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在其茅庐里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但我们只知道诸葛亮隆中对,却很少有人知道东吴鲁肃也为孙权提出了一个踏上对,而且还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那时,孙权父兄相继过世,孙权接过王位。有一次在孙氏政权喝酒的时候,孙权突然对鲁肃说自己想要成就一番霸业,问鲁肃有什么好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肃虽然说是老实人,但也是有兴天下的野心与智慧,就在榻下和孙权聊了起来,并对当时的天下大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孙权成就霸业指出了道路。那一席话就是榻下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
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
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权即遣肃行。

可见鲁肃已经看出了汉朝的国运不行,即将灭亡,这种情况下建议孙权占据江东,养兵蓄锐,等待天下的局势,当天下有变,就统一长江流域,然后依托长江称帝,进而出兵北伐统一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榻下对可以说是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在孙权这里却没有形成气候,这不得不令人惋惜。

原因是孙权虽然占据了江东,但是却也在珍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敢贸然行动,生怕丢掉自己的领地,这让孙权有些举棋不定;再者,北方的曹操也看到了江东这块宝地,派兵去征讨,虽然曹操在赤壁大败,到却把榻下对的战略给打乱了,这就造成榻下对没能实施到位而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但是很少有人听说过鲁肃的榻下对,这个是有原因的。首先是诸葛亮和鲁肃的个人成就造成了二者的对策的知名度不一样,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形容成智慧的化身,把刘备从一个贩履的落魄皇族扶持成为建立蜀汉政权的皇帝,然后出兵北伐,这样诸葛亮打出了名声来,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隆中对也就跟着声名远赫了。反观鲁肃,当时的孙权已经盘旋于江东,鲁肃仅仅是帮助孙权守住了领地而已,而且还是在大都督周瑜过世后才正式登上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人只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却鲜有人知道鲁肃的榻下对,有人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参照鲁肃的榻下对才写出来的。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榻下对相对于孙权而言是战略布局,如果别人知道了,那么对孙权是没有好处的。

下面做个统计,你们了解榻下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