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津

有一片1212亩的大田

它是农田、更是景点

通过4个种植区域

发展创意农田景观

将乡村旅游变为出行新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区分类 农田成景点

大田农业种植项目位于中国天府农博园,规划种植1212亩,分为鲜花、旱稻、水稻、蔬菜等四个区域,构建了绿意盎然的生态大田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般的种菜养花

那就大错特错啦

其中应用到的科学技术、美学原理

值得深究

鲜花区202亩,引进南京农业大学国家菊花中心的菊花品种56个,兼具菜用、茶用、药用及观赏。“观赏菊花90亩,主要在景观入口处,其他区域种植的是具药食同源功效的金丝皇菊。”项目负责人介绍说,食用菊花可谓颜值与实力并存,繁花似锦的季节可供游客观赏,欣赏后还可食用,集多重经济价值于一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是,我们在鲜花的种植上融入了美学元素。”以厢畦的形式,构成了不同的图案,再将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花卉种植在指定点位,形成层次分明的色带、色块, 搭配立体的花镜、花雕等小品, 构建成为一幅完整的图案,形成大地艺术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旱稻区共350亩, 12种耐旱水稻沿农博大道条状种植。旱稻不同品种叶片的不同颜色,为项目方在这片农田里播撒艺术细胞提供了灵感。他们借助无人机实地定位等手段,将黑、紫、红紫3种颜色的耐旱水稻种植在指定位置,形成“天府农博+logo”图案。 从高处看,农田里所展示的“天府农博+logo”图案就像这片土地的烙印一般,与大田融为一体,艺术且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34亩的水稻区里,种植了上百个水稻品种。它们沿农博岛北部横向主干道,以条块状布局在这片区域。除了种植着充满希望的稻谷,这里还有宝墩文明的印记。宝墩文明有4500多年历史,闪耀着璀璨的农耕文明之光。将“古蜀宝墩”几个字以及宝墩遗址的意向图“种植”在这片土地上,古今文明相融相生,别具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6亩的蔬菜区内,20个蔬菜新品种沿农博大道条状种植,蔬菜机械化 种植 、水肥管理、植保技术等科普场景展示,更是涨知识、学技能的绝佳机会。

最美景观 秋季呈现

据悉,中国天府农博园大田农业种植项目从5月开始建设,目前田间所有的配套建设以及作物种植都已完成。

“作物生长期间,我们对农作物进行精心管护,今年通过试种,就种植区域存在的土壤、水源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为2021年天府农博园开园办展呈现最佳大田景观作充分准备。”项目负责人介绍说,除水稻区采用自然灌溉外,蔬菜区、鲜花区采用的是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旱稻区采用的是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可以实时了解作物生长的环境状况,大大提高作物生长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9月中旬到11月中旬,稻浪翻滚、瓜果飘香,为整个项目最佳观赏时间。为此,中国天府农博园将于9月22日举办丰收节,系列活动将持续至国庆期间,届时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共同体验秋收的喜悦。

此外,大田景观所产出的农产品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进行销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津沃野千里、水域纵横、四季分明……具有发展创意大田景观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发展创意大田景观,也是保护新津农田资源、挖掘农业特色、传承农耕文化的有效方式。宝墩文明作为新津农耕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融入新津大田景观,让这个项目更具历史积淀的厚重之感。促进一三产融合发展,更好地构建农业种植、乡村旅游互补共生的会展经济,助推新乡村产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

中国天府农博园大田农业种植项目

将朝着

发展精致农业

融入文化元素

注重游客体验

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激活乡村产业

实现乡村振兴

End

图文编辑:简润佳 钟元春

图文审核:郭 箐 李琳佳

总 审 核 :彭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