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曾经在他的《米开朗基罗传》中这样写道。

在2020年初,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医患关系纠纷。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被一名手持菜刀的病患家属砍伤。陶勇当场昏迷倒地,被菜刀砍伤的伤口遍布整个胳膊、手腕和后脑勺,事后他被立即送往ICU病房救治,所幸经过有效的治疗后他脱离了生命危险,在1月25号他就苏醒过来,并在2月28日首次发声说:“我看过太多悲惨的命运,更能承受打击”

在微博中,陶勇的文字充满了正能量与信心,他钦佩比尔盖茨的救世情怀,惋惜同行医生的不幸过世,甚至在被患者袭击之后他仍然选择了继续奉献。在事发前,陶勇曾经自费为付不起医疗费的患者手术,患者本来已经做好只医一只眼睛,能看得见东西就行的最坏打算,陶勇却坚决反对他的想法,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陶勇淡淡地说:“我作为一名医生,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瞎”

陶勇医生的确称得上是一名医术和医德兼有的好医生,可是在如今医患关系十分紧张的社会,却不慎卷入了恶性的医患纠纷事故。那么在古代,也会有医患关系纠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勇医生

 医乃仁术

医乃仁术

在古代,读书人可以选择的职业比较有限,他们素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价值取向,意思就是从医仅次于入仕。这是因为很多朝代都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渗透到治国治民、治家治身的方方面面。而儒家又是以仁著称,认为官员当施仁政,医者应施仁术,治国与医人道理其实是相通的。元代戴良也曾说:“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儒生们又具有良好的文科素养,比较适合学医。因此,古代的医生们大多都是儒学出身,有着良好的文化功底,秉承着“仁爱”的儒家精神,遵循着“医乃仁术”的道德观念。

唐朝的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的一番话非常出名,“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讲的就是“医乃仁术”的道理。很多宗教都赞同因果报应的说法,认为阳施有阳报,阴施有阴报,医生行仁术,治病救人,本是行善之人,在阳世间就会积下阴德。等到去世来到阴曹地府之中的时候,就可以享福了,这种因果报应的宗教思想对于医生的行为也起到了积极的约束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思邈

医生的职业修养

医生的职业修养

明朝的王肯堂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要救助世人,就应该去学医,如果一个人想的是怎样去赚取钱财,还是不要来学医了。医生不能依仗着自己的职业专长,来一心图谋财物,也不能因为患者家中富有,就故意使用昂贵的药物。一名医生要诚心待人、推已及人,以替患者着想的“忠恕之道”作为自己的道德准绳。

王肯堂说:如果我有疾病,我会希望医生怎么救助我?如果我的父母孩子有疾病,我又会希望医生怎么去救助他们呢?换个立场想一想,贪图牟利的心思就会消失。名医孙思邈也曾说过“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意思就是一名医生应当把所有患者都当作是自己的亲人来医治。 医生不但给患者医治,而且有时还赠送药物,向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因为医生不应仅仅医治患者生理上的痛苦,还应关注一些心理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展现仁术之义。

孙思邈还认为,言行自律也是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职业修养,医生应当不妄论是非,不多语调笑,不议论人物,也不因为一次治好了疑难疾病就洋洋得意,也不说别人的坏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肯堂

 古代的医患相处方式

古代的医患相处方式

古代王朝都是建立于小农经济的,社会关系相对比较闭塞,主要以宗族血缘关系连接,等级制度也非常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医患之间的相处显然比较轻松。因为那时人们的行为主要靠伦理道德来支配,人际关系主要是依靠熟人间的信任来维系,医生的口碑更是靠口口相传立下。今天的医患关系就不可能如此简单,现在交通如此发达,人口流动频繁,在看病之前患者很有可能不认识医生,这也导致人与人信任关系的建立十分困难。

而且在西汉时期,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职业等级观念已经较为成熟,医生由原来“士”的阶层进入“工”的阶层。到了那个时候,医生的地位不断下降,甚至备受歧视,再加上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儒学思想的教导,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羞于从医。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医生只是奴仆的角色。“君饮药臣先尝之”,如果医生可以治愈疾病,可得到丰厚的赏赐和不错的名声,但是稍有差错,就是人头落地,甚至殃及九族的下场。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间,备受唐懿宗宠爱的同昌公主病死了,唐懿宗认为是太医们治病不力,才导致公主英年早逝,于是将太医“收之下狱”。在这场“医患纠纷”中,有二十多名太医被斩首处死,又殃及亲族多达三百余人被捉下狱。其次,古代医生一般没有固定的行医地点,大多都是上门行医,在行医过程中,医生有更多时间去了解患者的情况,这种“一对一”的特别定制模式让使得患者在医患相处方式中成为了主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懿宗剧照

 古代医患纠纷为何产生

古代医患纠纷为何产生

张仲景在名著《伤寒杂病论》中批评一些粗心大意、敷衍了事的医生,他认为现在的一些医生不认真研习经典医术,只是一味遵循旧方,更是不去详细诊断病人的情况,对病人随意开药方。这种医生在古代和现代其实一直都有存在,他们不追求治病救人的医者初心,名利是更加吸引他们的东西,对于这种庸医,张仲景不无担忧,认为他们只知道追名逐利,依附权势,久而久之就丧失了治病救人的天性。明朝的李中梓更是对这种只会敷衍了事的医生痛恨至极,认为他们都是令人唾弃的“便佞之流”

医患纠纷中有问题的除了医生,也有可能是患者一方。在患者对医生并不信任的情况下,患者会对医生猜忌而有所隐瞒。古代有些患者为了验证医生是否医术高明,会故意不说出真实的病情,让医生自己猜测,导致医生的医治出现偏差,甚至有时会对自己的诊断产生怀疑。而且一旦医生最终误诊,患者就会认为这个医生果真是庸医,经不住考验,然后把全部责任推诿到医生身上,不肯承认自己有问题。医者有仁心,患者能否不猜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仲景

 古代医患纠纷如何处理

古代医患纠纷如何处理

我国历史上有由德高望重的乡绅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的的习俗,在唐朝没有对医患纠纷进行立法之前,医患纠纷一般都是在选择在民间“私了”,最终一般是医生赔钱了事。这种民间的处理方式显然没有法律的支持,不过唐代开始就开始针对医疗事故进行立法,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如“医合药不如方”条规定:“诸医为人合药及题疏、针刺,误不如本方,杀人者,徒两年半”“其故不如本方,杀伤人者,以故杀伤论,虽不伤人,杖六十”等。明清之后,针对医疗纠纷的法律条文更加严谨,还出现了第三方鉴定——“责令别医辨验”,这种处理方式比起唐朝显然更加公平合理,因此这个时候普通民众发生医疗纠纷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公了”——上告官府来解决问题。

结语

结语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医生们都会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防止被恶意索赔的患者缠上。相信很多人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人在观武场被飞箭误射,叫了一个外科医生来看,医生告诉他这很好办,拿锯子把箭在肉外面的部分锯去,患者大感疑惑,就问医生说那里面的部分怎么办,医生轻松地回答这是内科的事,与我无关。这个笑话其实传递出来的是医生行业的辛酸,在古代技术落后的环境下,医生无力回天是常有的事,患者和医生之间倘若缺乏沟通的话,那么医生就可能摊上大麻烦。

于是扁鹊提出了六不治:“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 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 《古代儒法思想对现今医患关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