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享誉国际的第40届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LOBA)举办在即,入围名单现已出炉,共有12名参赛者入围主竞赛单元,以及6名参赛者入围新人奖。

2020年LOBA主竞赛单元入围者

Matthew Abbot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atthew Abbott

澳大利亚摄影师,生于1984年。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像澳大利亚,受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此严重。在2019年夏季,创历史记录的高温和持续干旱导致了2500万公顷的山火。Matthew Abbott令人印象深刻的《黑色夏日》(BlackSummer)系列,近距离地报道了那场地狱般的山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agnar Axelss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agnar Axelsson

冰岛摄影师,生于1958年。RagnarAxelsson认为,格陵兰的雪橇犬是北极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他的《北极英雄:世界融化》(Artic Heroes – Where the world is melting)系列以黑白影像,向雪橇犬和北极圈生活致敬。由于全球变暖的破坏性影响,两者都面临着灭顶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iovanni Cocc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iovanni Cocco

意大利摄影,生于1973年。遭受2009年地震破坏后,以意大利中部小镇拉奎拉为拍摄主题,诞生了系列作品《流离失所》(Displacement- New town no town)。Giovanni Cocco记录了这场灾难后的场景,以及居民所面对的身份迷失的社会问题,他们居住在这座历史名城之外的紧急避难所中,希望有一天能再度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incent Fourni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incent Fournier

法国摄影师,生于1970年。他的《太空项目》(Space Project)系列(自2007年以来一直进行中)讲述了太空探索的故事。他从项目伊始,记录了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等登陆火星的计划,并将一直延续到未来。他的作品引发了关于太空空间的未来意义和用途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mil Gataulli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mil Gataullin

俄罗斯摄影师,生于1972年。在他的《梅津河:天空边缘》(Mezen: By Sky’s Edge)系列中,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位于俄罗斯北部河流——梅津河沿岸正在消失的村庄。它曾经是重要的农业中心,但正在逐渐失去影响力。仍然生活在那里的少数人,只能再次重拾农业,自给自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amouna Guerres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amouna Guerresi

意大利和塞内加尔的多媒体艺术家,生于1951年。在其丰富多彩的系列作品《越境-图巴之旅》(Beyond the Border – A Journey to Touba)中将女性的灵性与树的象征相结合。她高度艺术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塞内加尔拍摄,表现了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日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uca Locatell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uca Locatelli

意大利摄影师,生于1971年。《未来研究》(Future Studies)是意大利摄影师Luca Locatelli的一项长期摄影项目,致力于探索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新途径。他质疑“经济需保持长期增长”的观念,借用摄影的方式,就人与自然和科技的关系展开了激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ristina de Midde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ristina de Middel

西班牙摄影师,生于1975年。在她仍在进行的项目《地心游记》(Journey to the Center)中,提到了凡尔纳(Jules Verne)同名小说中的超现实氛围和象征意义,以此来介绍当前中美洲的移民路线,穿越墨西哥,实为一次大胆英勇的旅程。项目和小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层叙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avide Monteleon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avide Monteleone

意大利摄影师,生于1974年。在他的《中国时代》(Sinomocene)系列中,探索了“一带一路”倡议(BRI)带来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的影响力。项目横跨四大洲,在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意大利、柬埔寨和哈萨克斯坦等地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ashem Shaker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ashem Shakeri

伊朗摄影师,生于1988年。近年来,由于经济状况急剧恶化以及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伊朗人被迫离开首都德黑兰。在他的《驱逐出天堂》(Cast Out of Heaven)系列中,展示了新建的卫星城中令人沮丧的生活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amhun Sun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amhun Sung

韩国摄影师,生于1963年。韩国济州岛的大屠杀始于1948年4月,但这段历史被秘密地封存了很长时间。成千上万的居民在发起抗议后被夺去生命。韩国摄影师Namhun Sung利用受损的大尺寸一次成像底片,为他的《红岛》(RedIsland)系列找到了一种不寻常的拍摄方式和影像,捕捉了这座岛的悲惨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nastasia Taylor-L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nastasia Taylor-Lind

英国摄影师,生于1981年。乌克兰东部战争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已经超过六年。Anastasia Taylor-Lind在《前线5公里》(5km from the Front Line)项目中,将目光转向冲突不再显眼但更具破坏性的后果。她揭示了那里的人们如何应对持续的威胁,和日常生活所受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LOBA新人奖入围名单

