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紧盯改革创新“关键事”,当好火红年代“助燃剂”,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落实市委全会部署要求——

□苏报记者 赵焱

围绕下半年工作,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作了再明确、再部署、再推进。努力完成“GDP两万亿”“高企总数破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100亿美元”等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夺取“双胜利”,时不我待,机不可失。

按照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对标对表、自我加压,亮出主要发展目标,制定“任务书”“路线图”,以实绩为导向,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厚植发展势能

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

市委全会指出,越在关键时期,越要展现关键担当、关键作为。当前,亟须以项目竣工的更大实效、形成足够大的优质增量支撑转型、驱动发展。上半年,常熟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投资总量均位居苏州第一。在良好的发展势头面前,常熟乘势而上,提出“攀高”目标:全年力争完成工业投资3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高企数量达到750家。将加快搭建德国、日本等地的区域性招商平台,实体化运作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持续用好开放合作热力图、特色产业园推介图,力争下半年再引进超100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5个。

今年,太仓市的省重大项目数量及年度计划投资、苏州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均位居苏州第一。下一步,将继续在做优、做强项目增量上努力再突破。全年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投资增长4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0%以上。加快推进耐克库架一体、斯凯奇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超轻型喷气式通用航空器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

今年以来,吴中区招引3000万元以上优质产业项目149个,投资总额184.82亿元。下一步将加快建设主导产业集聚集群、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多元产业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全年引进优质产业项目投资超3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0亿美元。统筹推进协同创新智能制造中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苏驼智慧云谷等新基建项目,加快建设苏州信创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吴东产业基地。

强化发展特色

紧盯改革创新“关键事”

姑苏区文旅资源丰富,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将坚定不移打造经济发展增长极、塑造魅力古城金招牌。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新起点,聚焦平江路、山塘街等文旅片区,串联园林、剧场等文化载体,着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高标准打造“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推进“苏州锦鲤”重点区域商户全覆盖。

作为开放高地,苏州工业园区将以更高水平开放赋能产业升级。发挥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优势,建好飞地园区,力争苏相合作区经济指标实现20%增长。加大“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布局,拓展国际市场,稳住外贸基本盘。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以上,引进科技项目1000个。同时以更深层次创新加快动能转换,力争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大关。高水平建设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二期等重大科创平台,扎实推进苏州自贸片区年度“61+N”改革任务,力争全年形成省级以上创新举措30项。

围绕聚力打造创新驱动的“高新引擎”,苏州高新区将积极开展自主品牌大企业和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作,支持企业打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新增上市挂牌企业5家,“独角兽”培育企业9家,净增高企300家,引进培育各类科技领军人才超1600人次。推进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上交所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基地、狮山金融创新中心和金融小镇建设。

创优发展环境

当好火红年代“助燃剂”

咬住全年主要发展目标爬坡过坎,需要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市纪委监委将始终聚焦中心大局,着重督促抓好“六保”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有力监督推动有效落实。以深化20个重大项目监督为抓手,大力实施助力护航、纠偏补正、破阻清障“三大专项行动”,紧盯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督进度、解难题、防风险。紧扣苏州开放再出发30条、“营商环境政策3.0版”等政策措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细化完善举措、不折不扣落实。积极探索规上企业“廉洁共同体”建设,推动搭建中小企业“亲清政商汇”平台,助推服务企业“三项制度”规范化、常态化,着力构建“清上加亲”的新型政商关系。

市检察院将着力服务民营经济更好发展,贯彻落实好“少捕慎诉”“降低羁押率”等检察政策。进一步严厉打击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坚持依法保障企业权益和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加快与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加强生态损害赔偿政府权利人诉讼与检察公益诉讼的衔接,完善“消费公益金”账户的建设和管理。

市委统战部坚持把“三项制度”作为落实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主题主线,深入组织开展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分别培养10名、100名、1000名、10000名在全国、全省、全市和各市、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0个侨团的联系,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帮助。

全市政法机关将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总抓手,奋力争创全国首批试点示范城市,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苏州样板”,探索社会治理法治化“苏州模式”。积极出台法治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文件,开展涉企违法行为包容审慎执法。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将围绕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组织“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月”活动,当面实地听取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市政协社法委将进一步注重问题导向,围绕市委、市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安全生产、“群租房”整治等议题深入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努力做到监督在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