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三国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尔虞我诈,而最后笑到最后的不是魏蜀吴三国,而是隐藏得最深的司马家族,虽然曹操曾梦到““三马同食于槽”,可惜的是并没有怀疑到司马懿身上,在公年249年,司马懿乘大元帅曹爽陪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睿之时,悍然发动了叛乱。他先是控制洛阳,亲身率军据守各个要道,另外迫使皇太后公布谕旨,讨伐曹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

司马懿非常的成功,而无谋无勇的曹爽只能迫不得已交出了军权。曹爽交权的目的其实是想保全自己,可是他的想法太可笑了,以司马懿的城府,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么大的一个威胁。一举诛灭了曹爽,而且为了斩草除根,对曹魏的宗室举起了屠刀,前后共涉及大约7000余人,非常的惨。

想当年曹操是何等的威风,曹丕、曹睿也做过很多的功绩,但最后曹氏却落得个凄惨的下场,不得不感叹世态炎凉。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的那些忠心的部下呢?为什么这次叛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懿

这问题问得非常好,我们都知道曹操时代部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能臣武将扎堆,并且都对曹操忠心耿耿,比如典韦,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都要保护曹操,可为什么在高平陵事变之时都没人出声呢?

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高平陵事变的时候离曹操死时(220年)都过了接近30年了,就算还剩下部下,也都老弱病残了吧,其余的大多都已经死了,所以那时候已经没有人了,但在那时候还是有人前来出头的,比较著名的就是“淮南三叛”,只不过很快就被司马氏给平定了,没有翻起什么浪花

1、王凌叛乱

高平陵事变后,曹军政党事实上已慢慢被司马氏所操控。一年后,72岁的司马懿去世,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当政。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3起叛乱,在其中有可以算是曹操的老部下的一人,就是王凌,他虽然在曹魏当官,可是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物了,但是从他的叛乱的行为,还是对曹魏很忠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凌叛乱

王凌密秘聚集准备反抗司马懿,殊不知计划不密,被司马懿侦知,遂率部队出乎意料地进行突击。王凌猝不及防,只能仓促应战。司马懿捉拿王凌后,把他送到洛阳,王凌在路上服毒自尽了。可悲可叹!

2、文钦、毌丘俭叛乱

也在这一年,司马师果断废黜掉曹芳,改立曹髦为帝。

第二年,毋丘俭和文钦举兵反抗司马师。司马师亲率精兵前往征讨,和毋丘俭、文钦的部队僵持。因军力薄弱,毋丘俭军大败,二人乘乱逃跑,毋丘俭在逃跑中被乱军砍杀,文钦则逃往了吴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钦

在平定毋丘俭之乱时,司马师本就有有伤,因事情重大,迫不得已亲征。得胜后,刚一班师就去世了。他的弟弟司马昭接任其职。

3、诸葛诞叛乱

一年后,诸葛诞(三国诸葛亮族弟)又举兵征讨司马昭。这个不能算是曹操的老部下,可以算是曹操的老对手更恰当。这一次,诸葛诞汲取了过去2次起兵的不成功经验教训,他知道司马昭权利已牢固、兵雄势大,不易凭战斗力击败他,因此事前暗地里和吴国建立联系,自己则恪守不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诞

吴国派降将文钦率军前往支援他,诸葛诞以为有了外援,就更加坚定了守城的自信心,司马昭费了挺大气力才将诸葛诞包围起来,又分兵封控住了吴国增援。

借助人多势众,竟然一举攻破寿春。诸葛诞与文钦有分歧,突出重围时竟乘乱袭杀文钦,仅率数骑逃离寿春,中途被胡奋的击杀。之后,司马昭一声令下将诸葛诞三族尽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炎一统天下

总结

所以因高平陵之变而引起的三场叛乱,其中有两次,是与曹操当初的老部下相关的。但是可惜的是,都没有成功,甚至在历史中没有留下多少记载,假如他们有一次成功的话,司马家族也就不能统一了,可能后面的五胡乱华也不会发生了,可是历史不能倒退。

司马昭在平定了诸葛诞的叛乱后,立曹奂为帝,军政实权彻底集中在了司马昭手里。公年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