Hugh Kinsella Cunningha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ugh Kinsella Cunningham

英国摄影师,生于1994年。具有冲击力的项目《野火(埃博拉病毒)》(Wildfire(Ebola Amidst Conflict))于2019年5月至10月之间拍摄,记录了刚果民主共和国再次爆发的埃博拉病毒战争。受病毒影响的社区,在经历过忽视和战争的创伤之后,再次遭受了病毒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abiola Ferre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abiola Ferrero

委内瑞拉摄影师,生于1991年。在2015年开始了她的《蓝色火焰》(The Blue Side of Fire)系列创作,采用间接的方法探索她曾经繁华的家园逐渐衰落的过程。在公民日常生活安静的诗意时刻中,衬出美丽与充满魔力的国家,更突出了当前的危机,与美丽的国土景色形成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onalo Fonsec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onalo Fonseca

葡萄牙摄影师,生于1993年。《新里斯本》(New Lisbon)项目强调了里斯本的公寓和住宅的戏剧性境况。由于首都房地产价格暴涨,已有超过一万名居民失去了住房。这位葡萄牙摄影师从个人故事中,揭示了渐进中产阶级化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haron Pulw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haron Pulwer

以色列摄影师,生于1995年,现居纽约。她的《上帝敬畏女性》(God

Fearing Women)系列作品记录了位于布鲁克林Chabad Lubavitch的犹太东正教社区女性的生活。她的作品引起人们对家庭与职业、传统与自我实现之间矛盾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indokuhle Sobekw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indokuhle Sobekwa

南非摄影师,生于1995年。在《戴尔赛德》(Daleside)中描述了一个约翰内斯堡南部社区的变迁,在摄影师的孩提时代,该社区曾经由白人统治。但近年来作者拍摄的肖像揭示了这一地区经历的变化,并披露了戴尔赛德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及和该国其他地方问题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eorge Vorono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eorge Voronov

爱尔兰摄影师,生于1993年。《我们即万物》(We Became Everything)系列展示了一种记录精神体验的摄影尝试。GeorgeVoronov在作品中拍摄了宗教社区的年轻人。他的作品通过神秘的呈现方式,将现实世界的事物与难以把握的精神世界相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迎来了40周年,徕卡为今年的LOBA庆典推出了新的评选机制。除了增加奖金额度以外,还彻底变更了申请流程。

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位顶尖摄影专家提交了他们的作品。评委会从所有系列作品中,选拔出了LOBA 2020的入围名单。

今年获得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的得主将获得40,000欧元的奖金以及价值10,000欧元的相机设备。新人奖获得者将获得在威兹勒的徕卡相机公司总部进行的为期两周的进修课程,以及价值5,000欧元的徕卡Q系列相机一台。此外,获奖系列作品还将在遍布全球的徕卡画廊进行巡回展览。

10月22日,本届新人奖与LOBA主竞赛单元奖项将在德国威兹勒举办的颁奖典礼上颁出。在Whitewall的慷慨支持下,恩斯特·徕兹博物馆也将举办展览,展示本年度获奖者的作品,并对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的40年历程进行全面的介绍。同时,本年度所有入围者都将在LOBA网站上展示他们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BA 2020评委会组成:

Joel Meyerowitz, 艺术总监、摄影师(美国、意大利)

Pauline Benthede, Fotografiska International展览总监 (瑞典)

Malin Schulz, ZEIT艺术总监及编辑部成员 (德国)

Klaus Kehrer, 出版人 (德国)

Karin Rehn-Kaufmann, 徕卡画廊全球艺术总监兼首席代表 (奥地利)

评委会点评:

Karin Rehn-Kaufmann:

“今年很多高质量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被摄影师的眼睛和心灵的伟大意识所感动。通过每个独特的故事,他们运用了非常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方式来处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

Pauline Benthede:

“今年提交作品的质量很高。总体而言,摄影师经常谈到的都是沉重的话题,没有很多阳光的故事。这可能是纪实摄影传统的一部分,但也反映了我们的时代。”

Joel Meyerowitz:

“在LOBA评审期间,我感到十分振奋。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系列作品,这涵盖了这些艺术家所感知的人类状况,而我们评委们在讨论这些作品时表现出了对艺术的诚实。我很高兴能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