自弃一般,出现了数次自伤行为,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因无法寻求到正规途径的帮助,小丽更是表现出了恶性循环一般的连锁反应,谈恋爱、抽烟喝酒等,时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并出现更严重的自伤行为。

当时因疫情原因长时间居家,导致作息不规律等,小丽对于即将面临的开学也出现极度恐慌的情绪,非常抗拒回学校。父母才终于意识到小丽的问题,第一次带她到精神科进行咨询。

浙二精神科专家诊断这一种状况为“青少年情绪障碍”,通常表现为青少年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在寻求帮助而不得的情况下,自伤行为逐渐增加。

所幸经过在精神科住院及门诊的治疗,包括对家属进行的宣教,小丽的情绪逐渐好起来了,自伤的想法也减少了,并且在医生的帮助下知道怎么敞开心扉更好地跟父母及朋友交流,也学会更好地理解关心他人,开朗自信的笑容又逐渐回到了小丽的脸上。

关注情绪问题

我们应该这样做

像小丽这样的青春期少女出现的情绪问题及自伤行为绝不是个例。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表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在全球的发生率在12%-28%,并且呈上升趋势。

根据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国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荟萃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心理异常发生率高达15.6%,更多表现为厌学、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童青少年的自伤自杀行为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儿童青少年自杀引起的死亡是全球青少年第三大死因。尤其在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的自伤、自杀比例明显在增加。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假期又可能成为儿童心理问题等高发期,家长们应该更关注青少年抑郁及焦虑等情绪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并寻求正规途径的帮助。

当今社会,不论任何年龄段,都面临着精神压力或精神疾病的困扰,尤其以情绪问题突出,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预防焦虑及抑郁情绪呢?

精神科医生的几点建议

1

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多看一些专业书籍、大学教授公开课或网课,了解人的情绪为什么有高有低,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

2

注意自己的身体信号和别人的评价。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身体会“发出”相应的信号,比如失眠、烦躁、脾气变差。有时周围的人会先比你自己发现异常,告诉你最近状态不对,这时候需要自己当心,找时间休息放松,如果无视这些信号,就有可能导致抑郁。

3

建立良好的社交圈,有问题及时和别人沟通。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社交都是建立在手机、电脑屏幕上,很难拥有几个好朋友。建立良好的朋友圈,有问题及时倾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有效预防抑郁症。

如果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对,可能抑郁,应该怎么办?浙二精神科医生强调,这时候千万不要去网上通过心理测试题表来了解自己的处境,因为自己做题的时候带有主观性,对测试题目的理解会产生偏差,应该去专业医院的精神科进行咨询

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可能更多涉及家庭、学校因素,更需要家属及老师的及时发现及就诊,且需要家属老师等共同参与到治疗当中;如果身边有人得抑郁症,应该劝导他去正规医院看医生,其次要多鼓励陪伴患者。

杭州之声记者 朱乐艳 通讯员 方序 张青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叶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