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广东佛山南海警方接到一位母亲报警称,7岁女儿在商场偷了东西。一开始无论女孩妈妈和店员怎么问,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认。妈妈于是想到了报警,给女儿一个教训。这一新闻登上了热搜,网友看后吵翻了。(北京晚报)

警察介入后,向这个小女孩讲起了自己身边的案例,让她明白一些人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都是因为小时候养成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在警察耐心教育下,小女孩认识到自己错了。但小女孩母亲报警之举,“吃瓜群众”却持不同意见。

有人质疑小女孩母亲这样做伤害了孩子自尊心,有人指出家长要反思自己孩子为何会变成这样,还有人批评该母亲是标榜孩子犯错与自己无关。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支持这位母亲报警,认为是正确的选择,警察教育有利于塑造更好的孩子。

检索会发现类似现象不少。如重庆一7岁女孩成“惯偷”,母亲报警希望民警假装将女儿“关几天”以震慑。再如,某11岁孩子盗窃自家钱款,将自家物品偷出变卖,父母报警希望警方对孩子加以管教。据说一线民警遇到过不少案例。

一般来说,父母报警是出于无奈,由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失灵,不得不求助警方。而警方对这类报案,因孩子年龄小、行为轻微,都是按求助类案件来处理。从效果看,警察因为有威严、有实例、有经验,教育孩子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7岁小女孩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应该履行监护责任。如果每个家长都把管不好孩子的责任转嫁给警方,有人认为造成公共资源浪费。所以如何做合格的家长,从一点一滴规范孩子行为,值得每个家长思考。

“有困难找警察”语境下,对于难管教的孩子家长不是不可以求助警察,但前提是自己是不是合格的家长?同时,有关方面也需要反思,“家长学校”是否办到位?如果有关方面积极作为、科学作为,家长积极学习,问题孩子必将减少。

据最高检披露,今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共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决定起诉14263人。可见,未成年犯罪人数比较多,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而要想避免未成年人走到犯罪这一步,必须从孩子小时候抓起,从防止小偷小摸等坏习惯抓起。

笔者以为,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教育,各类学校都应该把杜绝小偷小摸、养成良好习惯作为孩子教育的重中之重。但实际情况令人遗憾,如很多小学发放《道德与法制》教材后既不授课也不测试,孩子的道德、法治观念如何形成?

与其让警察来教育不听话、难管教的孩子,不如各类学校设置法治课堂邀请警察定期授课,这既能避免孩子犯错后家长报警,也能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如果学校、社区普遍开设家长课堂,请警察或专家来授课,家长应该更会管教孩子。

据悉,佛山这个7岁女孩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妈妈开口要钱,一时没忍住就偷拿商场的东西。一个能意识到家里穷的孩子,其实挺懂事。问题在于,穷也好富也好,如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各方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