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编著的《燕都日记》之中就提到这么一个小故事:

魏忠贤死后,曹化淳写了道密旨呈给崇祯皇帝:"要是忠贤还在,时事不至于如此。"

崇祯皇帝十分懊悔,下了道旨厚葬了魏忠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虽然是在一本书里的记载,并不是什么官方的历史记载,但是作者冯梦龙可谓是明末最杰出的小作家,在他心中能够把魏忠贤定了如此地位。

同时对于这个人物,他所处的时代也是比较了解的,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肯定是有道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魏忠贤所在的皇帝明熹宗,对于魏忠贤的评价:

“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虽说明熹宗只知道一个玩木头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皇帝,他并不需要管很多事情,只要管住一个人就行了,在他所生活的年代里,虽然很多人对于太监恨之入骨,可是这个太监能够收到税,让国家能够运行下去。

所以明熹宗才能够安稳的玩木头,后面虽然是有东林党在反对,但是面对这个九千岁却也无力回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明熹宗知道这一点,于是就对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讲了这一句,就是希望他能够好好的利用魏忠贤。

刚开始的崇祯皇帝并不是特别想要杀掉魏忠贤,但是魏忠贤大有大把的展示了自己财力,想要借此机会表明自己只是贪财而不是贪权,但是这惹恼了皇帝,因为他有反叛之心,最终是在东林党的鼓舞下杀死了魏忠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没有什么本事,真正的好皇帝是会用人,而他不会用。

魏忠贤在的时候,关宁防线得以组建,孙承宗,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委以重用。

这些人也是后来崇祯皇帝所用的一些人,靠着他们,当时满族再怎么崛起也丝毫不能够使得辽东被占,皇太极也只能够黯然叹气,辽东铁骑的威力不比他们满足差,再加上当时的军饷充足,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魏忠贤死后,孙承宗被罢,袁崇焕被杀。这一切都来自于崇祯皇帝对所有人的不信任,见到一次战争的失败,同时敌人的反间计的起了作用,最终是导致了前方的将军开始受到皇权的威胁,很多人投降结果就变成了真投降,这怎么能够不失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打仗需要有军饷的皇帝对于国库没有钱感到无可奈何,想要让大臣捐一点钱,却怎么也弄不出来,没想这一件事情引来了很多人造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闯王,他本来只是一个邮差的活,结果因为没有工资发失去职务了,对于朝廷开始憎恨,最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魏忠贤在的时候,对于那些东林党,可是没有放过他们所在的东南地区比较富裕,就靠收他们的税,就勉强维持朝廷的运转,再加上工商业的收入,根本不怎么缺钱。

但是崇祯皇帝对于这些东林党比较信任,在他们的诱惑下,反而是改变了措施,一次一次的加重了农业的税收,得罪了中国历史上最不能够得罪的一群人,那就是农民,再加上当时天气不好,粮食颗粒无收,这一举动更是让明朝一脚踢进了坟墓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44年,李自成围困北京时,明朝政府无粮无饷,难以调兵。

崇祯帝号召在京官员及富户,国家有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崇祯发出捐款号召后:内阁首辅魏藻德,捐了500两;太监首富王之心,捐了一万两……

崇祯皇帝比较信奉这些官员,也就是那东林党人,但是后来发生了怎么样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料记载:

经过残酷拷掠,李自成军共得银七千多万两,均让工人重新熔铸成巨大的中间有孔窍的方板状银板,后来运往西安。

魏忠贤虽然是一个太监,让我们感到非常的可恶,尤其是他那残酷的手段,将很多人都折磨的要死,就连张居正都被赶回家了。

但是人家能有手段去治理好国家,虽然他非常贪,把国家改到乌烟瘴气,但是至少能够继续下去,而东林党那群人比这个太监还可恶,只知道自己贪污。

魏忠贤再怎么贪,他都不会去弄军饷,再怎么讨厌袁崇焕,依然还是会让他去打仗,给了他充足的安全感,最终是导致了辽东边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