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主持人沈力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多位央视主持人前来悼念,送沈力老师最后一程,倪萍老师也有到场。

倪萍老师的情绪比较低落,在谈到沈力老师时,更是哽咽落泪,她说:

“想想她的一生,她上去可能就是一个特别清苦的人,在街上走可能就是一个普通大妈的样子,冬天一件简单的羽绒服,夏天就一个衬衫,从来没有见过她带什么耳环项链什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倪萍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沈力老师虽然是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但她的一生是自律的,也是朴实的。

沈力老师的离去,让人无比痛心,更让人无比怀念,一位老艺术家的离去,是文化界的损失。

1

1933年,沈力出生于江苏吴江同里,系清代军机大臣沈桂芬的后代,原名沈立环。

沈力自幼喜欢唱歌跳舞,但在那个清贫的年代,她并没有什么太伟大的梦想,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

直到1949年,沈力才迎来了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年,沈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在文工团(一团)当唱歌,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她一路唱着《绣金匾》,演着《血泪仇》。

1952年被抽调到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得到了更多演出的机会,还随总政歌舞团赴苏联、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访问演出。

多年的军旅文艺生涯,培养、教育、锻炼了年轻的沈力,为她以后走上播音主持之路,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沈力从部队转业,并顺利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师从齐越学习播音艺术。

不久后,沈力就被刚刚创立的中央电视台前身借用、调入,成为的第一位电视播音员。

那边,沈力年仅25岁,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在电视台初创的一年多时间里,沈力一个人承担了当时台里全部的国内国际新闻、文体节目、专题节目等播音,天安门节日庆祝实况、大型文艺晚会等的转播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繁重的工作,让沈力犹如走钢丝一般,感觉肩上的压力像千斤顶一样,为了不出现任何失去,她付出了许多努力和汗水。

她几乎每天凌晨四时起来背稿,想的是:“上电视要出图像,低着眼皮看稿起码是对观众的不礼貌。”

在工作多,人手少的时代,沈力身兼数职,有时这边站着报完节目,就要跑到那边去给新闻配音,配完音再跑回来接着介绍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早晨四点多,忙到太阳落山是长提,大多时候,都要晚上八九点钟才会吃饭,虽然辛苦但沈力无怨无悔,也毫无怨言,。

这份勤奋敬业,让现代年轻人汗颜,也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那种,视工作如生命的精神。

2

1974年,沈力到中央电视台社教部文化生活组当编辑,采访侯宝林、李谷一等名家,编辑节目《相声大师到哪儿去了》《心灵的歌声》,在全国优秀电视专题节目评选中获奖。

1983年,《为您服务》和观众见面,沈力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持人。

镜头前的她,端庄秀丽,态度和蔼可亲,深受观众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为了节目取得更好的效果,身为主持人的沈力,更是不辞劳苦地参与创作,和大家一起开会讨论选题,也会出去采访等等。

在工作岗位上,沈力从未有过偷懒的时候,她一直兢兢业业,为大家解答各种难题,她不仅仅是一位主持人,更是观众心中的知心人。

有的观众寄来织好的毛衣,希望沈力穿着主持节目;有的观众看她有些瘦了,来信说:“您是不是太累了,要保重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离休后的沈力被请回中央电视台主持老年类栏目——《夕阳红》。

《夕阳红》创办仅半年时间,就和《东方时空》一起,成为中央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并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大优秀栏目之一,深受观众喜爱。

1995年,62岁的沈力,荣获中国主持界的最高奖——第二届金话筒特殊荣誉奖。

这也为她的主持人生涯,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从青春年少,到白发暮年,沈力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荧幕和主持人的位置,她是一位受人敬仰的艺术家。

3

虽然在主持界享受盛誉,但沈力老师非常的低调。

每当有人想采访她,她总是低调地婉拒:

“没有什么好宣传的,真的,过去的一切都只是机遇,只能说我国电视事业发展辉煌,我个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谦辞,让人敬佩,应了那句:真正付出的人,都是不邀功的,也不会去刻意宣传的,因为在他们心里,这只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而且,沈力老师很朴实,她衣着简单,从不佩戴什么昂贵的饰品,无论是在镜头前,还是在生活中,一直保持朴素的作风。

沈力老师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播音事业,但她从不求回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沈力老师的一生。

如今,沈力老师已离我们而去,老人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