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8月3日讯(记者 简俊晖 通讯员 张敏 李正东 程超)传统种植模式下,农户管种又管销,受环境、行情影响大,收入不稳;按公司订单种植后,只管种好,销售不用操心,收入还增加。武汉开发区东荆街沟北大队的“订单种植”模式,给该大队100多户农户找到了增收门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司收购农户玉米

“自从发展‘订单种植’模式后,鲜食玉米收完,接着就种大豆,一块土地,两季种植,两次收获,钞票翻翻。”8月3日上午,在通顺河东荆街沟北大队防段大堤上,农户唐崇江看着堤内自己玉米地里补种的大豆,兴奋不已。

唐崇江今年57岁,跟老伴二人以务农为生,种了80亩田。今年6月,他收割完玉米后,在地里补种了大豆。受7月降雨影响,大豆大半被淹。后经补苗,目前大豆长势良好,但今年大豆减产已成定局。不过,唐崇江却并不太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米加工

原来,沟北大队去年与山东儀和食品公司和吉林亿农食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唐崇江签了订单种植协议。协议约定,农户根据公司订单种植作物,公司优价收购。如鲜食玉米,公司以每棒0.6元的价格收购。

“以前,我们种植传统的饲料玉米,费时费力,市场行情波动大,好收成不一定有好收入,2018年我们卖过的玉米,最低才0.2元一棒,80亩玉米只收入4万元。2019年,我按订单改种鲜食玉米,种子、技术、销售都由公司负责,我和老伴只管安心种植,其它一概不用担心。”据了解,传统饲料玉米每年3月中旬播种,8月收获;而鲜食玉米每年2月下旬播种,6月中旬即可收获。“玉米收完,正好赶上大豆种植期,种了大豆,又增收5万元。去年我这80亩地收入超过10万元。”唐崇江高兴地说。

沟北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李兵介绍,去年取得成功后,他们今年与企业签订了2500亩鲜食玉米的订单种植合作意向。抗疫期间,农户曾担心今年的合作会受影响,加工单位也担心采摘和物流等障碍。大队及时与合作单位沟通,协调办理通行证,购买种苗、薄膜、化肥等物资,如期完成订单约定的种植品类和面积。预计农户今年的种植总收入将达300余万元,平均每亩增收500多元,实现合同约定的预期目标。该大队100余户签订了协议的农户,均可受益。