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CANGJINJIANG

节目视频

快看!晋江磁灶古墓里,竟然发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快看!晋江磁灶古墓里,竟然发现了……

1987年3月的一天,在晋江磁灶镇的岭畔村发现了一件看似普通,但又不得了的文物——陶质墓记。也许大家心里会觉得,磁灶自古以来就有烧制陶瓷的传统,发现一件陶瓷器物有什么不得了的?一开始小编也是抱着这样的疑问,后来经过一番了解之后,才知道里面大有文章。

究竟有什么大不同呢,这还要从一个来电说起。

01

一个意外发现

黄老先生告诉小编:33年前的这一天他依然记忆犹新,早上刚上班的时候,他接到磁灶镇岭畔村村书记的电话,说村里发现了一个陶块 ,上面写满了文字,还有年代。多年在一线工作的黄世春隐约觉得,这个陶制器物应该非同小可,立马就跟另外一位同事骑上摩托车,火急火燎地往现场奔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老先生和同事把这块大家伙抱到旁边的水沟清洗。看到上面的文字之后,黄老先生震惊了:这是一方北宋时期陶质墓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有何特别之处呢?在发现这方陶制墓记之前,晋江也发现过不少其他材质的墓记,但大多数是明清、近现代的。这是第一次发现陶质墓记 ,而且还是北宋时期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见证它庐山真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592 个字的翔实记载

第一次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时候,小编是一个头两个大的,密集恐惧症都差点就犯了。 硬着头皮认真数了数,好家伙,足足有592个字,而且还是竖版的,跟平时的阅读习惯完全不一样。

不过好在小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功底还在,又找到了一个场外强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杨园章,这才明白了墓记里说了什么。 墓记记载了墓主人叫王习,在北宋时期的泉州充当了五十几年的衙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小编又冒出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墓主人会选用陶土来烧制墓记呢? 是因为比较便宜吗? 经过杨园章的解释,小编才知道,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茅塞顿开之余,杨园章还跟小编爆了墓主人的一个猛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国宝扫盲时间

又到了国宝扫盲时间,这是每一期《宝藏晋江》的片尾彩蛋,前面几期满足大家的小小好奇心,揭秘国家一级文物收藏存放以及出水文物的脱盐处理等小知识,这期要带大家体验 ——拓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也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那么, 拓片要怎么做呢?

1.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鬃制顿刷有顺序地砸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待纸八成干后,用笔在拓板上蘸墨,用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把墨汁揉匀,并往纸上擦墨,勿浸透纸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有意思的体验,连我们的主持人伍璟都忍不住体验了一下。

快看!晋江磁灶古墓里,竟然发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快看!晋江磁灶古墓里,竟然发现了……

04

现场花絮大放送

为了更好地向观众朋友们展示这方墓记,拍摄出不一样的光影,拍摄团队特地在摄影室内拍摄了一个多小时。

拍摄当天,摄影室空调坏了,但我们的摄像们担心有其他光源干扰拍摄,还把门关起来,在“桑拿房”坚持拍摄,给他们点赞!

快看!晋江磁灶古墓里,竟然发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快看!晋江磁灶古墓里,竟然发现了……

虽然最后还不忘吐槽编导,下午三点多了还不给盒饭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