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诗三百首》,上海:广益书局民国二十二(1933)年六月版

Q:知乎和百度上都有人问:“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下句是什么?

《唐诗三百首》的最前面,原本有一则100多字的“题辞”,民国时期刊印的版本多有保留,现在新出的版本大都没有了。这篇“题辞”是《唐诗三百首》编者蘅塘退士(1711—1778)的原题,辞曰:“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废,较《千家诗》不远胜邪?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我查阅了好几本民国时期出版的《唐诗三百首》,比如广益书局民国二十二(1933)年六月出版的《(白话注解)唐诗三百首》、大连图书供应社民国二十四(1935)年出版的《(白话注释)唐诗三百首》、世界书局民国二十五(1936)年七月出版的《(注释作法)唐诗三百首》、启明书局民国三十七(1948)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这些版本中全部都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关于这句话,这是本人目力所及最早的出处,也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末民初赵元礼(1868—1939)《藏斋诗话》中有另一种表述。该书开篇不久就有这么一段话:“人不必因作诗始读书也,然不读书则积蓄不厚,出语必浅薄;不必因作诗始读古人之诗也,然不读古人之诗,则不知韵味之高、格律之协、机杼之熟,出语必致扞格。由前之说证之杜诗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证之苏诗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由后之说证之成语所谓‘能读千赋则能赋’,对于诗亦然,证之谚语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亦会诌’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元礼

当代出版的《唐诗三百首》大都沿袭了原版的说法即“不会吟诗也会吟”,比如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新注》、台湾华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台湾俊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但有不少版本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即“不会作诗也会吟”,比如花城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评析》、三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注音彩色图文版)》,但不知这种说法源自何处。

本人最早接触这句话是在中学时期,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说的。具体哪位语文老师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说的这句话我却记得清清楚楚。他说的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是不是因为先入为主,我每次听到或看到“不会吟诗也会吟”,都会感到别扭,因为这句话实在太拗了。刚说过“不会吟诗”,接着又说“也会吟”,完全没有逻辑、不讲道理嘛。从语法的角度讲,“不会……也会……”这个句式的前后应该有变化,比如“不会这来也会那”;从作诗法的角度讲,“重字”也是一忌。从这两个方面来说,“不会作诗也会吟”明显好于“不会吟诗也会吟”。一字之差,大不相同。人们“熟读唐诗三百首”的首要目的肯定是“会作诗”,而不仅仅是“会吟诗”;“会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所以,虽然民国图书“众口一词”,但我一直怀疑“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以讹传讹。

相比之下,“不会写诗也会诌”又比“不会作诗也会吟”更好。“诌”者,瞎编也。就是说,唐诗读多了,即使不会写,也会编造了。文通义顺,合乎逻辑,还带有几分诙谐。而且,“诌”与“首”还押韵。诗之无韵,行之不远;古诗之美,重在押韵。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不会写诗也会偷”。所谓“偷”,就是借鉴、化用。这个字与“首”字也押韵,而且比“诌”字更具风趣。“诌”字文雅,“偷”字俚俗。既是“谚”语,应有“俗”气。哪个更合语境,应该不难判断。网上搜索,发现这种说法也不少。

最后补充一点:蘅塘退士引用了这句话,说明此语在他编选《唐诗三百首》之前就已流行。也就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中的“唐诗三百首”是一种泛指,不是指《唐诗三百首》中的那300多首诗。为什么是“三百”而不是“一百”“八百”或其他数字呢?选择这个数字应该与《诗三百篇》即《诗经》有关。而《诗三百篇》又是“孔子删诗”的结果。《诗全篇》原本有3000首诗,孔子把它删减成了三百篇。班固云:“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南宋王应麟著《困学记闻》引朱子发之言曰:“诗全篇删去者二千六百九十四篇。”此前,本人误会了,相信很多人也都误会了。这是否正是蘅塘退士想要的效果呢?要论“借势营销”,蘅塘退士孙洙先生或许算是鼻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财经杂志(ID:dfcj-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